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2018-11-13李恺张治晖崔瑞兰

山东青年 2018年9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医学生

李恺 张治晖 崔瑞兰

摘 要:当前医学院校在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培养形式单一、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评价机制不合理等,在分析当前的培育路径基础上,设立科学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体系、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构建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评价体系,多层次,多方面进行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路径

“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①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中的体现,医学人文精神具有一般人文精神所具有的基本内涵,同时医学人文精神也具有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综合国内外学术界的观点,医学人文精神应当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关爱病人,敬畏生命,仁慈博爱,公平合理。医学人文精神作为医务工作者正确行动的指导,医学院校不但要重视医学生的知识技能培训,同时也应当加强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一、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现状调查

(一)我们随机选取了山东省三所医学院校的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设计《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9份,有效回收率为94.50%。其中专业教师76人,思政人文教师53人,临床教学教师60人。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通过表1调查结果可得出有49.33%的老师认为当前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培育医学人文精神的效果一般,认为效果显著的教师占28.57%,认为沒什么效果的教师占22.22%,基于教师视角,目前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效果不理想,需要进行改善和提高。

通过表2的调查结果不难看出,有78%的教师认为医学院校对于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应当由人文教师、专业教师、临床教师三者共同来承担。

通过表3可以看出,有39.68%的教师认为学校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形式应当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境熏陶等形式,有24.87%的教师认为对于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以课堂教学为主。

由表4可以看出,所调查研究的全部教师都认为自己所在的医学院校没有设置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评价标准,可见,目前在医学院校设立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评价标准是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二)我们随机选取了山东省的三所医学院校的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设计《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研究对象为临床专业医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97份,有效回收率99.4%。对调查数据结果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通过表6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有62.98%的学生获得医学人文方面知识的渠道来自人文教师,而来源于专业教师和临床教师的只分别占13.88%和19.52%。这表明在当前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任务主要肩负在人文教师身上。

二、目前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培育方式单一

由于受到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长期影响,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主要侧重于医学能力的培养,而缺乏治病救人应当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当前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医学院校主要通过开设医学人文课程,以人文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培育方式主要通过传授人文知识。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人文知识和医学人文精神是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达到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目标,人文知识是不可或缺的载体媒介。对医学生传授医学人文知识的目的在于促成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习得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医学人文知识层面。

以灌输医学人文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医学人文精神缺乏实践性的载体。医学生从业之后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患者,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当前的培育模式仅仅停留在了理论和课堂之中而忽视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从而失去了培养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二)培养教师责任分配不合理

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有78%的医学院校教师认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应当由人文教师,专业教师和实践教师三者共同承担。但是在当今的培育过程中,进行人文精神培育的任务主要由人文教师来完成,目前学生获取医学人文精神的途径也主要通过人文教师的课堂传授和灌输。然而在当前重培育专业技能而轻人文精神培养的医学院校中,人文学科一直处于边缘学科,人文课程多为选修课程,从而造成学生在思想上对人文精神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医学人文精神作为医务工作者从业的指导,与医学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甚至重要性更强。医学人文精神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行动指导,其与医学科学和临床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长期性,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人文教师、专业教师和实践教师的共同努力。

(三)评价机制不合理

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目前医学院校多以学生的医学人文知识课程成绩作为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评价标准。医学人文精神具有实践性,是医学生内化于心的行动指导,是将已掌握的人文知识和经验通过外在的医疗行为表现出来的。例如如何与病患进行沟通、以何种形式和态度与病患沟通等等,这些外在的行为都是无法用医学人文课程的成绩所能衡量的。

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注重通过对医学生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内对人文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短期内的行为表现能力不具有代表性和客观性,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应当贯穿于医学生培养和教育的始终。

三、完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路径的对策

(一)设立科学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体系

1.确立全面的医学教育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的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教育的总体目标的核心即为培育人的全面发展。然而高等教育一直以培养专业人才为教育目标,导致人才的培养只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或者是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隔离。对医学生科学知识的培育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应当是并驾齐驱的,对此,医学院校和教师应当转变培养观念,告别教育的功利性,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协同发展。同时,医学人文精神作为医疗行为的指导,对于医疗实践举足轻重并且贯穿于医疗行为的始终,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应当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

2.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医学院校应当不断加强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任务不能仅仅依赖人文教师。特别是当前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下,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应当注重与临床实践的深入结合。针对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各教师应当分工协作,共同担起培育医学人文精神的责任。在前期的基础阶段,人文教师负责传授医学人文知识,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将医学人文精神与医疗科学知识相结合,在临床实践期间由临床教师负责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实践过程中,对其进行示范和培育。

人文教师与专业教师在前期对人文知识与医学科学知识的传授是临床教师科学示范教学医学人文精神的基础,同时临床教师的示教和培训也是从基础人文知识到医学人文精神的升华。所以为了发挥好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各类教师之间应当互融互通。人文教师应当学习和了解相关医疗科学知识,应当走进临床。专业教师和临床教师也应当多多关注人文,转变理念,对人文精神引起足够的认识。各类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教学,发挥所长,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培育目标。

(二)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1.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当前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现状表现为人文课程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脱离,医学生通过人文教师在校园的教授,对于医学人文精神仅仅停留在对医学人文知识与理论的认知阶段。“人文精神的重要特点是它的践履性,研究人文精神培育的实效性不能静观学生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多少,而是以临床为载体的实践活动。”②将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知识及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得到实际的运用,临床实践又能够为教学提供丰富的实践积累。

2.人文教师、专业教师与临床实践教师加强交流

当前医学生获得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是人文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医学人文课程,人文教师对于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起到主导的作用。人文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医学人文知识,还需要了解相应的医学科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知识。将人文知识的教授与临床实践的运用相结合,从而改变医学生仅仅停留在人文知识和理论层面的认知。

专业教师与临床实践教师在培养医学生的过程中举足轻重,无论是其对医学生医学科学知识的教授还是自身的影响,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医学专业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进行医学人文教育,不及使得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贯穿于医学生教育的始终,同时能够使得医学生真正厘清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关系。对此,人文教师、专业教师与临床实践教师应当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具有连贯性、合理性的教学方案,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有目的、有意识的融入到教学和医疗实践当中。

(三)构建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评价体系

1.主观与客观评价相结合

当前各医学院校对于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评价多采取量化考核。医学生对于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代表医学人文精神的养成与否。同时对于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评价应当是对教育主体双方的共同评价,即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评价。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评价结果不仅是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养成有否的反馈,也是对教师在培育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检验。所以,对于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评价,通过考试进行的量化评价结果不能代表全部,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养成应当主客观相结合。采取学生与教师相互评价,人文教师与临床实践教师相互评价,患者评价等,将考核的量化分数评价结果与各方面的主观评价相结合。

2.培育过程评价与培育结果相结合

针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具有长期性特点,对于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评价,在校内学习、临床实践学习等不同阶段都不容忽视。医学人文精神的内化具有过程性,同时医学人文精神具有实践性。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需要人文教师、基础教师和临床实践教师的共同努力,这就需要不同教师在不同授课阶段对培育结果进行评价。但是针对培育结果评价量化的局限性,这就需要在培育过程中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医学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其从事医疗工作中,紧紧针对其在校期间的表现进行评价不具有全面性。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评价应当具有长期性,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对医学生在其工作期间的医学人文精神表现进行评价,从单位同事、病患等多方面收集评价信息来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效果进行检验。

[注释]

①戴艳军,王卫,房宏君.时代精神的滥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0(3):50-53.

②杜治政.医学人文与医疗实践结合:人性化医疗[J].医学与哲学,2013,34(8A):6-11.

[参考文献]

[1]姚洋.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实效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

[2]李霞.医学人文精神的探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孙英梅;朱红.人文精神培育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药學教育.2006年02期.

[4]濮燕屏.论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 济南 250355)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医学生
医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有效培养路径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素质培育路径研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础医学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