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特质大学生的培养

2018-11-13杜玲令

山东青年 2018年9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特质职业

杜玲令

一、特质的概念界定

“特质”一词原为心理学术语,把“特质”引入大学生培养中,目的在于以此衡量大学生是否具备了独特的能力和素质。由于个体发展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集合,这个主体集合又具有共性。从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角度看,他们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企业需求的角度看,不仅要求全面的人才,同时还要细化和强化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某些“特别”的能力和特点。大学生特质首先反映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而更重要的是要反映企业等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只有以需求为导向,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独特素质的培养,输出适销对路的合格人才,使大学生最大程度地具备企业所需要的特质,才能促进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及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 社会对大学生特质的要求

在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热议问题。将“特质”引入大学生培养,把社会及企业要求大学生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界定为大学生特质,即合格的高级人才应该具备的适应和满足社会及企业需求的特质。大学生特质以需求为导向,知识结构、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有机统一,构成大学生的特质结构,对学生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一)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知识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所积淀的层次与比例关系。一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二是普通知识和特殊知识的比重,三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比重,四是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的比重等。合理知识结构的建立,必须从低到高,在纵向联系中,划分基础层次、中间层次和最高层次。比例的原则应根据培养目标来定,成才方向不同,知识结构的组成就不一样。在知识结构维度方面,要注重纵向的框架式知识体系,强调课程的整合、学科的完整和综合,注重跨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的实践能力。具体指从业者在劳动中能够顺利从事和完成某一社会职业的任务、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本文提到的职业能力包括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内的工作执行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内的团队合作能力、软件操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内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不仅要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侧重能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三)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能力是指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具有依据自身特点和职业需要不断学习的能力,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自身职业发展。发展能力包括学习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内的自我管理、环境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在内的自我调适能力。学校必须把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等素质教育同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发展能力挖掘等紧密结合。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新形势下特质大学生的培养

新形势下,高校要实施特质培养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学院通過构建大学生特质培养的实践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了大学生特质培养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为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做积极的准备。( 一) 更新特质培养理念,明确特质培养目标和要求。大学生特质培养以企业及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结构为导向,将特质培养理念贯穿到培养全过程。通过针对性课程设计,弥补专业教学资源不足,促进单纯知识型教学向能力型教学转变,提升学生质量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促进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 树立沟通意识,明确职业角色; 具有良好的抗挫折能力、自我学习、执行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 制定并优化大学生特质培养方案1、更新教学理念。特质大学生培养的负责人带领团队吃透理论要点,梳理前期科研成果,分析调研结果,掌握高级人才培养现状和需求,明确了大学生特质内涵,保证团队坚持以特质培养理念引导教学全过程。2、加强教材建设并深化特质教学内容。采用教材开发与课程教学同步,基础理论教学体系和特质实践教学体系同步,课堂教学平台与课外实践平台同步的“三同步”方案。针对选择特质模块的内涵,集中辅导员队伍的资源优势,进行模块开发,形成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块。3、 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灵活性强的特点,把人文素质、职业能力、发展能力、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互相渗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多元教学方法,变传统被动式课堂为全互动和自主式平台。 4、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积极挖掘教学资源,从课程、教材、师资、设施、场地等方面进行整合,创建了“大学生特质培养创新中心”,并深入挖掘校友资源,推行“辅导员+校友导师”双师队伍,成立校友导师指导委员会,打造校友导师团,成为师资开发的亮点。依托中心,开展特质主题班会及职业兴趣分析、职业性格测试、能力探索等系统训练课程,强化实训环节。5、完善保障机制。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特质培养工作需要创新机制,加强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如,严格学生管理制度,狠抓养成教育,巩固特质教育成果; 建立激励机制,将课程纳入教学体系,计算学生学分及教师课酬; 完善组织机构,配备专门管理人员,经费、设施和场地等给予保障。

总而言之,特质大学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真正落实全方位育人的思想,集中优势资源突出教育重点,全力打造和塑造大学生的特质。

(作者单位: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特质职业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