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中“渝派”纪录片与重庆地域文化的扭结

2018-11-14范瑞利

戏剧之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大后方纪录片重庆

范瑞利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重庆 401524)

重庆,偏隅西南,自然景观独特,历史文化悠久,且作为我国的第四个直辖市,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毋庸置疑的丰厚的内容资源。进入新世纪,重庆电视台新科教频道改版,其原带头人、著名的纪录片编导雷卫提出了“渝派”纪录片的概念。当下,随着媒介融合的加剧,影视文化的多样化,中国纪录片逐渐走向“大片”时代,“流派”风格也在被逐渐淡化,但仔细扒梳,中国纪录片“大片”制作的背后支撑依旧彰显着“流派”时期的题材渊源和创作核心主体的操盘,“渝派”纪录片也不例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的“渝派”纪录片指的是立足于重庆地域文化且由重庆电视台纪录片创作主体为核心辐射重庆各区(县)纪录片创作队伍而摄制出的纪录片作品。

一、重庆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渝派”纪录片作品的创作貌相

地域文化,“正像某一地的动植物种类一览表给予我们该动植物界的一个概念一样,构成某一民族一般生活属性的现象总录”。它“是在人类的聚落中产生和发展的以时代积淀的集体意识为内核形成的一种网络文化形态、风俗、民情、宗教、神话、方言,包括自然生态和种族沿革等,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系统”。由此,重庆,地域文化丰厚,从历史溯源和近现代媒介宣传促生观之,主要表现为“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饮食文化”等,“渝派”纪录片自开宗立派,立足于此,创生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影像作品。

(一)历史考古类纪录片。重庆,历史文化名城,巴渝文化的发源地。“巴文化是世代聚居于鄂、渝、湘、黔等古代巴属领地上的巴人在民族繁衍、社会历史发展的变迁中,创立并与楚文化、蜀文化、汉文化等相互融合而成的一种包含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意识形态。”《巴人之谜》由重庆电视台著名的纪录片导演王影拍摄,并于2002年9月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引发较为强烈的关注和反响。它以六集、每集30分钟的体量,讲述巴族渊源和变迁,探寻巴国的繁荣和消亡,从而揭开巴文化神秘的面纱。同样,《远祖之谜》从几百万年前的“巫山猿人”的三颗牙齿入手,每集36分钟,五集的内容,情景再现式的最高诉求就是想“让世人知道‘大三峡是中国人乃至东亚人的发祥地’”,其总导演就是2007年提出“渝派”纪录片概念、原重庆电视台新科教频道的带头人的雷卫。此片于2007年在重庆电视台首播后,迅速引起强烈的轰动,斩获了国内外十几项专业大奖。

(二)历史文献类纪录片。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国民政府西迁。至抗战结束,重庆成为全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中心,在历史上形成了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格局。重庆的这一政治历史文化,促生了“渝派”历史文献类纪录片的创作和辉煌,如《大后方》《千秋红岩》等。其中,《大后方》历时两年的创作,于2015年在重庆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十分热烈。《大后方》共12集,每集50分钟,全景式再现和解读了战时中国大后方的完整历史,首次学术性、权威性、观赏性全方位立体式地聚焦抗战大后方,强调和突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千秋红岩》历时八年创作,2011年底首播,展现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战时期的历史、贡献等。这些纪录片更是透露出浓郁的重庆“危时柱国”的精气神以及重庆人民的顽强、坚韧和担当。

(三)现实主义题材类纪录片。重庆有着独特的巴山渝水的自然景观,三峡文化融自然、人文,声名卓著。纪录片《见证三峡》有《世纪抉择》《他乡明月》《神女无恙》《凤凰涅槃》等内容,共十集,2009年,重庆市委宣传部与重庆卫视推出,展示三峡自然风貌的同时,用镜头也把观众带进了三峡的人文生活,特别是三峡移民。重庆是座典型的移民城市,比如,清朝时期的“湖广填四川”运动;抗战时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西迁等,都为重庆衍生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移民文化”。在重庆的九次大规模移民中,第九次是20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三峡百万移民,这次移民的特点是由三峡地区往外迁出。基于此,《江上风情》讲述张飞庙的拆迁,《旅馆》关注库区居民生活的变化等,“渝派”纪录片自觉担当成为“三峡工程”移民的见证人,思考人与事背后的哲思。另外,重庆自然人文景观的另一集体现则在古镇,比如,江津区的中山、白沙古镇,酉阳的龚滩、龙潭古镇,秀山的洪安古镇等,14集的大型纪录片《巴渝古镇》取材于此,在众多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吊脚楼、青石板路、青石瓦屋顶等等被作者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涵义。

同时,特别是重庆直辖以后,城镇化进程加剧,新的际遇和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存,重庆纪录片的创作主体自觉地将镜头对准生活在底层的普通老百姓,关注重庆城乡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如《细细的小雨》和《陈小梅进城》关注贫困山区女孩的求学,而历时多年创作的《进城》则讲述黔江区农民李珍驚“三进三出”城的故事,探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迷茫、困惑和纠结,最终实现了“渝派”纪录片的现实主义缀结。另外,重庆美食、美女文化随着现代传媒的传播和口碑相传日益突显,重庆火锅、小面等俨然成了“网红”符号,《嘿,小面》于2013年播出,带领观众走遍重庆的大街小巷去搜罗重庆民间最正宗的重庆小面,引发热议和强烈关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纪录片都属于“渝派”纪录片的长线精品创作。而为了扩大和增强“渝派”纪录片的品牌力度和作品数量,立足重庆地域文化,重庆电视台新科教频道作为专业的纪录片频道曾开设了诸多的有影响力的纪录片栏目,如《巴渝人家》《记录重庆》《重庆故事》等,且吸纳重庆区(县)创作梯队的优秀作品,将重庆的“人”和重庆的“事”相辅相成,以更深入的关注视角,呈现更全面的百姓生活。

二、“渝派”纪录片作品对重庆地域文化产生的文本化效用

立足重庆鲜明的地域文化,“渝派”纪录片以其重山重水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在“历史文化支点和现实文化建构”的叙事体系中透露出其顽强、坚韧、苍凉、悲壮的美学特质,引起了学术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探讨,并树立了自己的旗帜。而反观之,其长短线创作出的一批批优秀的影像作品对重庆地域文化又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文本化效用。

(一)保护和传承地缘性文化遗产。重庆历史悠久,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有着各自的特点,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传统文化受到的冲击也愈加剧烈,亟待受保护和寻求更有效的传承方式,此时,影像的直接、生动和客观相较于文字的抽象、图片的静止,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比如,土家族农村传统婚礼“宰杀猪羊”“正堂红烛行对拜礼”等地缘性文化形式在逐渐消失的当下,“渝派”纪录片现实主义题材代表性作品《进城》就对其进行了较为详实的纪录和展示,特别是保存了口口相传已近失传的民歌《黄杨扁担》,诸如此类的对重庆地缘性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在“渝派”纪录片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当下,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信息传播更加的便捷、迅速和扩散,纪录片作品文本本身已然成为了对消失或行将消失的重庆地域文化保存和传承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二)挖掘和还原更为全面的历史。纪录片从诞生之日起就和历史产生了较为直接的渊源,海登·怀特(美国历史学家)于1988年还提出了“影视史学(historiophoty)”,即从现代传媒的角度出发,通过视觉影像和影片的论述,让历史更好地传播和传达,影视修史也成为了较为被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其中,以客观、真实为其基本属性的纪录片在挖掘和还原历史时无疑又是影视艺术中最好的形态。“渝派”历史文献纪录片《大后方》在历时两年的拍摄中,寻遍美国、日本、印度等,占有和丰富了一手资料,特别是珍贵的首次公开的影像资料,挖掘和还原了更为全面的抗战史;再比如,重庆是巴渝文化的发源地,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对巴人的研究资料相对缺失,“渝派”历史考古类纪录片《巴人之谜》以再现的手法对其进行还原,让观众更全面的了解历史的同时,更增加了历史的观赏性。

(三)视听综合艺术的审美。影视是一门视听综合艺术,随着影视技术和表现手段的不断发展,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叙事技巧以及创作模式也在多元化,但都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旨在增强其视听审美,特别是在新媒体兴盛的当下,观众对媒介内容选择更加多样和挑剔。“渝派”纪录片长线创作追求精品,往往在历时几年的创作中不断磨练和精益求精,如,《巴人之谜》《远祖之谜》以故事化的手段,情景再现远古时期的重庆历史乃至人类起源;《大后方》解说词慷慨激昂,设置悬念,在整体布局中集集独立又环环相扣;《进城》站在人类学的高度,以家庭为核心,在纪实艺术中实现主题的深化;而“渝派”纪录片各栏目在运作中管理有序,不同的栏目实现不同的叙事,但都追求人和事的“故事化”表述。在影像艺术的的视听书写中,重庆的地域文化被活灵活现地记录、还原和传播,隔着荧(屏)幕观美景、尝美食,走进了重庆独特诱人的人文圈。

三、结语

“渝派”纪录片虽起步较晚,但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中如一个璀璨的星,不容忽视,甚至耀眼醒目,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然成为了重庆地域文化的名片,佳绩显著。但也比较遗憾的是,近年来,在中国纪录片再次蓬勃发展的时代机遇中,因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渝派”纪录片仍有佳作且作为可观,但整体上也呈现疲态和势微的趋向,立足丰厚、独特的地域文化,如何再次突围和更展翅,也是需要值得注意的问题。

猜你喜欢

大后方纪录片重庆
重庆客APP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大后方民众抗日救亡掠影展开幕
在这里看重庆
决战“大后方”——突发报道中的编辑价值
纪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