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及防治措施
2018-11-13闻静
闻 静
(廊坊市环境保护局 河北廊坊 065000)
1 廊坊市大气污染变化规律分析
1.1 主要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贡献率
以2017年数据[3]作为分析基础,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六项污染物对综合指数的贡献率见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贡献最大的污染物依次是 PM2.5>PM10>O3>NO2>CO>SO2。这说明廊坊市污染特征已不再是单纯的烟煤型污染,而是呈现出“尘污染+VOC+汽车尾气”的混合型污染特征。
1.2 首要污染物变化规律
将2013-2017年首要污染物进行统计分析,各污染物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变化见图2[1-3]。
由图可知,2013-2015年廊坊市空气中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PM2.5>PM10>O3>NO2,而从 2016 年开始臭氧超越了颗粒物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的频率,氮氧化物污染比重也有一定程度的加剧,这与近两年来廊坊市机动车保有量剧增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1.3 主要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规律
采用年平均值,将2013-2017年[1-3]廊坊市主城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年均值统计结果作成图3。
图3 2013-2017年廊坊市区六项污染物浓度变化对比图
由连续三年的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廊坊市区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二氧化氮浓度波动幅度较小,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臭氧浓度呈明显逐年上升趋势。
1.4 综合指数年际变化规律
廊坊市区在2013-2017年期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逐年降低,分别为 9.72、8.86、7.89、7.11、6.66,空气质量逐步好转。其中2017年综合指数较2013年下降31.5%。
图4 2013-2017年廊坊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变化对比图
由图4可知,廊坊市污染呈现非取暖期好于取暖期,夏季好于冬季的污染特征。
结论:
(1)环境空气主要污染因子:2017年监测统计结果表明,对廊坊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贡献最大的污染物依次是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这说明我市污染特征已不再是单纯的烟煤型污染,而是呈现出“尘污染+VOC+汽车尾气”的混合型污染特征。
(2)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2013-2017年期间,廊坊市区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二氧化氮浓度波动幅度较小,臭氧浓度呈明显逐年上升趋势。市区煤烟污染和尘污染均有减轻趋势,市区总体环境空气质量趋好。
2 廊坊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近年来廊坊市空气质量逐年向好,这与本市采取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有着直接的联系。防治措施和途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2.1 大力改善城市燃料结构、能源结构
全面实施全市“气代煤”、“电代煤”工程,提高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建设完善电力输配、天然气应急调峰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电力和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2.2 优化城市路网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虽然大部分污染物浓度逐年降低,但臭氧污染已经初步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臭氧来源于人类活动,汽车、燃料、石化等是臭氧的重要污染源,它不是直接被排放的,而是转化而成的,比如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只要在阳光辐射及适合的气象条件下就可以生成臭氧[4]。因此防治汽车尾气污染是优化大气环境的必要手段和途径。近年来,廊坊市优化市区路网建设,除加宽城市道路路面外,还合理调整道路两边建筑的高度和密度,以利污染物输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居民绿色出行,建立合理、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改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立公交优先通行保障措施。同时严格落实《廊坊市机动车尾气检测治理管理办法》,继续完善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督管理及治理体系,推行汽车“双燃料”改造,推广无铅汽油,推广和鼓励使用低硫汽油和低硫柴油等措施,用法规、用制度净化机动车尾气排放,减轻汽车尾气污染。
2.3 加快市区涉VOCs排放企业分类整治
针对夏秋季臭氧污染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对市区涉VOCs排放企业采取关停取缔一批、整合搬迁一批、深度治理一批的方式进行整治,对保留的VOCs排放企业必须达到《廊坊市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企业深度治理专项工作方案》深度治理的要求。
2.4 加强绿化建设,减轻扬尘污染
加强管理和执法检查力度,确保施工工地、搬迁工地、水利工程等开发性场地全面达到环保要求。构建生态防护体系,大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以减轻外来风沙、沙尘暴对我市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要组织对季节性裸露农田的治理,减少地面扬尘。加大市区裸露地表管理,实行绿化和硬化,减少大风条件下裸露地表扬尘产生量。施工后工地和道路及时加以绿化和硬化,对扬尘加以抑制。上下班高峰期在市区拥堵路段进行喷水作业,减少车辆行驶引起的二次扬尘。
2.5 继续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政府为责任主体,明确相关部门环境监管职能,建立健全五级管理(省、市、县、乡、村)、三级网格(县、乡、村)的环境监管体系。推动环境监管关口前移,触角向下延伸,实现对各自环境监管区域和内容的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做到环境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
结语
自2013年廊坊市开展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以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逐年降低,城市空气质量逐步好转。这与廊坊市采取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防治措施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需要政府、环保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协作,才能取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