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8-11-13钱晓菁欧小萍
钱晓菁,欧小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风险管理标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制度,急诊护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的伤处及病情采取有利措施,尽早控制防止恶化,还要时常面临急诊患者家属的怒火,有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急诊护理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故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护理风险成为了当前急诊护理的重点[1]。提高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医患双方利益是急诊护理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院引入了风险管理标准,旨在降低急诊科发生医疗纠纷的概率,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的8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组,其中,对照组为44例急诊患者,对其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年龄18~58岁,平均(34.4±2.4)岁;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3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风险管理标准进行护理,年龄21~56岁,平均(32.9±4.7)岁;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两组患者均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管理方法
对照组急诊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的方法;实验组急诊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应用风险管理标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加强风险意识培训:急诊科所有护理人员专业培训都要不断加强,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对患者用药情况、抢救仪器设备等操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从而在整体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护理态度,树立护理人员责任感。
②护理措施:提前制定详细的救治以及护理管理方案,并不断改进完善,做好风险管理前期准备工作。对于入院的急诊患者要争分夺秒,尽快做出有效的护理方案,对于较严重地情况应开通医院救治绿色通道,抓紧救治时间。
③管理措施: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每周召开会议进行总结分析,并做好管理急救器械及物品、管理危急病人急救质量、对落实不到位的要求及时整改等管理工作。
④维护好医患关系:急诊科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导致各种矛盾都可能随时爆发,而一旦出现这些矛盾,通常非常棘手,护理人员应提高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要注意与患者交流时的语气[2]。经常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告知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让其树立正确的治疗意识,积极配合院方的治疗[3]。必要时可配专门人员记录患者入院治疗的各项信息,为日后医疗纠纷提供参考数据。
1.3 观察指标
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来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该表满分为10分,评分标准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满意(评分>9分)、满意(评分为6-9分)、不满意(<6分),其中,非常满意+满意=总满意度。
1.4 数据处理
本文针对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采用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表明实验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对比两组急诊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n(%)]
3 讨 论
风险管理标准是一个将肯定的风险降至最低的管理标准,现在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多个领域,护理领域也不例外[4]。急诊科在现代急救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医院中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是所有急诊患者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因急诊科管理任务较重,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对护理人员要求极其严格,不仅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工作素养。
护理管理贯穿始终,作为一个周期长的持续管理过程,其应用于急诊护理中可及时发现和识别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此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概率,提升护理质量。此外,对患者及其家属信任的建立是通过彼此相互尊重、良好沟通来达成的,这样不仅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形成和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还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另外通过促进患者主动学习了解护理知识来养成良好的风险意识,使医护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弥补不足之处,防患于未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风险管理组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在护理缺陷、护理差错、急救物品完好、护理合格风险控制方面均优于未实行风险管理[5]。常规护理管理与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都有积极作用,但风险管理标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更占优势,采用风险管理标准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高达95.45%,因此风险管理标准更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