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笔之前先动腿
2018-11-14刘丽丽
☺刘丽丽
惊蛰过后,高温催开了柳条的胞芽,也唤醒了人们对新生命的关注。小学老师一高兴,布置了一篇观察日记,叫《春天来了》。放学后,侄女乖乖地在书房里写作业,左思右想只写了几行字。眼看夜色加深,她向我求援。
我先用聊天的方式打开她的思路。
我问她:“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春天来了?”小侄女迟疑了一会儿说:“从衣服上。同学们都穿上了薄衣服,下午上了一节体育课,大家都快热死了……”我笑呵呵地听着。这个时候不能打断她,对于一个习惯了老师鼓励的孩子来讲,“引导”比“教诲”更有效。
“除了衣服上的变化,还有呢?”我提示她,“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有没有注意到地上的虫子?”她说看到了蚂蚁和西瓜虫。我们商定,第二段就写虫子。
于是她开始动笔,写了两行又写不下去了。我凑过去看了一眼:“蚂蚁也出来晒太阳了,它们好像有两个大家族,但我不知道它们平时生活在哪里……”我赞许了她关于两大类蚂蚁的观察,又问她:“是不是没有注意蚂蚁窝的样子?”她点了点头,我摸了摸她的头说:“今天就写到这吧,明天放学后先去观察,观察好了再动笔。”
这一次写作不成功,和孩子没有多大的关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充分的素材,再会写作的人也写不出精彩的东西来。
这是北国的春天,河边的垂柳绿了,昆虫们醒了,但对于现在的小学生而言,他们距离土地、距离大自然明显远了——上学和放学都坐在汽车里,眼睛看到的是红绿灯频繁亮起,耳朵里听到的是嘈杂的鸣笛声。
春天的踪迹,在野地的草丛里,在昆虫美丽的甲壳上,在燕子的翅膀下,在一双柔软的小手触摸到的结实的胞芽里……让孩子感受春天,最好的方式是让他们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否则,孩子闭门造车,写出来的东西只会是假话连篇。
第二天放学后,小侄女在爸妈的带领下走进了田野,一直到黄昏时分才回家。孩子很兴奋,“真好啊”成了她这次出游后的口头禅。“好”在哪里呢?我很好奇。
过了几天,小侄女兴冲冲地把批改后的作文拿给我看,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优”。我特别注意了有关虫子描述的章节:“黑蚂蚁的窝一般是在人类的住宅旁边,它们行动起来很文静,很守规矩,像个绅士,很少左顾右盼;而那种身体发红的大蚂蚁,它们的窝一般在院里的草丛或者坡地上,爬行速度很快,冒冒失失的,它们好像是不听交警指挥的行人。”在这一小段文字里,孩子通过观察,准确抓住了蚂蚁的特征,用了两个比喻句,把两类蚂蚁的区别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我想,没有实地的观察,她是写不出如此精彩的内容来的——儿童的学习,只有落实到实地学习过程,知识养分才可能真正被吸收。
孔子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学”是后面三个阶段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者的教育重点,应该放在对儿童学习过程的支持上,即关注孩子怎么学的,学习过程如何展开,而不是急急忙忙奔赴结果。以这次观察春天为例,最好的方法不是把孩子关起来闭门造车,琢磨一些“好词好句”,而是带着孩子进入学习场域里唤起学习,从原有经验出发展开探索,与大自然互动,与父母伙伴交流,发现新的经验,从而形成新的认知。
从文学的广度而言,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不再是“我和它”的关系,而是“我和你”的关系,人与自然共同生存;从写作指导的角度讲,写作应该让孩子融入生活,动笔之前先动腿、动手甚至动五官,由此得来的体验和收获才会更加珍贵。这种收获也许不仅仅是一两篇佳作,更可能培养了一颗热爱自然、敬畏生命的心。
让孩子真正动起来,走进草地,触摸树木柔软的枝条,闻一闻新生叶片的芳香,听一听婉转动人的鸟鸣,大自然这位老师绝对不会让人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