APP下载

重庆医科大学:用尽全力去爱你

2018-11-14屈凤珍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8年4期
关键词:医学类重庆学校

◎屈凤珍

我曾经在中国的中部—曹魏故都许昌豪言壮志地说过,我宁愿在南方的酷暑下热死,也不愿在北方的寒夜里冻得瑟瑟发抖。但是当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箱,从快速奔驰了20个小时的K910次列车上下来,感受到来自大重庆的第一波热潮后,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一句歌词:太美的承诺因为太年轻……

热,是重庆给我的第一印象。8月底的河南,几场早来的秋雨早已带走了暑气,剩下的只是夹杂在徐徐微风里偶尔冒出来的不成气候的、已经温柔许多的热气。

而那时那刻我感受到的重庆的热,是尖锐的、强烈的,它带着火车站独有的烟草味、汗臭味、汽油味和一些不知名的味道,充斥在我周围。

学校派去火车站迎接新生的大巴,被布置得喜气洋洋,两侧贴着欢迎新生的条幅,车头还绕了一圈五颜六色的气球,显得热情又可爱。我心中那些因为初次离家面对未来的困惑、迷茫与无助,瞬间被抚平了不少。

带队的学长用他娴熟的“川普”跟我们分享经验,告诉我们在重庆生活一定要学会说重庆话,并给我们总结了重庆话的3大特点:变换普通话语调;平卷舌不分;“l”音和“n”音不分。在学长的重庆话教学带动下,车上氛围异常活跃,大家在高中时的羞涩和胆怯,在这个城市的热情之下渐渐褪去,我们深受学长的鼓舞,开心地学着重庆的方言,也和身边的小伙伴很快地熟悉起来。

重庆人民的热情好客、直爽淳朴、宽容开放,使我后来在这里度过的5年中一次次被感动。

重庆又名山城,李白的《蜀道难》很好地诠释了山城的含义。与家乡的平原不同,这里地势蜿蜒起伏,建筑也依地势而建,楼房层叠耸起,道路盘旋迂曲。因为建筑面积有限,所以楼房一般比较高,城市里很少见到低建筑群,道路也多是单行道,每个路口关卡离得都很远。

坐在学校的大巴里向外看去,眼前景物变幻,没有那么多楼房林立,车辆已经驶出了繁华的市中心,驶过盘山公路,越群岭,穿隧道,跨大江小河……行车半小时以后,该是快到学校了,我忍不住开始期盼,大学是不是如高中老师说的那样,有高大的校门,宽阔平直的道路,一排排参天的法国梧桐……我不肯放过眼前的任何景物,可是渐渐地,道路两旁的建筑物变少了,人烟也少了,山却越来越多,我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一直默念着“不是这里,不是这里”。

当车子开过荒凉再驶入繁华,我的心就又放下了,经过整整80分钟的行驶,当校车稳稳停在一个写着“热烈欢迎新生”几个大字的大横幅前时,我知道,就是这里了。那个我魂牵梦绕、孜孜以求的、愿意为之不远千里而来的“西南医学第一学府”,就在眼前了。

远处是起伏数百里的群山,从山峦的一端延伸出来一条弯弯的河,恰好要把这山前的一块平原圈起来。在河流变窄的地方有一条很宽的石板路,拼接的每一个石板中间有留有缝隙,偶尔可以在狭小的缝隙里看到成群而过的泥鳅和小鱼,颇有江南园林的味道。

河的这一边是红瓦白墙、高楼林立,有绿茵草坪,也有静静看书的学子;河的另一边是马路,车水马龙、人潮喧嚣,有酒楼商贩,也有诱人的美食。河边,伫立着一块约两人高的巨石,上书6个大字:重庆医科大学。

没有高大宏伟的校门,没有千篇一律的镌刻在石柱上的“某某大学”字样,没有绵延数十里布满铁丝和监视器的围墙,但当数万名重医学子走过那条河,踏上那宽宽的石板路,每个人心中都会意识到:健康所系,生命所托,立志学医,无怨无悔。强大而炽热的重医精神就是学子们心中的围墙,就是大门。

有人说,生命中绝大部分际遇,不过像风一样,飘然而来,飘然而去,不留一丝痕迹。但当一声长哨划破长空,一群群陌生的面孔站成一排,一段铭记终生的记忆便就此开始。

刚入校时,重庆的温度每天都40摄氏度左右,早晨5点30分开始早操,上午7点30分吃早餐,紧接着就开始了军训。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向前看、报数、正步……大家一起流汗,一起欢笑,一起挨骂,一起受罚,一起讨论哪个教官最帅,哪个女孩最漂亮,慢慢地气氛开始变化,一种叫作友谊的东西在我们之间悄悄地滋生了。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暴雨突降的午后,教官吹哨解散后,尖叫着、欢呼着的男孩女孩,一起跳起来,紧紧拉在一起的手,被雨水洗过的明亮的眼眸,湿淋淋贴在一起的头发,以及教官微微笑着的无可奈何的表情……组成了记忆里最生动的一刻。

有时我在想,学校之所以那么早就开学军训是不是因为想尽快操练好我们的身体,使我们能够承受接下来5年的“医学狗”生涯呢?

学医5年,现在回忆起来,一幕幕场景真的就像放电影一样。

生理课上因为接受不了要亲手杀死实验动物这一项铁规则,我抱着兔子躲在天台,最后被老师找到,最后我一边哭一边操作一边接受老师的批评;第一次上解剖课的时候,不知道是福尔马林味道太刺鼻还是早饭吃得太饱,我跑到卫生间吐到胆汁都要出来;第一次交男朋友,交往3个月后分手,原因是他不想陪我没完没了地看书……

学医的孩子都应该深有体会,医学类院校的学习氛围跟高中没多大区别,上课基本靠抢座,图书馆和食堂也要抢座,最可怕的就是期末考试,一学期十几门课,学校要求每门课至少考够75分才算过关。

那时候学校流行一句话—“生理生化必有一挂,病理病生必有一坑。”通宵自习有过,一天喝5杯咖啡也不算多,就连现在毕业了,偶尔做梦还是会梦到在临考前想起某个知识点没有记住拼命翻书,越慌乱越找不到知识点在哪儿,来来回回地翻一本1300多页的书,最后醒了,一头汗,但是心却放下了:还好是做梦呀。

若晚自习看书累了,就去学校后门的小西街买一份砂锅米线,卖米线的阿姨会用“川普”问你:“妹儿,要不要放辣椒?”食堂的红油米线5块钱一碗,放上重庆特有的麻椒,冬天吃一碗,全身都是热乎乎的。如果学校的东西吃腻了,就去有着“大学生CBD”之称的熙街,那里光火锅店就有20多家。说起火锅,还要数重庆的最正宗,300多年历史传承,风味独特,辣得过瘾,朋友同学围一大桌,再叫上几瓶山城啤酒,那滋味叫一绝,感觉看书和做实验时的苦和累都不算什么了。

最后说说学校的专业以及报考的问题,重医的医学类专业(例如临床、儿科、口腔、麻醉、护理)的确很好,中国目前一流的临床医学专业资源毕竟很有限,从北京协和医院招博的20所院校就可以看出来,这里边有华西、湘雅、天医等,然后就是重医。也就是说,想要获取相对最好的读博资源,如果考不上前几所学校的硕士研究生,要最先考虑重医。所以就医学类来说,重医虽不是顶尖的,但也是一流的。

医学院生活比较艰苦,但也因此很充实,就目前的形势来讲,医学院的录取分数要比同级别的综合类院校的录取分数高,而且培养周期很长,按照曾经出台的“5+3”政策,也就是说医学院本科5年,本科毕业参加工作的话要进行规范化培训3年,总共是8年;继续读研究生的话还要3年,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要进行规范化培训两年,算下来总共是10年的培养期。

但不要怕,10年很快就会过去的,在本该奋斗的年纪,不要选择了安逸。如果你爱医学,喜欢重庆,那就来和我们一起,赏山城美景,品香辣火锅。选择来重医读书,你不会后悔。

猜你喜欢

医学类重庆学校
重庆客APP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医学类高校女生体育锻炼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