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帮类型片的审美维度

2018-11-14范博文

电影文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黑帮好莱坞分子

范博文

(北京电影学院,北京 100000)

黑帮片伴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突然在好莱坞兴起,并在两三年的时间内很快发展、定型。还有一点与其他类型不同的是,虽然它也受到世界范围内观众的欣赏,但它是一类产生于美国,在美国以外只有少数国家或地区有从模仿发展起来的作品,欧洲一些国家比如法国和英国有少量生产,但是没出现过经典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在这一类影片的创作上有着较成功的探索,并出现过一些对世界电影影响巨大的作品。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黑帮片往往比较容易与警匪片相混淆,从时间上看警匪片是从黑帮片派生出来的,是在黑帮片模式基础上,改变叙事模式的主人公设置和主要矛盾基点而发展出来的,本文主要论述介绍经典的黑帮类型电影,警匪片不包含在内。

一、暴力美学指向下的叙事模式

黑帮片以黑帮分子的事业、友谊、成功与失败、成长和死亡为线索。在经典的黑帮片中,友谊在叙事中处于极重要的地位;而爱情总处于非常敏感并常常是危害黑帮事业的位置。

黑帮片的情节离不开争斗,而死亡事件便成了其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可以说正是从黑帮片的死亡、打斗等场面和镜头语言的运用中,之后的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才发展出了形式唯美的暴力美学。

死亡是很多经典黑帮片的结局,黑道分子的横尸街头,成了这种类型电影最僵硬的惯例。从粗浅的层面上讲,黑帮分子的死亡加强了对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的颂扬,但另一方面,社会的秩序正是由这些坚持己见、打破秩序和规律的黑帮分子来体现的,而黑帮分子最后死亡的结局也成为他们自身身份的确认。

在经典的黑帮片中,什么样的黑帮分子一定要死去,什么样的黑帮分子可以活下来是有着十分严格的原则的。那些坚持自己黑道原则的价值观,固守着黑帮的行为方式的帮派分子,在影片进程中大都会死去。而最后能够活下来的黑帮分子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丧失了成为黑帮分子能力的人,一种是改变了黑帮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人。例如《好家伙》,影片用了三分之一篇幅倒叙回顾了主人公亨利希尔如何由一名孩子变成了一个黑帮分子——他从小看到的黑帮分子就是一些富有、自在、没人敢欺负的人。后来亨利如愿成了黑帮头目,爬到了社会高位,可他破坏了所在帮派的道规去贩毒,最终被警察抓到,只能成为污点证人,从成功顶峰跌了下来,影片没有就此打住,给了一段表现他后来试图尝试过平民生活遇到的困难和焦灼,一个不那么浪漫化和英雄化的结尾,在观众眼中把他从黑道英雄的神坛上拉了下来,回归主流。《美国往事》中,有一幕是少年的面条在厕所里看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这个人物行动上的巧妙设置,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面条心底与其他人物的不同——他或许并不是一彻头彻尾、无可救药、不学无术的小混混,一下把他与其他处在幼年的兄弟们拉开了一些距离,给观众感觉他是有些特殊,却又摆脱不了黑帮分子的共性,预示着面条这个人物有可能走向最终失去黑帮分子的行动能力和价值观。

二、英雄程式化的人物形象

黑帮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比较浪漫化的,多是为了营造观赏性,不具有生活的真实性,被神奇化和英雄化。

从1930年前后黑帮片的突然出现,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就发展得比较成熟,这期间我们可以看出黑帮片的取材传统——很少来自虚构的文学作品,大都来自社会新闻、报纸消息、纪实性传记作品。这对其人物的塑造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优势。美国好莱坞有一大部分经典的黑帮电影,其故事背景都是取材于20年代初至1933年11月美国历史上的“禁酒时期”,黑帮片表现的人物之间大都是有组织的犯罪行为,这就把主要人物的成长和帮派的发展与所处时代背景的社会现象紧密连接起来。几乎所有的黑帮片中主人公的活动区域和成长背景设置都脱离不了都市这个环境背景——郊区或繁华区;代表成长和回忆从前的贫民区。郊区、贫民区是黑帮分子不满和愤懑的发源地,他们羡慕而又嫉妒上流社会的豪华场所和富人生活,这种眼光是他们犯罪的胆量和强烈欲望的发动机。随着他们的成功,总有一个进入豪华场景和高级社会环境的过程,这往往是叙事上的转折点,再往后就是黑帮悲剧命运的降临,例如《美国往事》《教父》等。从根本上说是环境造就了他们,这种命运悲剧的色彩也是黑帮片主人公的故事常常被塑造成富有英雄和传奇色彩的原因之一。

黑帮影片中的人物设置还存在着双主人公和多主人公的特征,一般都描写两个朋友之间或团伙之间的友谊和黑帮事业。有时会有四五个,但真正具有叙事结构上意义的只有两到三个,例如他们之间的友谊和争斗、爱情、金钱、地位、利益等,无非就是这些。这些意志上的冲突构成主线,同时事业上就是与警察机构斗,与其他团伙争。其中黑帮内部和黑帮与警察之间的争斗在影片中所占比重的大小,正是区分黑帮片与警匪片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审美价值取向

(一)观众

黑帮片多以悲剧告终,为非作歹的主人公与法律对抗,最后大多往往是自食其果或者死亡,或者归顺主流社会。但是,黑帮片同时也表现了黑帮分子身上具备的这类强力人格对普通观众的吸引力,展示了某种社会反人道的强力人格是如何与魅力人格结合在一起的。

黑帮片的经久不衰,既吸引了观众,又使制片人获利颇丰,因为他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件可以轻而易举地登上报纸的头条,而且他对黑帮分子以及他们为获取名利所采用的凶残手段的美化常常招来争议,无形中提高了这类影片的身价和知名度。同时,也引起了文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很多思考和争论。这方面的争论至今仍在中国社会中持续着。如影片《好家伙》,有人认为,亨利的孩童时代站在玻璃后面羡慕地望着远处黑帮分子的目光,其实就是几十年来观众观看黑帮片的目光,少年亨利所流露出的暴力夺取和欺软怕硬的矛盾心理也就是观众观看黑帮片的深层心理。

黑帮片关注的主要心理和社会问题就是其创作人物对法律和道德的矛盾情感。例如美国的《好家伙》《美国往事》、中国香港地区的《古惑仔》,其中的人物逃避无聊,逃避现实,追求相对的自由,这些行为的心理原因其实是和吸毒一样的:摆脱无聊感,尽量使自己感到生活有意义,而不是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义——通过犯法来获得世俗的承认和认同,藐视社会规范,用暴力夺取财富利益,向某种强大的力量和组织归顺,使自己得到归属感和虚荣感。但是随着影片的一步步发展,最终主题的体现还是反映了对社会规则和法律的维护。

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经历了类似我国目前将电影与社会道德教化和政治需要完全绑定的时期,但大多是电影厂或电影协会的自我组织调节和自我约束,政府从未实行过由其制定的审查制度,当时好莱坞行业协会组织“制片规范管理局”针对黑帮片等犯罪题材影片设定了很严格的自我检查规范。其中规定,对犯罪行为的处理不允许:(1)教导犯罪方法;(2)激发犯罪欲望;(3)塑造罪犯英雄气质或者合理化其行为。

这三点在当时是对黑帮片拍摄的限制要求,却也是一部好的黑帮片从艺术和观众观赏接受角度必不可缺的元素。黑帮片一方面从客观上反映了某种犯罪行为,另一方面,从个人感性色彩上来说,又弘扬了一种底层价值观,即盗亦有道。例如,(1)注重家族式的亲情;(2)朋友、兄弟之间的友情;(3)对敌人和对手的恨;(4)对其制定规则的维护和尊重。

(二)市场趋势

美国的黑帮类型影片以其反映内容、题材的特殊性和猎奇性,对观众有着先天的吸引优势,加之目前大部分黑帮主流商业片凭借题材内容,明星的出演,火爆的撞车、枪战和动作场面等观赏元素,相对其他好莱坞类型片来讲,往往在世界各地范围内上映后的票房都很有竞争力,并且成为奥斯卡奖有力的争夺者。例如,2007年好莱坞的黑帮动作大片《美国黑帮》,在比当年第二名的《一只小蜜蜂》少了近900家影院放映的情况下,仍霸占了当时首轮播映票房老大之位,这也是历史上“犯罪题材”的黑帮片首映的第一好成绩。可以看出,一部制作精良的主流好莱坞黑帮类型片在观众心中的人气之高,魅力之大,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没有衰退和被淘汰,仍在好莱坞各种类型影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类具有黑帮元素的类型影片,将伴随着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票房市场的扩张和占领,继续作为主力的类型影片,使黑帮片的独特魅力在世界各地观众心里延续下去。

四、中西方对比下的黑帮片审美走向

黑帮片是突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但一般都认为1903年鲍特的《火车大劫案》是黑帮片和西部片的源头。格里菲斯在1912年拍摄的描写犯罪生活的《猎巷火枪手》已具备黑帮片的雏形。不过20世纪初的美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人们对表现城市生活的影片没有太大兴趣。直到1927年,第一部名副其实的黑帮片诞生,这就是斯登堡拍摄的《下层社会》。其确立了黑帮片的基本元素:黑帮主人公、阴森的城市街道,以及给主人公引来杀身之祸的美女。30年代初这部作品奠定了黑帮片的形式,但此时电影还处在默片时期,这也是黑帮片当时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后1930年,茂文·勒洛埃拍摄了《小凯撒》,1931年华纳投资拍摄了由威廉姆·威尔曼导演的《人民公敌》,1932年霍华德·霍克斯根据当地有名的黑社会头目的相关材料拍摄了《疤脸大盗》。这三部影片可以说奠定了黑帮片的风格与人物性格,三个演员的戏路也被定型,之后60多年的黑帮片都跳不出这三部影片的框架。1930至1932年共有60多部黑帮片出现,但随后受到政府和舆论压力较大,可上映热潮仍然愈演愈烈。1935年华纳投资的《携枪的人》将执法人员设立为主人公,黑帮分子成了反派,枪战和追车场面充斥影片,这部影片被誉为:从黑帮类型片里分离出来的一种类型——警匪片。30年代末到40年代,由于审查和经济大萧条,还有战争等因素的影响,黑帮片一度销声匿迹。直到1976年,阿瑟·佩恩拍摄了标志新好莱坞诞生的黑帮片《邦尼与克莱德》。这部电影在剧本创作时就曾受到《枪击钢琴师》和《朱尔和吉姆》等法国新浪潮影片一些既诙谐又严肃手法的影响。制片还曾想邀请特吕弗来执导该片。该片上映后在当时引起了巨大震动。之后直至90年代,在美国、法国、中国港台地区都有大量优秀的黑帮片作品。被誉为经典代表的作品有1972—1990年卡波拉的《教父》系列,1984年,意籍导演赛尔乔·莱翁内摄制13年、耗资4000万的《美国往事》,还有1990年马丁·斯科塞斯的《好家伙》,等等。

在我国内地,电影曾一度被作为政府宣传的喉舌,官方指导性的文艺观念和电影审查制度始终不明确,导致我国内地客观描写纯黑帮的类型电影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几近于零。但是近些年来的电视剧市场中出现了具备些许对黑帮人物和帮派描写深入,演员表演富有力度质感的电视剧。比如早期王志文主演的《黑冰》和孙红雷主演的《征服》。虽然以上两部电视剧在叙事结构和人物设置上都是标准的警匪片,但《征服》中刘华强立体的人物形象呈现得非常突出,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部电视剧的重心在往反面人物上偏移,对帮派的人物分析及其关系描写都很鲜活,背负破案侦查任务的警察一组的任务设置与黑帮相比则明显处在附属被动的地位,主线都是以刘华强一组人物的行动的牵引进行的,从刘华强的成长到其展开复仇的行动线,都具备一些黑帮片的因素,算得上是一部“准”黑帮片。

五、结 语

好莱坞电影类型片对我国当下电影电视剧创作影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以最典型化的好莱坞黑帮类型片为主的影像创作规律规则在近些年我国当代电视剧市场上影响深远,衍生推动了一系列具有黑帮元素的电视剧本土化的变形与改进,为我所用,以其艺术创作方法和手段,在中国内地电视剧市场上获得成功。出现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警匪剧、破案剧、谍战剧、商战剧等涉及黑帮元素的电视剧。

猜你喜欢

黑帮好莱坞分子
我的黑帮祖父对美国资本主义的认识 精读
柏林公布黑帮报告
分子的扩散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马警方:当地华人黑帮最多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