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三块广告牌》的叙事特征

2018-11-14史玉丰

电影文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广告牌警长暴力

史玉丰

(河南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三块广告牌》延续了导演马丁·麦克唐纳以往作品如《六发子弹的手枪》《杀手没有假期》和《七个神经病》里对暴力、死亡与救赎等主题的关注,在这些作品中,暴力酣畅淋漓的血腥表现、不忍直视的荒诞死亡、不可遏制的情绪爆发、无可救赎的生命个体、阴郁冷酷的电影色彩,都给观众留下了独特的观影体验,由此也形成了他“直面戏剧”“黑色幽默”“以暴制暴”等艺术特色。《三块广告牌》中那种一触即发的神经病似的紧张情绪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能够使电影叙事张弛有度,在精巧的戏剧性设计中表现人生无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却又透出更多的人性暖意,其中有着对“以暴制暴”的理性思考,并提出了用爱、关怀与宽容去探讨精神救赎的可能。

《三块广告牌》叙事特征表现如下:

一、暴力叙事

暴力一直是麦克唐纳钟情的电影叙事元素,在《三块广告牌》中,他主要是通过色彩暴力、语言暴力和精神暴力以及对暴力的反思来表现的。

色彩暴力。红色与火是“暴力”最重要的视觉象征。三块广告牌在绿荫叠嶂、阳光明媚的密苏里州德林克沃特公路边赫然矗立:“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长?”“凶手依然逍遥法外?”“强奸致死?”极具视觉冲击的红底黑字揭露着安吉拉死亡事件的血腥和残暴,以一种沉默的暴力追问拷打与之有关的当事人:威洛比警长,同时也将这种来自弱势群体的质问抛向美国社会。象征着暴力、血腥与复仇的红色广告牌将小镇卷入令人疯狂的戏剧时刻,同时也将米尔德丽德·海耶斯置于与小镇尖锐对峙的紧张关系之中,空气中弥漫着暴戾和不安,众多人物被一一卷进,带着他们生活的无奈、失意,甚至病痛和死亡。

影片中的广告商名叫Red Welby,“red”来源于他的红头发,他租给米尔德丽德广告牌,在警察的警告之下毫不妥协,使这一事件继续发酵;他又突然以无赖的形式逼迫米尔德丽德交钱,说以前交的钱只是定金。他是暴力的起源之一,也是暴力的承受者,被迪克森打得进了医院,但他同时还是暴力的消解者,他不计前嫌,给烧伤的迪克森倒了一杯橙汁,表现出善良宽容的一面。

火是影片中暴力升级的标志。它更直接,更猛烈,更疯狂,在黑夜中烧掉广告牌的大火是如此触目惊心,以至于彻底把米尔德丽德逼向疯狂报复之路,让她在深夜铤而走险火烧警察局,即使犯罪也在所不惜,体现出“以暴制暴”的叙事特征。

语言暴力。影片中“fuck”词频之高令人咋舌,人们在语言暴力中宣泄着不满和仇恨,同时也被这种语言暴力反噬:米尔德丽德与安吉拉相互恶毒诅咒,不料竟一语成谶,造成女儿惨死,这也是米尔德丽德在彪悍外表之下不可与外人诉说的巨大隐痛:她认为自己的恶毒诅咒导致女儿惨死,从而无法原谅自己。

语言暴力也体现出一种力量。虽然整部影片在夏日玫瑰舒缓安详的音乐中展开,叙述语言却铿锵有力,充满金属般的光泽和力量,让整个影片充满了戏剧张力,表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的绝望、挣扎和焦虑。影片中的长句子更是精彩,例如米尔德丽德面对女记者所爆的粗口,一气呵成,淋漓尽致,气势惊人,她在停车的瞬间将这个长句子抛给反应未及的女记者,然后在对方的错愕之中绝尘而去,显示出逆天的霸气,给观众则带来痛快酣畅的情感体验。

精神暴力。在影片中,彪悍的米尔德丽德身着蓝色工装,头发紧紧拢起,我行我素,人人忌惮。她心思缜密,对胖牙医施以狠狠的报复,将他的拇指钻了一个洞;她语言犀利,对神父的指责施以伶牙俐齿的反击,让其哑口无言;她动作敏捷,对扔饮料的学生大打出手,在众人的冷眼中毫不退缩。然而,这位强悍的母亲却是一位长期遭受家暴、被丈夫抛弃、独自抚养儿女的悲剧女性。她陷于对女儿失事的强大愧疚中无法自拔,三块广告牌与其说是对警长和社会的诘问,不如说是米尔德丽德对自己内心的忏悔和赎罪,所以她才会把广告牌看得如同生命一般。她为她粗暴的爱的方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悔不迭,陷入异常的孤独和永无休止的自我谴责中。

暴力反思。影片的深刻之处在于对暴力进行反思: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暴力,“以暴制暴”是否是唯一的解决方式?父爱的缺失和母亲教育的偏颇导致了迪克森警探性格的缺陷,认为大打出手是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最直接也最有用的方式,但实际上他每次都把事情搞砸,虐待黑人、暴打广告商、酒吧打架,武力成为他向这个世界证明自我的重要方式。直到威洛比警长的信才让他对自己有了深刻反思,从而做出一系列转变。米尔德丽德也是如此,当她在暴力情绪难以遏制之时,那句“愤怒招致更大的愤怒”还是点醒了她。正是对暴力的反思,才使得救赎成为可能。

所以,影片在关注暴力之时,更加关注暴力背后人们的生存困境。他们找不到可以摆脱生活困境的方式,只好选用暴力突围,以摆脱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的负罪感、无力感和孤独感,所以,暴力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反抗绝望和人生困境的手段,具有人生突围的意义。

二、互文性叙事

互文性叙事使影片成为一个多维立体结构,电影元素相互指涉,有效拓展和丰富了叙事空间。例如Red Welby看的《好人难寻》,《好人难寻》是美国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代表作,它的黑色幽默、荒诞暴力等书写特点与麦克唐纳的影视作品有着惊人的相似,它从一开始就暗示着这个Ebbing小镇将要上演一场愚蠢与怪诞、暴力与死亡的好戏。将《好人难寻》作为影片的互文性文本,使之成为一个多声部的合唱,体现出独具匠心的精巧设计,同时也领略一种来自黑色幽默的反讽意味,它充满象征和隐喻,显得不同凡响。

与剧情同时进行的互文性叙事,还有电影配乐。例如电影一直都在表述的死亡和救赎主题:影片的死亡主题以爱尔兰民谣

Last

rose

of

summer

奠定了忧伤与神秘的基调:“……当所爱的人已逝去,谁还愿留在,这荒冷的世上独自凄凉?”

His

Master

'

s

Voice

中的宗教救赎主题,用在迪克森这只迷途的羔羊身上非常贴切:一个战士听到了穆罕默德和耶稣的呼唤,看到了自己童年的一面,听到的全是生活与爱的声音,听到了牧师的尖叫:“此中有邪念 必须要放下!”而在Buckskin Stallion Blues中则发出对爱轻柔的呼唤:“If love can be and still be lonely/Where does that leave me and you?Time there was, and time there will be/Where does that leave me and you?(假如爱如此孤独,你我将身在何处? 时间之河缓缓流淌,我和你将去往何方?)”迪克森得知警长死讯之前,用耳机听的那首ABBA乐队的名曲Chiquitita出自专辑《爱的主题曲》,歌词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告诉

Chiquitita

,忘记过去的忧伤,修复折损的羽翼,“You'll be dancing once again and the pain will end(你会再次起舞 痛苦终将结束)”。最终使影片走向夏日玫瑰般的忧伤,也走向夏日玫瑰的平和,广袤大地包容了一切。

三、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

影片对于叙事节奏的有效控制尤其让人称道,首先表现在叙事力量的相互制衡,使之始终处于一种紧张中的平衡状态。三块残破的广告牌上,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都隐喻着米尔德丽德·海耶斯现实生活的支离破碎:婚姻早已告终,抛下妻子儿女的丈夫正与19岁的动物管理员打得火热;貌美叛逆的女儿去年被强奸致死,且被大火焚烧成焦炭;案子迟迟未破,经历人生绝大痛苦的她表面平静,内心却有一股不可遏制的戾气等待爆发……影片中其他人也正面临着危机:颇有威望的警长威洛比无法消除癌症病痛的折磨,性格暴烈的警探迪克森总是将事情搞砸而毫不自知。当矛盾和冲突在这些人物中展开时,一种紧张危险的情绪在银幕弥漫开来,充满了十足的戏剧张力。然而事情没有如麦克唐纳以往作品中的暴力肆虐,在影片中,我们会随时发现与暴力相反相成的因素。例如,在色彩运用上他一改以前影片的阴郁冷鸷和残酷血腥,呈现出一派清新亮丽和温馨自然:云雾缭绕林木苍翠的山巅,晨光中静静安放的秋千,午后金子般的阳光照耀碧绿的草地,在充满着田园诗般的宁静氛围中,米尔德丽德不断往广告牌下运送鲜花,还有神谕般出现的温顺麋鹿,这些静谧温情的镜头对暴力和苦难形成了一种有效消解,使影片的基调从躁动走向平和。

影片对叙事节奏的有效掌控还表现在叙事动力能够环环相扣,张弛有度。在前一叙事动力即将消逝之前,后发叙事动力随即跟上,共同塑造了这一精彩绝伦的电影叙事:米尔德丽德在平静的小镇树立起三块广告牌,逼问以威洛比警长为代表的当权者和美国社会,使得平静的小镇掀起轩然大波,使小镇直接分为两派:支持警长的大多数和支持米尔德丽德的少数派,甚至出现了胖牙医要伤害米尔德丽德反被她报复的惊险故事。面临胖牙医的指控,米尔德丽德可能面临牢狱之灾,但在警局问询的时候,威洛比警长突然吐血,米尔德丽德一句“I know,baby”,一下子就消解了横亘在二人面前的鸿沟,从仇恨变成怜悯,而米尔德丽德也被警长下令释放。到这里,叙事似乎进入了平缓期,各方力量都在保持不动,叙事的力道较为舒缓。而威洛比警长的自杀重新将米尔德丽德以及广告牌推向了风口浪尖,在她面临各方压力而毫不退缩的同时,威洛比警长的信使得这位暴戾母亲的内心因为警长的理解、关怀和爱而悄然发生了变化,同时她知道了她的第二笔广告费是警长给她付的。因为警长之死而带来的第二个影响是迪克森警官暴打广告商从而失职的事件。暴力之后,无论是电影的案件进程还是个人的命运空间,都进入长时间的停滞和虚妄时期,叙事节奏又趋向平缓。第三次叙事动力来自于火烧广告牌,它直接刺激了米尔德丽德内心愤怒的大爆发,让她直接火烧了警察局,在怒气得以释放的同时,她又发现迪克森冒着生命危险带出来的正是女儿的案卷,这一刻她内心百味杂陈,加上侏儒詹姆斯的保护,使她避免牢狱之灾。而后的叙事逐渐变得温暖,负责贴广告牌的年轻人给她送来了备用印刷品,让三块广告牌重换新颜,这简直让米尔德丽德欢欣鼓舞。小说的第四次叙事动力来自于迪克森在酒吧听到一个人在讲述类似安吉拉的犯罪事件,他挠了对方的脸,留下大量的DNA备查,同时也将无限的希望留给观众,影片至此达到真正的高潮,但对方却不是杀害安吉拉的凶手。这一悬念跌宕起伏,让每个人充满希望,又跌入失望的谷底,在充满怀疑的追问中,迪克森和米尔德丽德能够确定的是,这个人是一个逍遥法外的强奸犯。当法律无可奈何之际,这两个带有神经冲动的独行侠联合起来,共同奔赴远方,那种豪气以至于让观众可以在瞬间忘记事件的合法性,留给观众的是豪气冲天的荷尔蒙宣泄、相互和解的脉脉温情和走向未知的开放性结局,至此,这部舒缓有致的影片完成了它最后一个节奏,堪称完美。

影片最后,米尔德丽德和迪克森决定驱车去抓捕罪犯,在无尽的公路指涉之处,我们的神经再一次兴奋起来,让这两个充满戏剧性、善于节外生枝的同伴一同前行,前方等待他们的不知道是何样的人生悲剧,抑或是斗智斗勇的精彩,电影以这样的方式告知我们,生活远未完结,暴力、死亡和救赎将会以另外一种新的面目出现,这种开放性叙事创造出新的审美视野和叙事想象,将影片推向一个深邃境地。

猜你喜欢

广告牌警长暴力
反性别暴力
吹不倒的广告牌
“暴力”女
网络广告商的创新正被应用到户外广告牌上
暴力云与送子鹳
黑猫警长,好酷
高层楼顶广告牌钢结构探讨
向暴力宣战
无线供电式LED旋转广告牌设计
The Cat’s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