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明月几时有》的叙事美学

2018-11-14颜研生

电影文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抗战香港

颜研生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抗战电影《明月几时有》是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的献礼影片,荣获第38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影片由何冀平编剧,许鞍华导演,周迅、彭于晏、霍建华等知名演员参演,以香港抗战史上著名的东江纵队护送800多位文化名人离港的真实事迹为蓝本,讲述小学教师方兰和她的男友李锦荣、游击队长刘黑仔、小游击队员彬仔等一群小人物顽强抗日的热血故事。

一、私人叙事与个人视角

在中国电影史上,抗战电影层出不穷,作为类型电影的抗战电影主要通过硝烟弥漫的战场和跌宕起伏的剧情进行宏大叙事,讲述抗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塑造英勇无畏的英雄人物,如《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或以抗战为时代背景,反思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和灾难,如《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在中国抗战电影谱系中,《明月几时有》独树一帜,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填补中国电影史中香港抗战电影的空白”。另一方面开创中国抗战电影的私人叙事,开辟了中国抗战电影叙事美学的新模式。

所谓私人叙事,指的是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叙事。《明月几时有》跳出传统抗战电影的宏大叙事模式,以对梁家辉饰演的出租车司机老年彬仔的访谈为序幕,围绕彬仔的个体经验和记忆,采用个人视角将几个断断续续的小故事巧妙地组合起来,讲述香港沦陷后全民抗战的故事。影片从游击队护送文化名人离港切入,建置了两条故事线:一条故事线讲述小学教师方兰与茅盾夫妇的短暂交往,在护送茅盾、邹韬奋等文化名人离港过程中,受刘黑仔影响和鼓励逐步成为游击队员的故事。方母为方兰送情报而被捕,为了保全游击队,方兰不得不放弃营救母亲计划,无助无奈地蹲地哭泣,将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另一条故事线则由潜入日军司令部的李锦荣和翻译张咏贤这两位地下党源源不断为游击队送出情报为线索。随着方母被捕,他们身份开始暴露。张咏贤与方母在狱中相互依靠,一起英勇牺牲,而日军大佐并未念及与李锦荣的私人感情,最终将其枪杀。结构看似散乱无章,实则布局缜密,以彬仔的个人视角将这两条故事线编织在一起,呈现大时代背景下香港平民的挣扎、搏命和抵抗,讲述平凡小人物惊心动魄的抗战故事。影片对坚韧烂漫的方兰、洒脱诙谐的刘黑仔、忍辱负重的李锦荣、可敬可亲的方母等主要人物进行艺术群像刻画,“借由艺术群像及其美学力量展现民族大义、民族气节、民族精神”,让我们看到平凡小人物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

有学者指出:“在剧情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过去熟悉的类型套路,所能见的,唯有宽松舒展的篇幅,以及中间铺满琐碎生活细节,散漫而无形的故事线。表面波澜不兴,实则静水深流。”许鞍华导演的电影历来有其独特的视角和风格,难以用传统的类型加以定位。《明月几时月》采用私人叙事讲述香港抗战,突破传统抗战电影叙事模式,在某种意义上重新定义抗战电影的表现形式,开辟了抗战电影叙事的新语境。需要指出的是,在访谈彬仔过程中,影片给许鞍华几个意外深长的镜头,表达她对抗战的情感逻辑和情感认知,借此抒发她的家国情怀。更深入来看,影片不但有游击队员彬仔的个人视角,而且有导演的个人视角,讲述者与导演的双重视角共同构筑了影片的私人叙事,而导演出镜也使影片烙下“作者电影”的印记。

二、日常叙事与历史呈现

如果说采用私人叙事是《明月几时有》独特魅力所在的话,那么日常叙事视角下对抗战历史的呈现和日常生活的细腻刻画则是影片的又一亮点。影片取材于真实环境里的真实事件,讲述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后,东江纵队护送文化名人离港以及随后香港平民抗战的故事。对历史拟仿无误,必须付出很多时间调查和经济投入。为了讲好香港平民抗战故事,编剧何冀平收集、查找大量文字和影像素材,并且广泛阅读有关方兰的文献资料,如李桦的《香港往事》、柳明的《南国佳人》、周奕的《香港儿女传》等,这些作品对故事情节的设置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较大帮助。

《明月几时有》采用纪实风格,首先所要做的是呈现香港历史,其次才是讲述抗战故事。这跳出观众的观影经验和观影期待,正是在此意义上使影片与众不同。无论是香港历史的影像表达,还是抗战历史的光影呈现,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完成。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刻画,在碎片化的日常琐事中呈现香港抗战,表现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家国情怀。方母于陋巷穷屋之中,取米熬粥之时,为几粒米而精打细算,反映了香港沦陷民不聊生的凄惨状况,这与随后日军的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形成了鲜明对比。影片处处透出日常化的烟火气息,方母送给茅盾夫妇的点心、李锦荣为方兰精心准备的生日小蛋糕、刘黑仔送给方兰的茶稞、李锦荣递给日军大佐的烧烤等,不断通过日常食物建构战时香港味道。

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方兰与母亲参加表姐婚礼的场景。参加婚礼前精心打扮,特别是对旗袍的选择和发髻的讲究。为了显示身份,方兰还特意搭乘黄包车参加婚礼。因经济紧张,婚礼现场两家共用一个媒婆,以致出现两家轮流坐庄的混乱场面,更有长辈们为是否撒米喂金鸡争论不休。战时物资匮乏,餐厅金属餐具所剩无几,餐厅伙计不得不穿梭于宴席之间,叮嘱宾客餐后悉数归还餐具。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反映乱世之下香港平常人家照旧婚丧嫁娶,并未因战争而停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娘方兰表姐称“今天不知明天事,这辈子也算有个家”,道出离乱时代普通人生活和生命的无常,更是对明天无法预知的惶恐与无奈。婚礼中酒楼遭到日本飞机轰炸,婚礼的喜庆戛然而止,人们不得不四散逃命。新人已无家,给人的是“无家问死生”的悲凉与痛苦。

为了逼真再现历史,影片特别强调布景和服装设计,很多场景是在散发霉味的废弃旧房中实景拍摄的。斑驳的房屋是历史的见证,无疑增强了影片的历史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影像化呈现,一方面尽可能通过镜头让观众“重返历史现场”,呈现战争对原有生活秩序的破坏,促进我们对战争的反思;另一方面表达了一种朴实细腻的日常生活化电影美学,让我们感受日常生活的细节美和历史的真实美,这是以往抗战电影很少涉及的。

三、意象叙事与象征意义

《明月几时有》有强烈的文学性、主观性和抒情色彩,这是许鞍华一向的追求,也是其电影具有魅力之所在,这一评价无疑是准确的。影片借用苏轼词名句“明月几时有”为片名,增添了很多文学意味,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增强了影片的吸引力,而影片中采用意象叙事,使影片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刻内涵。

“明月几时有”作为核心意象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呈现不同的叙事功能。热爱中国古典诗词的日军大佐吟诵苏东坡的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误吟为“明月何时有”,身为卧底的文化教员李锦荣立刻纠正为“明月几时有”,并从诗词的平仄声律阐释缘由。大佐恼羞成怒命令李锦荣七步成诗,李锦荣短暂思索后轻声诵道“明月几时有,月如钩,何人相约黄昏后。明月几时有,月当头,何解一段离愁。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明月”在中国诗词里可谓俯拾即是,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明月蕴含着团圆之意,有国才有家,明月寄团圆。李锦荣运用“明月”这个意象寄托在大时代背景下个人的美好愿景,团圆是那个特殊历史时刻每个人的期盼,也是大时代的共同追求。李锦荣中弹倒地时默默念道“明月几时有”,体现他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和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编剧何冀平在接受采访时曾指出,“明月几时有”这个诗意的名字,是情怀也是反差,美好与残酷,诗情与现实,体现着特有的戏剧性。

《明月几时月》中诗歌诵读、文学化对白是电影意象叙事的重要表征,不但可以渲染故事氛围,而且还可以暗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方兰两次诵读茅盾先生的散文诗《黄昏》:“风带着夕阳的宣言走了,像忽然熔化了似的。海的无数跳跃着的金眼睛,摊平为暗绿的大面孔。远处有悲壮的笳声,夜的黑幕沉重地将落未落。不知到什么地方去过一次的风,忽然又回来了!这回是打着鼓似的,勃仑仑,勃仑仑。不,不单是风声,有雷,风挟雷声。海又动荡,波浪跳起来。轰轰……在夜的海上,大风雨来了!”第一次的诵读很大程度上是作为文艺青年的方兰为获得茅盾先生的关注进行的一次“表演”,而第二次诵读则是在母亲被捕无力营救之时从诗中汲取精神支持,“风挟雷声,海又动荡”隐喻战争形势发生转移,抗战反攻开始,胜利的曙光即将出现。

“胜利再见”,可以说是影片中最令人动容、最令人感动的话语,表达的是憧憬、希望和力量。方兰送茅盾先生等人到码头时,茅盾先生握着方兰的手说道“胜利再见”,正所谓“我们于黑暗处告别,于黎明处相见”,表达了对方兰今后生活的鼓励,对胜利的期许和渴望,也是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期待。明月在云层里若隐若现,波光粼粼的码头边,方兰嘱咐刘黑仔到惠州要保重,两人相拥而别,方兰饱含深情地说道“胜利以后再见”。小木船载着刘黑仔驶向远方,壮士孤舟远行,暗示刘黑仔此后不幸的遭遇。此时响起日本作曲家久石让的配乐,欢快而强烈的节奏充满着希望的力量,增强了影片的深度和力度。音乐是作为一种心理对称介入的,目的是给观众提供一种元素去帮助他们理解段落中所具有的那种与人有关的音调,久石让的音乐恰到好处的运用,令人震撼,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记忆。片尾还通过镜头的淡入淡出将七十多年前的山村渔港与今日楼宇林立、灯光璀璨的维多利亚港融合起来,让我们看到香港的过去与现实。影片讲述的是香港抗战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或许他们会被历史遗忘,但导演许鞍华通过镜头的时空切换,表达了对他们“未曾忘记”的敬意。

四、结 语

历史故事只有与我们现在的时代相关,才能更深地打动观众。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而呈现香港平民抗战史的《明月几时有》把握时代气息,以小人物书写大历史,以个人视角和日常生活叙事突破传统抗战电影的叙事模式,重新定义抗战电影的表现形式,建构独特的抗战电影美学。通过塑造平民化英雄和日常生活叙事,在香港抗战背景下深入思考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的关系,“延续时代生命力”,传达社会主流价值观,抗战电影《明月几时有》无疑是新时代背景下新主流电影的力作。

猜你喜欢

抗战香港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香港之旅
展与拍
我们应该向香港学什么---参加香港工商业研讨班感想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香港
抗战初期昆明文协成立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