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视野中的动画电影《小门神》

2018-11-14刘雨萱

电影文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郁垒小英天庭

刘雨萱

(南京晓庄学院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开始意识到,在打造当代国产动画电影的辉煌时,向中国传统文化索取素材,让传统文化保证动画电影的民族性,帮助观众建立一个同族的“想象共同体”是极有必要的。中国在悠久的文明进程中,创造并遗留下了丰富灿烂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并在文化传统上提倡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精神。这些具象或抽象的传统文化元素,完全可以进入到动画电影中,成为其作品内容,或影响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的情感传递。王微的《小门神》(2016)可以说就是一部近年来国产动画中,巧妙运用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

一、传统文化下的主题

主题的确立对于一部动画长片来说是基础。国产动画往往直接选用与中国文化身份相关的符号来作为电影的主题。例如针对美国《功夫熊猫》系列推出的《兔侠传奇》(2001)选取了武侠主题,《大圣归来》(2015)选择了西游主题等。而大部分观众也对充满了中国风的故事给予了肯定的、善意的评论。尽管在故事的具体演绎上,主创走的是一条创新之路,但是传统文化无疑是其立意的根本提供者。

《小门神》也不例外,“新”与“旧”的冲突构成了电影中的基本矛盾,即旧的传统和新时代之间的碰撞。在这一问题上,电影选择了两个主题,第一是门神在当代国人生活中的存续问题,第二则是小英的馄饨店在小镇的经营问题。人间和天庭都面临着新旧冲突,这也正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经济一体化,文化面对的冲击越来越激烈情况下的境遇。

门神问题是电影的第一主题。中国人习惯了将门神神荼和郁垒贴在门脸上,希望能够得到门神的庇佑。早在汉代以前,神荼和郁垒就已经成为了最早的、被国人普遍认同的门神偶像,两位门神已经作为一种“有意味的物”,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时代,给予人们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和桃符、艾草等一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禳祸祈福紧密关联的一部分。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得到提高,加上居住条件也发生了变化,门神逐渐远离了中国人的生活。和门神一起“走下神坛”的还有诸如灶王爷、财神爷等等神仙。因此《小门神》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神仙们因为失去了“香火”而“失业”的设定,让神荼和郁垒因为面临“下岗”而备感焦虑。天庭为了解决无所事事的神仙们的再就业问题,开办了一个培训班。神荼和郁垒也接到了由夜游神送来的培训通知。然而在培训中,性格倔强的郁垒对一切都感到格格不入,终于在土地爷那里打听到了年兽的下落。为了让人们重新重视起门神,郁垒想出了解开年兽三道封印,让年兽吓唬人类的主意。而另一方面,小英母女回到外婆的小镇上继承了祖传的馄饨店,而馄饨店能够历经几代人屹立不倒的奥妙就在于一罐已经烧了一百年的老汤。但是小镇人也在接受着让人眼花缭乱的新事物,包括老胡与小英竞争的快餐店。在歪打误撞中,神荼来到了小英馄饨店打工,意外地成为小英店的保卫者,真正地履行了一次门神镇宅护民的职责。

不难发现,“神仙下凡”的设定本身就使得电影极具趣味性和戏剧性,神仙与凡人的生活发生碰撞,如郁垒帮助小女孩雨儿躲过了狗的追赶,还给雨儿一块玉做护身符,这些都是电影吸引观众的亮点。另外,门神、年兽以及天庭众神在电影中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给予观众(尤其是低龄观众)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观感。在观众看来,这些来自传统文化的概念因为《西游记》《山海经》等的普及而并不陌生,但是确实又已经在网络时代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电影织造出一个故事,让这些元素得到无缝连接,最终形成了一种醒目的传播效果:年兽成为叙事中的一个主人公的目标和对立者,郁垒要全力以赴地释放出年兽并击败年兽;而大部分的天庭神仙则早已接受了自己被冷落的现状,纷纷打算迎合新时代,如韩湘子准备转行吹黑管,财神爷开始研究股票等,花神也在为有了温室以后自己好像也失去了价值而郁闷。他们原来的文化意义,如被人们寄托了发财的愿望,被认为能够保佑植物生长等,在这种变与不变之间的徘徊中侧面传达给了观众,他们的犹豫不决,也和一心想保留门神原有文化属性的郁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更值得一提的是,《小门神》展开的是一幅妙趣横生,内涵丰富的天庭画卷,那些并非妇孺皆知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巨灵神、日晷、被驮在乌龟背上的仙岛等等,提醒着后来的动画人们,这些也都可以作为剧情的生发点。即使是在泛娱乐化的今天,这些元素在被附着上一定的角色设定以后,也是足够促成一个富于人文精神,能体现电影人社会责任感的故事的。

二、传统文化下的精神

人物的精神是动画长片的核心,也是动画长片树立起鲜活的人物形象,留给观众深刻印象的地方之一。

(一)人神合一

《小门神》并不是强行地为了亲民或搞笑而赋予了神荼、郁垒一个憨厚中庸,一个偏执阴郁的性格,在两位门神身上,电影传递出来的是一种中国古已有之的多神教神仙观。与西方神被与宗教信仰紧密结合不同,中国的神仙信仰始终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国人虽然倚重神仙,但自古习惯了将神仙们人格化,并不视其为高高在上,对人类具有统治力者,如中国古人以被广泛运用于“人”的称谓来称呼神仙们,如土地“爷”、财神“爷”、观音“娘娘”等,又如在儒道的诸多有关三世因果几道轮回的传说中,不少神仙其实都是由凡人经过修炼或考验变成。人和神之间并不存在天堑。在电影的开头,主创更是设计了一个在破庙里与一把胡,一首曲为伴的木偶戏艺人,让其演绎了一段关于门神来历的故事,既在寥寥片语中奠定了故事的基调,也传达出了一种“人神一体”的世界观。而这也就导致了电影中的神也和凡人一样,也会因为内外原因而迷失,犯错,同时也会在得到经验教训后成长。如郁垒年轻气盛,结果正如凡人一般,正邪只在一念,原本应该是保卫人类的他释放出了有可能危害人类的年兽,这正是一种属于人的幼稚和意气用事。郁垒战胜了三大封印,第一战击败了巨灵神离开了好兄弟神荼,第二战打败了曾和自己有过一段感情的花仙,第三战打败的却是一个门神的神像。这其实意味着郁垒在少年错过了友情,在中年放弃了爱情,在暮年时则放下了自我,这正是一种属于凡人的人生际遇。在电影的结尾,木偶戏艺人又在喧闹的元宵之夜出现,不仅和片头形成呼应,艺人也以一句无奈的 “神仙都不知道自己从哪来到哪去,何况凡人”又一次拉近人和神之间的距离,神和人都有可能不知自己的来处与归处,也都有可能最终在生活的转变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电影的最后,神荼和郁垒联手开了一家年糕店,不仅让神更加“接地气”,也让年糕作为传统文化元素之一参与到了电影的文化身份确立中。

(二)人人和谐

在神被充分赋予了人格之后,《小门神》其实追求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友爱境地的精神。这也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以和为贵的思想相通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伦理和关系本位:“每一个人对其四面八方的伦理关系,各负有其相当义务,同时四面八方与他有伦理关系之人,亦各对他负有义务。全社会之人,不期而辗转互相联锁起来,无形中成为一种组织。”天庭中神荼和郁垒兄弟人伦式的友善,人间里小英母女相依为命的亲情,都是这种和谐人伦关系的体现。并且人和神们能够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心,神荼和郁垒都曾无私地保护、帮助过雨儿,小英母女也对镇民们极为友善。这种对待他人的善意,都出于人对自己责任和权利,社会价值等的正确认知。而用不公平的办法坑害小英的馄饨店的老胡则无疑是这种和谐人际关系的破坏者,是电影中的反面人物。老胡断小英的水,给小英的客人吃泻药等行为,既是对当代法律的违背,也是对传统道德中仁义伦理的冒犯。

三、传统文化下的美学

电影是一门审美的艺术,美学感染力是动画电影影响观众的关键。在《小门神》中,主题、精神和审美,实现了一种协调搭配,正如血液、骨骼和筋络之于生命有机体的均衡发育,让电影成为一部短板不明显的、在各个方面均可圈可点的作品。

正如苏联的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所指出的:“艺术可以具有许多意义:功利意义和科学认识意义、政治意义和伦理意义。但是如果这些意义不交融在艺术的审美熔炉中,如果它们同艺术的审美意义折中地共存并处而不有机地纳入其中,那么作品可能是不坏的直观教具,或者是有用的物品,但是永远不能上升到真正艺术的高度。”门神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功利意义的存在,但是其又必须具有形式美才能得到观众的接受。同样,《小门神》在美术设计上也力求拥有中国古典的美学意蕴,以引发观众作为审美主体的认可。

例如在电影对于小英母女生活的人间的展现,电影以青蓝的色调,宽街窄巷,细雨绵绵以及大量青瓦白墙的传统建筑勾勒出了一个静谧祥和远离都市喧嚣的江南小镇,雨珠溅落在青石板上,如珠溅玉,这同时也暗示了失去了丈夫的小英的哀愁。在外婆去世后的一个晚上,人们点起了祈福的孔明灯,馄饨店里响起了八音盒,孔明灯穿越了银河来到了天庭。可以说,正是这些纯净、美好的物象共同构成了一个诗意栖居式的意境,也使得好好先生神荼甘愿离开浮躁的天庭来到小镇平凡度日的行为非常容易被理解。

又如在年兽的第二个封印地点,即由花仙守候的日晷之处,电影也表现出了一种对中国古典美学趣味的把握。白雪茫茫之中,花仙一袭红衣,操纵大片的红色梅花花瓣与郁垒相抗衡,给予了观众一种轻盈、灵动、美艳的美感,梅花从一点变为一片,整幅画面犹如中国山水画,颜色几乎只有红、灰和白三种,白雪成为留白,衬得梅花的怒放更为夺目,郁垒摇动梅树,让白雪从花瓣中落下,令人回味无穷。除此之外,电影中还充斥着大量如在雨中撑着油纸伞走在石桥上的婀娜少女,在小镇内河中随波摇曳的小船,龙头中滴落水珠的更漏,纵身变为龙的锦鲤等,这些画面其实都可以在中国诗词中找到对应的隽永佳句,这些意象组合经过了一代代人审美经验的筛选,被流传下来就证明了它们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而电影则对它们进行了合理的挑选、化合和点染。

毫无疑问,当下电影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而本土化,保证传播的文化“底色”,则是国产电影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让传统文化参与到国产动画电影的复兴中来,重现国产动画电影的文化身份和辉煌地位,已经成为了动画人的一种共识。《小门神》完成了一种在叙事内容、人物精神以及整体美学风范上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实践。电影在保证了当代动画长片共有的活泼清新、风趣流畅的同时,又让观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电影中流淌着的属于古老中国的血液。可以说,电影是面向世界的,但又是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散发属于中国魅力的。在向传统文化全面“拿来”,让传统文化帮助自己建立审美上的感染力、思想上的冲击力这一点上,《小门神》堪称国产动画电影成功的典范。

猜你喜欢

郁垒小英天庭
生日礼物
The Watcher
季节性恋爱(外一首)
守望中的妈妈
打扫“天庭”有高招
叫爸爸
巧猜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