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农业信息服务研究
2018-11-14■孙君
■孙 君
重庆三峡学院
一、地方高校图书馆对地方农业信息化建设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一)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
服务本校师生的科研和教学是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但是还应该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即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美国农业科技信息的研发和利用主要依托当地的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农业推广中心等机构来完成。随着我国许多地方院校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服务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应用型大学的职责。国外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做出示范作用,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参与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助推农业信息化,转变被动型的服务理念,做好校地对接、协同发展。此外,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当地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自身也能够得到促进和发展,只有地方经济发展好,地方高校才能从政府获得更大的财力和物力支持。
(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
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农业信息服务,尽管在我国很多县市都建立了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热线、开通了农业信息网站,但是在农业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效果方面还不没有达到效果,农业信息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因为农业信息不畅通导致农民利益受损现象时有发生,比如“谷贱伤农”、丰收伤农、假种子假农药等,因为缺乏相关农业信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起减产、绝收等现象。由此可见农业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存储中心,应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优势,应用互联网技术弥补地方政府农业信息服务的不足,助推当地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二、当前地方农业信息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业信息化的步伐有助于发展现代农业,因此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数字平台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但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在推进农业信息化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人员,人员服务质量意识差
基层图书馆情报服务能力差,不能满足农业信息需求量大的需求,条件简陋许多设备形同虚设,人员短缺甚至一些馆员身兼数职,馆员素质普遍较低缺乏现代情报服务能力。其次由于条件简陋农业信息更新缓慢,农业文献资源匮乏,电子技术设备较落后,馆际互借受到限制,严重影响到农业信息的传递效率,阻碍了农业信息化进程。客观上,进入农业信息化时代,要求专职从事农业信息活动的从业人员不断增加。
(二)提供的信息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脱节
中国目前的农业经营模式是分散式,要想进行信息化管理,必须要求农业生产走向集约化,农业信息化只能发挥作用于规模化的生产经营中。农业信息涉及到方针政策、农资供应、农业气象等,而这些涉农信息归口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缺乏统一的信息服务机构,存在着内容缺乏或更新不及时,内容近似、科技信息少等现象。由于不同部门发布的信息与农民实际需求存在针对性不足的问题,所以农民真正感兴趣的信息不多,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对农民的胃口。
(三)农民的信息素养普遍较低
当前制约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的信息素养普遍较低,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根据重庆市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业从业人员中文盲占8.6%,小学学历人员约为30.2%,初中学历人员约为60.3%,高中及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很少。从总体上来说农民的信息素养较低,对信息的获取、删选、甄别能力差,阻碍了新型农民的孕育和农业信息化进程。
三、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地方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对策探讨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和升级,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高校图书馆要做好地方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要转变馆员的服务意识,让他们突破仅仅服务本校师生的局限,参与到农业信息服务中来。其次要调研农业信息需求。只有在精准地掌握农民的信息需求后,才能更好地开展服务工作,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图书馆根据本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一线进行调研,通过了解农民的真实信息需求,不断的收集、开发与整合农业信息资源,最后根据需要整合馆藏资源。图书馆购买了很多数据库,比如CNKI,万方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中涵盖了农业经济、技术、管理、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科技实用信息,这些资源信息能够提供一定的资源保障作用给农业信息服务。图书馆应在充分调研农民信息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农民的需求,调整馆藏结构、整合农业文献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有效的开展农业信息服务。
(二)应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基层图书馆网络体系
农村基层图书馆的建立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图书馆购买一些农业科技数字资源、涉农数据库、农业科技期刊,以供农民学习,农民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时安排专门的图书馆员对其进行指导。目前很多农村都建立了乡村图书室、“农家书屋”,但是还存在提供的信息资源与农民的需求脱节、信息资源数据库较少、文献陈旧、管理不善等问题。大力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就要构建起接受其他社会捐赠等形式,丰富基层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农业科技信息。
(三)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
对农业科技信息,虽然农民们认知程度不高,但是他们都表现出较强的学习意愿。目前农村没有参加到农业科技培训的仍然占绝大多数,而且农民也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以下活动,动员高校师生为本地农业信息贡献出一份力量:一是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涉农的相关专家、教授及学生下乡,为农户开展各种专题讲座、咨询等服务。二是加强对基层图书馆、农家书屋的援助,可以采取馆际互借、图书捐赠、校村联合、设立流动图书箱,,将科技信息送到广大农村,给广大农民朋友获取农业信息提供便利。三是高校图书馆可以把农业实用技术、农业科普知识的文字及音像资料进行整编,并通过互联网方式传送给农民。通过培训提高农户决策水平、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农业不是靠天吃饭,也需要智慧和科技才能改变。
四、结语
农业科技信息的支撑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资源就是农业科技信息。“三农问题”向来被国家重视,国家也持续地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出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多样化的农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鼓励和支持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市场、科技、政策等生产生活服务信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地方信息存储中心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助推农业信息化,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功能。高校图书馆应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为地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