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女性的多重面具及疯癫背后的源与流
——以《奥德利夫人的秘密》为例

2018-11-14田欣玉

长江丛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奥德爵士迈克尔

■田欣玉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

一、《奥德利夫人的秘密》之作者与作品简介

作者玛丽·布雷登是在19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进入英国小说界的。那时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已形成共存共荣的局面,对小说的内容与技巧的讨论都十分活跃,女作家更是人才辈出,不让须眉。起初,她在小说上的成就并不大,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在1861年至1863年间她发表的两部长篇小说《奥德利夫人的秘密》与《奥罗拉·菲洛埃德》使其立刻成为文学市场的女强人。自《奥德利夫人的秘密》出版后,玛丽·布雷登的名字就与这部作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奥德利夫人的秘密》是一部通俗小说,开头便有些突兀:以迈克尔爵士及他的庄园入手叙述故事,展开情节,暗示读者诺大的府邸即将迎来它的女主人。随后故事的女主人公登场,讲述了其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家庭女教师摇身一变成为庄园女主人。随着情节的层层推进,我们发现女主人公的身份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而这一点,从小说的第二章乔治·博伊斯的出现就已埋下了伏笔。原来,乔治曾在结婚后不久就抛下年轻俊俏的妻子及襁褓中的儿子前往澳大利亚淘金了,一去四年音讯全无。奥德利夫人的秘密也是从他的出现开始讲起的。四年后,他随海船回到家乡寻找妻子海伦,然而却在悲痛中发现妻子已经去世。后来,罗伯特请他到伯父迈克尔爵士的庄园作客。几经辗转,乔治意外地看到了庄园女主人的画像——与他的妻子海伦竟是何其相似!从那以后,乔治每天都魂不守舍。直到某一天,自从乔治与奥德利夫人在林荫下的古井旁会晤过后,乔治就失踪了。是奥德利夫人杀人灭口?还是乔治一气之下回到了澳大利亚?罗伯特开始围绕奥德利夫人和庄园展开调查。两人经手多个回合,意想不到的曲折和出人意料的戏剧场面的背后,罗伯特也离最终的秘密越来越近。最终,罗伯特战胜了奥德利夫人,真相大白于天下,奥德利夫人发“疯”而后被送往精神病院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二、关于人格面具

荣格作为瑞士的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曾提出一个用来分析心理学的理论——集体无意识,且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对于原型之一的“人格面具”这一概念,他也曾在一本名为《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的书中指出:人格面具是个人适应抑或他认为所采用的方式对付世界体系。通俗来讲,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在公开场合所展现出来的人格方面,是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相联系的部分。他认为,“人格最外层的人格面具掩盖了真我,使人格成为一种假象,按照别人的期望行事,因此同其真正的人格并不一致。”

人格面具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人们可以在任何公开场合展现出你想对外展示的人格特征,目的就是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认可。《奥德利夫人的秘密》中的女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始终戴着“面具”的人,她温柔俊俏,多才多艺,脸上时刻挂着暖心的笑容。不论与哪一种类型的人打交道,她都能让对方很快喜欢上她。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她所展现的就是她本身,还是那只是她希望大家看到的面具而已?在父权制社会,女性在各个方面受到局限和束缚。在那样的社会压力下,女性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只能通过婚姻唯一的途径来救赎自己。因此,奥德利夫人必须顺应社会潮流,戴上温文尔雅的面具,掩藏起欲望和野心。只有这样,她才能赢得大多数人的喜欢,以至于后来成功吸引到迈克尔爵士,摇身一变成为庄园的女主人。

三、奥德利夫人的多重面具探析

在整篇小说情节的构建中,奥德利夫人的名字发生了四次改变,分别是:海伦·马尔东、海伦·托儿博伊斯、路西·格雷厄姆及成为奥德利夫人后跟随的夫姓。其身份也先后发生了多次转变,也先后曾给自己戴上四个面具——起初,她是疯母亲及酒鬼父亲的女儿;后来,她成为了阔少乔治·托尔博伊斯的妻子及孩子的母亲;再往后,她是路西·格雷厄姆,一名女教师;最后,她如愿成为奥德利夫人。

下面,我们就分别探析一下奥德利夫人的这四个面具。

第一个面具,作为疯母亲的女儿。奥德利夫人的内心深处一直处于童年的阴影里,她从小便目睹了她母亲的疯狂表现。在没有见到她的母亲之前,她认为她的母亲去世了。可是后来她随父亲一起去精神病院探望母亲才发现——她的母亲是个疯子。她目睹了母亲所有发疯的可怕行径,并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她不想像母亲那样疯狂,她害怕她的体内有母亲遗传的疯狂基因。而作为酒鬼父亲的女儿,同样,她得到的只有贫穷与屈辱。她憎恨现状,正是因为这种“担忧”与“憎恨”结合起来才使得她不惜一切代价“嫁入豪门”,渴望摆脱原生家庭,从而能享受到上层社会的生活。所以她先后与乔治及迈克尔爵士结婚,试图用尽洪荒之力来改变并维护自己的现状,不让任何人破坏掉它、破坏掉她精心编织的美梦。

第二个面具,作为乔治·托尔博伊斯的妻子及孩子的母亲。奥德利夫人是在渴望摆脱穷困潦倒的现状的情况下认识乔治的,那时乔治作为一名富绅迎娶了这位俊俏的女人,他们还很快有了一个孩子。但好景不长,乔治古板的父亲,坚决不承认这门亲事,从根源上切断了给乔治所有的经济上的支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家人瞬间陷入了低谷,频繁的争吵、孩子刚出生的烦恼、金钱上的捉襟见肘……无一不给这个家庭以重击。直至一天深夜,乔治留下一封信便远走他乡。

第三个面具,作为一名女教师——路西·格雷厄姆。奥德利夫人更改了名字,摇身一变成为一家女子住宿学校的义务教师。后来,她又以学校为跳板,伪造介绍信,成为道森大夫家的家庭女教师。

第四个面具,作为迈克尔·奥德利爵士的夫人——庄园的女主人。在道森大夫家做家庭教师后不久,路西便成功吸引了迈克尔爵士的目光,使得爵士深深地爱上了她,并向她求婚,迎娶她为妻。婚后,迈克尔爵士对奥德利夫人百依百顺,直至后来随着乔治的出现,奥德利夫人试图将其谋杀,最终的秘密得以水落石出。这个时候,奥德利夫人却疯了,她不得不去疯人院度过余生。

四、女性疯癫背后的源流

奥德利夫人为何会疯癫?这是作者留给我们的巨大悬念。对于她是否疯癫。相信每个人可能答案不一。有的认为她真疯了,有的则给予否定。在维多利亚时期,男权主导下的社会,女性在很多事情上是没有发言权的。在那个年代,不满足现状的女性是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往上爬的,无论有没有能力,只要你想改善自己的生活,追求更高的财富和地位,都必须依靠男人,依靠婚姻。在本部小说中,奥德利夫人一开始在乔治走后曾试图凭借自己的力量努力过,她曾作为教音乐的家庭教师设法养活全家人,但结果她失败了。于是她更加的愤懑与不满,索性抛下父亲和孩子改名换姓一走了之。她太想要美好的生活了,可是又无法通过自己去获得,那么就只有向社会妥协,以至于后来在追求金钱、财富的路上越陷越深,不惜策划谋杀自己的第一任丈夫,在罪恶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后,迈克尔爵士将处置权全权授予给罗伯特,而罗伯特为了不破坏家族的声誉,将奥德利夫人秘密送往了疯人院。

由此可见,疯癫有时并不是一种病理现象,它更像是一种人为操纵的为女性制作的专属标签。究其原因在于,在强大的英国父权文化体系中,男人是理性的化身,而女人则是非理性的代名词。为了维护自身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主导地位,男性以理性的光芒消灭一切损害其利益的话语和行为,将此类话语和行为打上非理性甚至疯癫的标签。因此,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疯癫与父权制社会下男性对其操纵、干涉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

五、结语

综上,在维多利亚时期,一方面女性面对男权社会的压制,为了适应不同的人群,往往会被迫戴上多重的面具来隐藏自己,试图争取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另一方面,女性的疯癫不是自然化的产物,而是特定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是理性的疯癫,也是男权社会下男性人为强加操纵的结果。本文通过探析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多重面具及“疯癫”的根源,旨在打破“疯癫”的桎梏,重塑人们对于“疯癫”的认知。通过揭示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所面临的现实,可以引发读者对于维多利亚时期文学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以更深层次的思考。

猜你喜欢

奥德爵士迈克尔
新西兰:爵士苹果开始出口
Open Basic Science Needed for Significant and Fundamental Discoveries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蝴蝶
英国女子心跳骤停六小时! 死而复生创造医学奇迹
为156个国家工作,小伙巧挣万元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