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绿卡”新政后,华人成为主力军

2018-11-13万鸣宇张惠兰高璇

华声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绿卡回国华人

万鸣宇 张惠兰 高璇

刘璇在加拿大生活了十余年,拥有“枫叶卡”(加拿大永久居民卡),距离成为加拿大公民,只差一步。她是北京人,独生女,求学出国。到如今,父母年事渐长,需要人陪伴、照顾。两三年前,她便考虑带着女儿一起回国。

女儿是加拿大国籍,回国后,不但出入境等手续繁琐,想在国内上学,也有很多限制,这一直是她和丈夫头疼的事情。

今年3月,刘璇的丈夫从网上得知与中国“绿卡”新政相关的消息后,马上告诉刘璇。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其中提出组建由公安部下辖的国家移民管理局。职能是协调、拟定移民政策;负责外国人停留、居留和永久居留管理;承担移民领域的国际合作等。

刘璇一直都知道这张卡片的存在。但在她的认知中,那是“非常,非常难申请的”。但这次政府机构调整,让她看到一些希望,她毫不犹豫地带着女儿飞回北京。

飞回国内的不只是刘璇,已经移民国外的众多华人,同样被移民管理局的消息吸引了。

“有种井喷的感觉”

刘璇是2001年出国的,到现在已经17年。她还记得,刚到加拿大时,大陆移民地位很低,很多香港、台湾地区过去的移民看不起他们。最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近几年,一说中文,好像大家都认为你挺有钱。”

现在,刘璇发现,这些“有钱人”又在返回中国。她有一个朋友,妻子和女儿已经入籍加拿大,他事业在国内,于是一家人长期两地分居。女儿在加拿大上学几年,妻子实在待不下去,拿到身份后,带着女儿又回到中国来上学,现在也在为女儿办中国“绿卡”。

据刘璇了解,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很多中国人移民国外,主要事业、社会关系都在中国。于是妈妈陪读,爸爸像太空人一样两地飞,“好多陪读妈妈不是特别愿意为了孩子牺牲家庭,或者牺牲自己的事业,入了籍以后,就又回国了。”

“现在,申请最多的就是华人。真正的外国人不多。”某市出入境管理局工作人员李佳欣接受采访时说,之前申请“绿卡”限制很大,能拿到的非常少,新政之后,大大降低了中国“绿卡”的门槛。工资、税收两项达到一定数额,满足居留时限要求等,都可以直接申请。

“申请中国‘绿卡的人数一直处于递增趋势。”上海费戈曼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夏凌华介绍,从2016年起,客户的咨询量跟之前相比涨幅高达40%—50%。今年以来,来公司咨询的华人比例明显增加,占“绿卡”咨询总数的50%。

今年四月以来,李佳欣便受理了多位外籍华人博士的“绿卡”申请。在她日常接触的外籍人士中,日本、韩国派驻的外籍人才,一般在中国停留四年便会离开。“欧美人可能会觉得中国适合居住,但很少考虑定居”。

也有一些相对年轻的留学生,他们在国外遭遇排挤、限制。相较之下,会觉得国内的资金充裕,创业的条件也好,政策开放。当地新政出台前,李佳欣曾遇到一对高知夫妇。两人都是博士,以亲属投靠方式申请“绿卡”。材料递交了两三年,“绿卡”却一直没批下来。“他们也不灰心,就不停地交申请,递材料。”最后没办法,正巧碰上其他省市出台出入境新政策,两人从李佳欣那里撤销申请,转投到其他省份。

最大的优势

对很多人来说,放弃中国国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绿卡”新政,给很多移民国外的华人,提供了多一种可能性。

刘璇在加拿大接觸到很多朋友,要么是保留中国国籍,拿了加拿大“绿卡”,“像我这样”,刘璇说,要么是直接加入加拿大国籍,再计划拿中国“绿卡”,“回来以后就没有限制了”。

王辉耀在《国家移民局》一书提到,与此前单纯关心出入境问题不同,如今,环境、生活便利性、社会福利、人文关怀等问题,已经成为外籍人才来华工作关注的新热点。

提及中国“绿卡”的含金量,夏凌华认为,这也是申请“绿卡”的外籍人中华人比较多的原因。她的客户中除了外籍华人,还有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外国人,但他们申请“绿卡”,主要是为了方便,“这些本身就来自发达国家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对国民待遇问题就不太感兴趣。”

在日本生活22年后,长海博文回到江苏,担任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同时还在中国铝业、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等机构任职。“虽然我还是外籍,但回到国内,国家却能给我国民同等待遇。”长海博文撰文回忆道,2011年11月,首批21位外籍人士获得了江苏海外高层人才居住证,自己就在其中。获得这一证件后,他不但能够申请各种各样的国内科研资金、项目,还能在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长海博文坦陈,“这一点,是对我们海外回来的最大支持。”

各省推出的海外人才居住证制度,亮点之一是将“绿卡”的身份证件功能与当地的优惠政策结合。比如,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获得者除了可以享受买房、子女教育等相关福利,针对浙江创业的经济特点,持证人还可以技术入股,以商标、著作权、专利等知识产权出资等方式创办企业。

虽然女儿在加拿大成长,但在刘璇看来,她回国读书,最大的优势并非语言,而是在高考问题上。“如果你是外籍,在中国一直读书,你可以在中国参加高考”,刘璇说,关键在于,外籍学生迈入国内顶尖大学的门槛要低得多。

此前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办公室接受采访时也曾透露,北师大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招收留学生,“他们向我们提供有关材料,再参加比较简单的测试。”

不过,刘璇回国,主要并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父母。她是80后,“我们这代人独生子女比较多”,刘璇说,父母现在年龄大了,缺少人照顾,她想过为父母申请加拿大那边的移民,但要求比较严格,父母也不愿放弃中国国籍,他们只好考虑回来,“孩子年龄大一些,她们愿意回去,还可以回去。”

每个人回来的原因都不一样,但对很多老人来说,故土感情确实是很常见的原因。

李佳欣在处理“绿卡”申请时,碰到过很多五六十岁,在国外工作了大半辈子,如今通过“人才计划”回国的华人,“华人有落叶归根的感觉”。

在吸引海外人才归国的问题上,海外华人、华侨历来是工作重点。“外籍华人,是我们引进全球人才的绝对主力和重点人群。”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刘国福接受本刊采访时说,与生在国外的外籍人士相比,华人更容易被吸引回国,他们“对中国有千丝万缕的思乡情结”。

猜你喜欢

绿卡回国华人
粉末冶金航空刹车片: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
何为“华人”?
扭转人才流失:普罗夫迪夫如何吸引保加利亚年轻人回国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欧洲激辩“IS新娘能否回国”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美国移民局闹乌龙 3年错发近2万张绿卡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绿卡”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