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生态 传播正能量
——以仪征市月塘镇系列文化活动为例
2018-11-14邱立勋
■邱立勋
2016年,仪征市月塘镇的文化活动好戏连台,组织开展了“迎新春”文艺演出、中国仪征“绿杨春早”茶文化节开幕式、文化体育艺术节之“春到月塘”与“秋月满塘”大型系列综艺和戏曲活动以及“幸福仪征大家唱”、“中华行·我们的节日——端午”、央视“乡村大世界”、庆“六一”文艺汇演、“情系桑榆”老年精神关爱行动、“勤廉家风”等专题文艺演出等各类主题活动。村民评价为:“门口看戏真热闹,一边鼓掌一边笑,精神文明结硕果,文化惠民春来到”。专家认为,月塘镇从上到下构建了“文化新生态”,由此带来了新的活力。笔者以为,专家口中的“文化新生态”,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参与广泛。2016年,月塘镇参与文化的农民达3万人左右,几乎“家家有歌声,人人有爱好,处处有亮点,天天有活动”。以谢集社区为例,共成立了5支群众文体团队,包括广场舞队、柔乐球健身队、健身气功队、瑜伽表演队、青年篮球队,社区广场上,每天清晨和傍晚,广场舞爱好者都伴着音乐翩翩起舞,托起了一道道舞动的风景。老年人酷爱气功和瑜伽,一有余暇,爱好者都会一展身手,小试锋芒。青年篮球队可谓生龙活虎,他们曾获得仪征市“梦之蓝”杯篮球联赛冠军……事实上,每个社区和村庄都有类似的特点。
二是弘扬传统。月塘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丰富,而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在新时代的文化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弘扬。春节前夕,镇里的“义写春联”活动,一批书法爱好者泼墨挥毫,笔走龙蛇,同时结合月塘镇的特点,创作了一批新春联。“庆新春”民俗踩街活动汇集了镗叉舞、打腰鼓、荡湖船、踩高跷、打莲枪等民俗表演,再现了历史风情。“喊山醒茶会”、捺山那园采茶节等,又把月塘传统的茶文化张扬得淋漓尽致。
三是领域宽广。除了大家熟悉的唱歌跳舞、健身活动,月塘镇在书画、诗词、微电影、小品、小戏等领域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月塘镇被评为“江苏省诗词先进乡镇”,小扬剧《五亩地》获得江苏省群星工程奖铜奖、邱立勋在全省农家书屋征文大赛中获三等奖、文化站组织拍摄的微电影《紫玉金砂》网上点击率突破2万人次。这些成果说明,月塘镇的文化事业正沿着与时俱进的轨迹,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四是正能量突出。各类文化活动较好配合了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诚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评价:“领导想的,就是文化讲的;群众盼的,就是文化干的”。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月塘镇先后组织了6场专题广场文艺演出,观众近2万人次,仅创编的节目就有方言三句半《天蓝水清看月塘》、扬剧表演唱《丹桂飘香迎盛会》、快板《大学生村官的情怀》、小品《书记牵手》等,让许多村民接受了一场场难得的精神洗礼。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解读月塘镇的文化新生态,可以窥视到如下几个方面的成因。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月塘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文化惠民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自2013以来,陆续建成了旺月、明月、映月三大文化广场,以及月塘文史馆、乡村文化大礼堂等基础设施,此外,每年还对文化活动投入至少一百万元。
二是文化部门励精图治。文化站努力做好培养人才、厚植基层的大文章,近两年来,共组织开展了8期200余人的少儿舞蹈培训班,4期60余人的少儿版画培训班。新组建了业余湖船队、柔乐球和健身气功队伍,引导组建了近百人的月塘雨花石微马健身队,并培训了12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文化站还对各村、社区送图书4000余册、送戏12场、送电影480场。
三是小康生活现实需求。农民在富了口袋的基础上普遍追求“富脑袋”。2016年,月塘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比上年增加11%,与过去相比,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按照马斯洛心理层次分析,生理需求满足以后必定产生精神追求,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堪称满足精神追求的理想途径。不言而喻的是,月塘镇如果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文化活动定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四是群众素质不断提高。解放前的月塘农民,最缺的就是文化。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月塘农民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现在年轻人至少是初中毕业,大学文凭比比皆是。知识层次的全面提高,为开展文化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之,如果“文盲”太多,就是富裕起来,伴随的也是吃喝赌嫖。唯有文化,才能培育出高尚的情趣和儒雅的气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事实上,月塘镇的文化新常态就契合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在十九精神指引下,月塘镇将坚持“以群众团队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抓手、以精神文明为追求、以全面小康为目标”,继续把群众文化活动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