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东盟,沟通世界:广西影视翻译人才培养聚焦

2018-11-14

电影评介 2018年21期
关键词:译制东盟国家影视剧

广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省区,地处西南经济圈、华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连接着中国和东盟两个市场,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广西影视行业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加强同东盟国家媒体和影视机构的合作,将一批优秀的中国电视剧译制成东盟语言并在当地国家电视台固定时间和固定栏目播出。以广西广播电视台为例,该台倾力打造的《中国剧场》《中国动漫》《中国电视剧》等重要影视栏目,在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等东盟国家生根发芽并不断发展壮大,受到当地观众的喜爱。这些项目的实施,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影视合作注入了新动力,成为地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靓丽名片,同时对东盟语言翻译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影视剧译制的特点

众所周知,影视剧是一门对声音和画面要求很高的艺术形式。影视剧的翻译跟一般的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翻译有很多相通之处,一般情况下均遵循“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但受制于影视艺术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影视剧的翻译与一般的文学翻译又有所不同,译者须在原有荧屏字幕的基础上,翻译出其中蕴含的重要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还需充分考虑到影视剧中的汉语语境、故事情节及主题等各种随时变化的因素。

我国对包括东盟国家输出的影视剧,一般都是译制好的电视剧,即译制剧。译制剧是经过翻译专业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翻译成当地语言,请当地国家知名配音演员对口型配音并做后期制作后播出的电视剧。一方面将原语的台词翻译成目的语,即当地国家语言,另一方面请当地国家知名配音演员看画面对准口型进行配音。这个过程既包括了语言的翻译又包括了语言的配音,是“翻译”和“制作”的统一结合,简称“译制”。翻译是配音制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翻译这一环节,就没有所谓的配音制作,因此,翻译在译制剧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前文所述,影视剧翻译与一般的文学翻译不同,译者除了接受书面性的原语外,还要综合考量影视的画面和声音对白等因素,翻译的效果必须同画面和声音对白相吻合,不能有任何偏差。从观众欣赏视觉的角度看,如发现译文与画面中配音演员的口型不一致,就会影响到他们欣赏译制剧的心情。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影视剧的翻译比一般的文学翻译要求更高。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译语通俗易懂。影视剧的对白犹如听广播,稍纵即逝,不像看报纸一样可以重复看或慢慢思考,观众也不可能要求配音演员重复说过的话,因此译语必须通俗易懂,一听立刻会明白。

二是译语必须口语化和生活化。影视剧中的语言绝大多数是人物角色之间的对话,他们的语言是口语化,是生活型的语言,句式简洁明了,甚至有些角色的语言还充满个性化,译员在翻译中除了要摆脱书面语的束缚外,还应结合剧中的情景适当融入当地语言,力求译语的生活化和口语化。

三是译语和口型的吻合。在译语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译员还需充分考虑到剧中演员对白时间的长短,视觉画面、嘴唇的开合等因素,避免译文与画面中配音演员口型不一致,引起观众的反感。

可见,影视剧翻译跟一般的文学翻译等有相似性,但也有其显著的不同点。对影视剧译员的培养也应有所侧重。

二、面向东盟的影视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广西作为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省区,在推动影视文化对东盟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具有独特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广西在影视剧译制的东盟语言翻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翻译人才来源渠道更多,可选择余地更大

目前,广西区内的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外国语大学等高校都开设有东盟国家语言专业。其中,广西民族大学现已拥有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西亚语等7个东盟国家语言专业;广西大学目前已开设越南语和泰国语专业,2018年增设马来西亚语、印度尼西亚语、老挝语、缅甸语等东盟国家语言专业;广西外国语学院开设泰国语、越南语、柬埔寨语、印度尼西亚语、缅甸语、老挝语等东盟国家语言专业。总体上看,广西高校开设东盟国家语言专业比较齐全,加上现有的英语专业,这些语言类专业几乎能涵盖所有东盟国家。此外,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已陆续开设东盟国家语言翻译硕士专业(MTI),将为广西培养更高端的东盟语言翻译专业人才。高校的培养客观上拓宽了广西影视剧翻译人才的来源渠道,可选择到更多更优秀的翻译人才。

(二)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初具规模

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当时的翻译绝大多数是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借调,广西能胜任重大活动翻译的人才较少。广西邀请东盟媒体和影视机构前来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甚至还找不到东盟语言的翻译人才。广西广播电视台以此为契机,率先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方面对原有的翻译人才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从高校引进了一批翻译人才。经过15年的努力,广西广播电视台的东盟语言翻译人才基本能适应新时期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要求,出色完成自治区和国家交给的重要国际传播任务。目前广西广播电视台拥有一批在区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翻译人才队伍,在职的22名翻译人才中涵盖了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缅甸语、柬埔寨语等东盟国家语言。其中,高级职称6名,中级职称8名,初级职称8名,以高级职称为引领,呈现以中青年为主、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结构。这些人才除了能完成日常节目译制、广播影视剧翻译、对外联络翻译等外,还胜任自治区乃至国家级领导人的外事翻译工作。

(三)翻译质量上水平,完成了一系列影视剧译制等精品工程

2014年,广西广播电视台率先在柬埔寨国家电视台开设固定电视剧栏目《中国剧场》,随后又将该模式推广到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多部中国电视剧由广西广播电视台译制成当地语言并在当地国家电视台播出,受到观众的欢迎。截至2018年底,广西广播电视台已完成译制中国优秀动漫近2000集、电视剧1000多集,《三国演义》《琅琊榜》《时尚女编辑》等译制剧受到当地观众热捧。这些项目的实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周边外交和加强对东盟国家的国际传播建设,也锻炼、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翻译人才。

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广西东盟语言影视剧翻译人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翻译人才储备不足、后继乏人。老一辈优秀东盟语言翻译专家有部分已经或即将离开工作岗位,能独当一面的中青年翻译家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高校培养的翻译人才与影视译制需求严重脱节,新人培养周期较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影视剧翻译的质量,也影响到广西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三、面向东盟的影视剧翻译人才培养策略

做好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译制中国优秀电视剧并在当地国家电视台播出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对东盟语言影视剧翻译人才的培养。影视剧翻译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的、长期的工作,需要高校、用人单位、社会力量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和协调配合。主要有以下策略:

(一)发挥院校优势,针对性联合培养影视剧翻译人才

翻译人才的培养,高校是基础。影视行业应与高校密切配合,结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根据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影视翻译人才的需要,结合影视剧译制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联合开展影视翻译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语言知识与专业素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搭建内容合理完整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影视译制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发展需求。同时,加大对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主修某种东盟语言时,还应进行影视专业的培养学习,实现运用某种东盟语言解决国际影视传播领域的实际应用问题。

(二)用人单位自主培养

高校培养的翻译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但这些人才真正要投入到实际工作中需要一定的过程。近年来,广西广播电视台结合影视译制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需要,对翻译人才开展系统的培养,取得了一些效果,这些做法值得借鉴和参考。

1.依托国外影视机构和合作媒体提高翻译人才的专业语言技能。目前,广西广播电视台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等东盟国家的电台和电视台已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双方在人员互访、业务培训、交换节目、影视剧译制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广西广播电视台依托东盟国家的合作媒体,运用远程视频等手段对本台的东盟语言翻译人才进行语言交流和翻译培训,直接接触对象国语言,这无疑是外语人才培养的一种最有效方法。

2.以日常节目的译制播出和影视剧的翻译为载体提高翻译人才的口笔译水平。广西广播电视台下属的北部湾之声目前使用越南语、泰国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等多个东盟国家语言对东南亚地区进行全媒体多语种传播,每天播出外语节目5个小时,境外落地节目年播出时长约1800小时。广西广播电视台翻译人员每年还参与了大量中国电视剧的译制,通过节目的翻译和直播以及参与电视剧的译制,既可提高笔译水平又能提高口语水平。

3.以驻外工作站的历练提高翻译人才的实战化能力。广西广播电视台已在老挝、柬埔寨、缅甸等东盟国家设立固定的译制站,在越南设立“同唱友谊歌—中越歌曲演唱大赛”工作站,通过定期和非定期轮派东盟语言翻译人员进驻对象国,一方面可有效完成双方合作项目,另一方面也提高翻译人员的实战化能力。

4.举办一系列重大活动提高翻译人才综合业务素质。广西广播电视台每年均联合东盟有关国家和机构共同举办影视剧推介会、“同唱友谊歌”—中越歌曲演唱大赛、“同一个月亮·共一片爱心”跨国中秋友谊活动,还与东盟六国驻南宁总领事馆举办友好运动会和新春联谊等活动,通过举办系列重大活动把翻译队伍带出国外锻炼,提高了队伍的外事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

(三)对东盟国家翻译人才的整合

目前,东盟国家有大批的学生到中国留学,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广西留学的东盟留学生已超过7000人。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大部分到国内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担任翻译,成为其国家与中国友好合作的桥梁。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对华友好,对中国充满感情。此外,东盟国家的汉学家数量也较大,以越南为例,几乎每所高校都开设有汉语课程,拥有一批汉学专家,他们已翻译出版一系列中国经典、中国文学和当代文学作品,汉语造诣水平较高。在当前我国东盟语言翻译人才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也可以整合这些人才,与这些留学生和东盟汉学家展开合作。据广西广播电视台近年来的实践经验,这些人也乐意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应该说这是目前较为现实可行的办法。

(四)充分用好归侨侨眷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据有关资料统计,广西是中国第三大侨乡,现在海外大约有200多万广西籍同胞,在广西境内则有80多万归侨和侨眷。广西境内的归侨和侨眷绝大多数都在东南亚国家生活过,熟悉对象国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例如,广西广播电视台北部湾之声的前身是1984年12月成立的广西对外广播电台。成立之初,该台集中了一批从越南归来的翻译人才,这些归侨越南语纯正,翻译水平高。他们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对越广播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直到现在,他们还继续发挥余热,继续为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贡献力量。此外,我国有很多民营企业走向东盟,他们在当地搞产品本土化、服务本土化、人才智力本土化。在东盟国家工作多年后,他们企业中的很多人了解当地语言和文化,熟悉当地的风俗,这些人也是我们在影视剧译制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提供语言服务和翻译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做好面向东盟的影视剧翻译,助力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翻译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需要教育部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民间之间的密切合作,再争取国际友人和汉学专家的支持,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面向东盟的影视翻译人才队伍将会出现比现在更好的状况,更有效地履行对东盟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猜你喜欢

译制东盟国家影视剧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藏语电视译制工作发展现状及思路分析
藏语译制的数字化改造
浅析青海安多藏语影视译制网系统
东盟国家刑事审判制度综述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