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化工作量绩效分配法在护士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8-11-13沈佩佩李新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标化工作量社区卫生

王 芳,沈佩佩,李新英*

(1.上海金山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506;2.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507)

2016年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沪府办发〔2015〕6号)和《关于完善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绩效工资制度,经过一年的工作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一套符合社区护理标化工作量绩效分配方法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本社区2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为(34.64土0.82),其中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0人,病房床位66张,病房护士15人,门诊护士1人,社区护士7人,管理岗位护士2人。

1.2 绩效工作量标化方法

1.2.1 建立考核管理小组 根据不同工作岗位,通过民主推荐各岗位具有一定能力的护士成立护士标化工作量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小组。

1.2.2 护士人员岗位的设定 设定岗位人员数量。护理部岗位1人,管理护理部,病房和社区护理的护士管理工作。病房护士长1名,病房护士15人,门诊护士1人,承担病房66位患者的护理工作和门诊护理工作。社区护士7人, 承担社区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肿瘤患者管理、计划免疫等家庭医师签约后人群的分类管理。

1.2.3 护士岗位津贴 根据《上海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津贴标准表》,按月发放。

1.2.4 护士职称系数的设定 制定职称系数1为基数,职称系数,初级0.2、中级0.3、副高级0.4。根据实际按月发放。

1.2.5 工作量绩效的工作量项目建立 在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项目标化工作量指导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中心护士基本标化工作量项目内容。详见表1。

表1 护理部基本服务项目和标化值

1.2.6 绩效工作量标化值的制定 根据《上海市社区卫生基本服务项目目录(2014版)》文件指导标准,以一个全科门诊所定义的项目内容为一个标化工作量标准,根据31项项目定义每项目的工作内容,以服务达到的规范要求和指标所需要的人力、消耗时间、难易程度和风险等因素,合理制定单项项目的标化工作值。

1.2.7 工作量绩效的工作量项目质量考核评价 在运行过程中,同步引入质量考核达到护理工作质量要求。

1.3 评价方法

护理工作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工作质量、社区护理工作质量、科室事务的参与度、护理工作团队协作、岗位责任落实、科研项目及论文发表等6部分内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参照刘继冬等对公立医院护士绩效考核满意度调查量表[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 = 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比较

对25名护士绩效考核前后的基础护理工作质量、社区护理工作质量、科室事务的参与度、护理工作团队协作、岗位责任落实、科研项目及论文发表6个方面进行比较。见表2。

表225名护士绩效考核实施前后6 个方面评分比较( 分,±s)

表225名护士绩效考核实施前后6 个方面评分比较( 分,±s)

内容 实施前 实施后 t 值 P 值基础护理工作质量 90.01 ± 1.4995.32 ± 1.3329.623 < 0.001社区护理质量 90.17 ± 1.6695.03 ± 1.4232.752 < 0.001参与科室事务管理 91.67 ± 1.5695.72 ± 1.5818.983 < 0.001护理工作团队协作 88.43 ± 2.7394.79 ± 2.5922.032 < 0.001岗位责任落实 89.53 ± 1.7494.88 ± 1.2133.894 < 0.001科研项目及论文发表 2.43 ± 1.202.97 ± 1.030.9120.34

2.2 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比较(见表3)

表325 名护士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满意度评分比较( 分,±s)

表325 名护士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满意度评分比较( 分,±s)

内容 实施前 实施后 t 值 P 值对所得薪酬满意度 63.46 ± 14.9882.64± 12.8118.231 < 0.001你获得报酬体现了你的劳动价值了吗 56.74 ± 7.7378.12 ± 6.7924.546 < 0.001你认为本科室护士之间的薪酬绩效差距合理吗 51.83 ± 8.9787.57 ±7.9642.143 < 0.001你认为现有的不同科室之间护士薪酬绩效差距合理吗 52.51 ± 9.3472..08 ± 7.8725.681 < 0.001职业发展机会 68.52 ± 10.8290.11 ± 9.4418.693 < 0.001

3 讨 论

护士绩效管理是护士长与护士之间在制定和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是促进护士进行改善、帮助护士 成功到目标、取得优异业绩的管理方法[2]。绩效管理是帮助护理管理者最大限度发挥其管理效能的有效手段,可以引导护士明确管理者的要求、工作目标、职责、进度等情况[3]。本社区在实施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后,护理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护士在工作及酬劳满意度也有较大提高。

3.1 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标化工作量绩效考核,采用科学的方法以护士长管理为核心,以全体护士工作考核为基础,以标化工作量测算进行计酬,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科学分配激励机制[4]。

3.2 薪酬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根据《上海市社区卫生基本服务项目目录(2014版)》文件指导标准,以一个全科门诊所定义的项目内容为一个标化工作量标准,根据31项项目定义每项目的工作内容,以服务达到的规范要求和指标所需要的人力、消耗时间、难易程度和风险等因素,合理制定单项项目的标化工作值,是经过科室人员反复讨论和核定一致通过的,并由信息化统计而成,数据更具有正确性和真实性、说服力,是分配更具有公平性。

3.3 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

护士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来源于薪酬报酬的多少与护士工作内容、工作辛苦程度的相对应性,护士职业发展前景和护士职业成就获得感等多方面的因素。

猜你喜欢

标化工作量社区卫生
2005—2016年中国喉癌发病及死亡趋势分析
辽宁省农村地区2009—201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及过早死亡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
企业创建安标化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黄岩长潭水电厂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