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论声乐“土洋之争”
——基于建国以来声乐的发展为视角

2018-11-14

戏剧之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歌者咬字美声唱法

蒋 晨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自从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以来,这种外来唱法能不能够优美地演绎中文歌曲一直在学界有着争论,“土洋之争”始于贺绿汀先生在1949年发表的《关于“洋嗓子”的问题》。之后演变成为一场声乐界自上而下的一场大讨论,上至音乐家、歌唱家下至普通歌手等,都在这个问题上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论文有:俞宜萱《从工作中谈声乐问题》,汤雪耕《从中国语言的特点谈歌唱的吐词咬字》,张非《新的中国声乐艺术要我们大家来创造》、李劫夫《对歌唱艺术应如何认识》等。这场大讨论堪称中国声乐界的“启蒙运动”,充分体现了当时声乐界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美声唱法以及民族唱法的诞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土洋之争”到底是什么?

狭义地讲“土洋之争”指的是关于演唱中国作品时“土嗓子”和“洋嗓子”的争论,以“土嗓子“为代表的是民间戏曲,山歌和劳动号子等传统艺术,以“洋嗓子”为代表的是美声唱法,以上世纪曾欧洲留学的美声歌者为代表。广义上,“土洋之争”讨论的如何吸收借鉴科学唱法发展属于本民族的唱法;如何用美声唱法演绎有民族风格的中国作品;歌唱语言习惯和情感处理问题;如何建立“新的歌唱艺术”。

当时的美声歌者演唱中国歌曲的各种“水土不服”,观众讽刺为“牛叫”,“嘴巴里含橄榄”等。除了当时歌者自身存在的问题之外,还存在着长时期以来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戏曲,民歌与欧洲美声唱法审美的差异,导致了这一唱法的大讨论,归根结底是以美声唱法代表的欧洲文化和以中国戏曲,民歌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大碰撞。

二、“土洋之争”对于中国声乐的影响

“土洋之争”这次大讨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声乐的发展。这次讨论推动了“新的歌唱艺术”的诞生后来被称为“民族唱法”,同时也促进了美声唱法中国化的进程,使得美声歌者不断反思和实践如何将美声唱法更好的本土化,如何更好地使用本土语言咬字吐字,如何体现民歌的风格韵味等。

“土洋之争”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声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西两种不同历史文化下所产生的唱法和审美习惯在碰撞中逐渐融合。传统的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在这场讨论中重新焕发了新春,传统艺术在演唱中国作品的韵味,咬字吐字等优势被人们所正视,而不只是批评训练不够系统,科学。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和训练的系统性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同时也要求美声歌者要像传统民间艺术学习。

令人稍感遗憾的是由于一味强调民族性。使得“民族”和“美声”仿佛是一道单选题,两种唱法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在对立面,很多不知情的观众会单纯以宽厚与否,明亮与否等作为区分两者的标准,殊不知美声只是一种科学唱法的泛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歌者的进步当今的民族唱法在训练体系和审美习惯上越来越接近美声唱法,美声唱法唱中国作品也证明可以唱出中文的韵味和风格。

三、当下“土洋之争”带给我们的启示

“土洋之争”的背后是中西文化的大冲撞,大融合,展望历史,两种唱法从最开始的斗争排斥,到后来的不断融合,共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民族”和“美声”唱法已经越来越趋同,近些年来民族唱法的教学除了在训练体系上学习美声唱法,而且在曲目上也不仅限于民族歌曲,很多意大利的艺术歌曲甚至咏叹调也在民族唱法的课堂教唱。美声唱法的教学也更加强调在演唱中国作品时的咬字吐字,语音语调,韵味等等,而不再是只关注于“通道”,“连贯性”。

四、结语

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全球化大潮中发展中国文化,需要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对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声乐作为媒介,可以更好发展我们的文化,更容易走出国门,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

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作曲家和歌唱家在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国艺术歌曲、民歌、歌剧等,杰出的代表有谭盾、廖昌永等。这些艺术家的努力使得中国歌曲以及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在潜移默化下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作为一名歌者,我们应该去除门第之见,把演唱好中国声乐作品,传播中国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也希望中国声乐能在新时代走向世界。

注释:

①发表于《文艺报》1949年第五期.

②发表于《人民音乐》1950年第四期.

③《新音乐》九卷二期.

④以上两篇发表于《人民音乐》1950年第12期.

⑤最早见于《关于”洋嗓子“的问题》贺绿汀1949年7月《文艺报》第五期.

猜你喜欢

歌者咬字美声唱法
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探索
频谱分析在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应用
草原歌者的大爱情怀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流行演唱元素在美声唱法中的运用
歌唱的咬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