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怦然心动》赏析
——浅谈中美教育的区别

2018-11-14■陈

长江丛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布莱斯朱莉家长

■陈 曦

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怦然心动》上映于2010年,它的导演Rob Reiner意在由片中男女主角的成长经历以及青春期纯真的感情,让人们了解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趣事,全篇拍摄的手法,并没有刻意塑造情感的传统叙事,穿插着人物视角的切换,使得观众充分了解到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塑造的很成功的精彩影片。

一、电影《怦然心动》剧情介绍

《怦然心动》这部影片讲述了青春期男女主角由于一系列的故事和小插曲在最后走到了一起的故事,相同的事件从男主和女主不同视角以及心理活动进行了描述。使观众了解到男主和女主不同的心里想法,以及情感波动,令人过目不忘,倍感有趣,片中许多的伏笔,在后期也与之对应的恰到好处。故事开始于一个清晨,男主叫布莱斯,有一天他们家搬到了一个美丽的小镇上,他们的新家边上有一个不起眼的邻居,这就是女主朱莉的家。朱莉被布莱斯的一双大眼睛吸引了,她认为他的眼睛很美,对布莱斯产生了心动的感觉,但是布莱斯并没有,他对于朱莉十分的厌烦。朱莉每一天都在幻想和布莱斯走在一起,并期待着布莱斯可以吻她,朱莉想法设法的接近布莱斯,无时无刻在他身边,而布莱斯则想方设法的远离朱莉。朱莉心里并不认为布莱斯讨厌他,只是以为布莱斯只是害羞,便没有过多的想法。渐渐地两人成长了,朱莉渐渐的发现,经过了“鸡蛋”事件,布莱斯可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她认为布莱斯的眼睛是会骗人的,他认为布莱斯没有内涵,做事不成熟,朱莉的内心开始有了转变,她不想去理会布莱斯了。但是布莱斯的内心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出于对朱莉对自己态度的转变以及自己心里的内疚,他开始渐渐喜欢上了朱莉。再一次校园午餐活动上,布莱斯内心抑制不住了,想要强吻朱莉,朱莉心里一直想要的那个吻终于来了,但是朱莉决绝了他,跑回了家中在床上哭泣,因为此时的布莱斯不是她当时喜欢的那个布莱斯。最后布莱斯在朱莉家院子里种了一棵她最喜欢的无花果树,终于打动了朱莉,得到了朱莉的原谅,朱莉对布莱斯的感情又一次发生了转变,结尾处两人手拉手一同种树,相视而笑。

二、从《怦然心动》中讨论国内外教育观的差异

(一)树立平等的价值观

对于许多观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来说,鸡蛋风波事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不难看出,美国家长的教育会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自由的独立个体,不会轻易的打骂,但也不是任由孩子胡闹,而是会让孩子们能够自己认识到错误,并能自己改正。在国外,家长从孩子们小的时候便把它们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锻炼他们的自己的独立想法和意志,任何人都不能拥有权力去左右他们的思考与行为,绝大多数情况下让孩子们自己去选择。只有这样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虽然有时候会对孩子进行适当的体罚,但也没有侮辱孩子们的人格,让孩子受到心灵层面的创伤。

在传统的中式教育中,家长们认为孩子不经世事,还没有分辨是非对错以及处理错误的能力,便自作主张的为孩子做选择,没有尊重孩子们的意愿,坚持的认为自己对孩子好,所以孩子的顺从是理所应当,毋庸置疑的。这种教育方法并不是正明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有时他们会碍于自己的面子,强行干预孩子们的计划。所以他们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话。他们坚信孩子是他们的私有财产,孩子必须按照父母的意愿去生活,如果孩子不听,便会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让孩子害怕自己,从而产生归属感,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违法,还会扼杀孩子的童真与天性,让孩子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

(二)创造性如何激发

纵观美国的教育方法,家长大多数都没有给予孩子太多的压力和困扰,他们普遍遵从孩子的兴趣,他们相信只要孩子们有兴趣,他们便一定会努力去学,所以大多数美国孩子从小便非常的快乐与自主。在他们渐渐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往往便能创造出许多新奇的想法,这边是提及的创造性的激发、他们不会对孩子的未来进行细致的规划,而是告诉孩子们应该怎样的去思考,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发展。教给孩子们一步一步获取答案的方法,在探索的途中,完成自我认知的转变,并对孩子们进行合理的肯定,赞赏他们的努力思考的能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主见有独立思考能力,并能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获取答案的人。

对比与中国的教育方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句话格外符合中国家长们的想法。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会对孩子们做出超出了孩子们现有能力的高指标要求,便衍生出了“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父母们只顾着如何提高孩子们的成绩,以考试卷子的分数来衡量一个孩子的优越性,因此变出现了横向攀比。家长们的攀比只是孩子的学习,难道成绩真的证明了一个人是如何优秀的么?这是一件值得反思的事情。家长们只会培养孩子的学习,而其他事情则不让孩子们插手,可想而知,孩子们自己的兴趣时间少得可怜。这种教育方式又怎么会让孩子们变得有创造性呢?

(三)独立性的重要性

美国的家长不会让孩子从小用有一种不劳而获的想法,他们会给孩子合理的分配任务,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这样一来孩子们从小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家庭教育方式便是让孩子从小有用自己作业的能力,父母认为孩子从小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成长是孩子们自己决定的。许多美国家长会让孩子寒冷冬天的早晚出去干活,在许多中国家长的眼里,显的格外“狠”,但正是因为这种“狠”才造就了美国孩子的独立性和能力。

相比于中国家庭的教育,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便出现了过分溺爱。对孩子们的所有请求都会满足,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休闲娱乐,父母都会无条件服从。很多时候,小事情决定大性格,许多孩子从小到大甚至连最简单的家务劳动都不会做,等到了自己在外面的生活的时候就变得一团糟,这便是独立性缺乏的重要体现,因为他们从小就不会自己做事情,只会一味地索取和寻求帮助。家长一味地满足孩子们的物质需求,这样不仅会使孩子在他们生活圈子里有了一种秀优越,秀衣服,秀手机等不正之风,他们不会体会到挣钱是多么不易,他们把这种爱误以为是无私奉献。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孩子们抵制诱惑的能力远不如大人,如何在数码产品同步世界的时候,抵制这些诱惑,家长门在其中就扮演了核心角色。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对孩子们进行健康的疏导,或者让孩子们进行“等额替换”,用自己的劳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得体的。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独立劳动能力,也能让他们明白挣钱不易。我们都希望每个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不需要在他们那个年纪拥有不该属于他们的人格,不让他们拥有性格缺陷。只有合理的健康疏导,使孩子们从小拥有正确的价值观,独立动手做事的能力,才能使孩子们在以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去,这种竞争需要孩子们的智商,更多的是需要高情商,意志心理的强大能力。

三、结语

根据《怦然心动》这部影片我们不仅是看爱情,更是看教育,根据中美教育的不同,并进行比较,从中获得了很多的启示。中国式教育需要作出改变,不要一味地为孩子作出安排,让孩子们自由的选择,遵从他们自己的意志。把孩子看成一个平等的个体,让他们决定自己的想法。当孩子们犯了错误,不要直接训斥,要让他们明白错在哪,并且帮助他们自己改正错误,在改正错误的同时学习成长的方式。

在教育方面应大力支持孩子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平等性。这对孩子们未来在社会上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许多情况下因能力不足而被淘汰的比比皆是,当前社会一直处于优胜劣汰模式,能力便决定了一切,所以培养能力从小抓起。中国家长当前需作出的改变不仅仅是教育条件,心理上的观念需要很大的改变,不要为孩子规划一切,让他们自主的选择自己的未来,人的将来有无数的可能,又怎么确定家长们替孩子们选择的道路是最好的呢。因此,家长们需要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以及创造性,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扼杀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在探索未知的途中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布莱斯朱莉家长
乐游布莱斯峡谷
失败也是收获
从《怦然心动》看青春期恋爱和成长
一颗水晶球
怦然心动
家长请吃药Ⅱ
铁母鸡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