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妇九妹”:大山里走出的“美厨娘”

2018-11-13

时代邮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阳城水果电商

网 红

今日头条、腾讯、阿里等大企业纷纷重金入场短视频。伴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普及,短视频迅猛下沉,渗透进还是一片空白市场的小城镇,至此,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阻隔被撕开一条口子。

“巧妇九妹”迎面而出,赶上了。

有两个九妹。

电视里的九妹绑着精致的麻花辫,穿着崭新的绣花红衣服,白面红唇,在央视《回家吃饭》栏目的厨台上做菜:“大家好!我是九妹!我来自美丽的水果之乡广西灵山。”电视一侧标注着她的身份——大山走出的美厨娘、致富带头人。这里的九妹自信、爽朗、光彩照人。

另一个九妹坐在床边看着电视里的自己。广西灵山苏屋塘村已经进入深夜,九妹和老公忙活完才得空坐下看节目转播。生活中的九妹是最普通的农村妇女的样子,很难将眼前的她与她的另一身份叠加——短视频网红、坐拥粉丝200万、网传年收入过千万,并且刚刚登上过央视的舞台。

九妹对自己的网红身份缺乏认知。她觉得自己不过是一个农村妇女,每天还是照样得早起干农活、做饭。在另一个世界——以今日头条为主阵地的网络平台上,以九妹为主人公的“巧妇九妹”账号已经成为三农短视频领域数一数二的大号。

去年5月,九妹开始以“巧妇九妹”的称号在今日头条上发布短视频,分享九妹的拿手家常菜和干农活的日常,粉丝迅速滚至200万,如今,“巧妇九妹”的视频平均每条点击量在30万左右,最火的达到过500万。

九妹拥有一群忠实的粉丝,他们像习惯邻家大姐一样习惯了九妹在自己生活中的存在,乐于观看九妹的生活点滴,并且十分信任她。得益于这份信任,九妹渐渐在平台上开始销售家乡的特产,做起电商。迄今,“巧妇九妹”品牌已经通过网络卖出超过300万斤水果,成为灵山县最大的电商。

伴随着“网红”的诞生,九妹频繁地接到各大电视台的邀请,成为灵山县的电商代言人之一。如今的“巧妇九妹”已经拥有一个十几人的成熟运营团队,为公司带来每月100万左右的收入。

一年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拍摄“巧妇九妹”短视频时,谁也没想到会获得如此大的成效。“巧妇九妹”的成功,是一个富有头脑的返乡大学生、一个善于抓住机会拥抱世界的农村男人和一个勤劳热情的农村女人共同作用下的成功。或者说,是一个跟时代脉络有关的故事。

进 出

阿琴成为九妹之前,是广西农村众多妇女里普通的一个,与初中同学九哥相恋,不久后嫁到与娘家相邻的苏屋塘村。

苏屋塘村基本是个空心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广西灵山是久负盛名的水果之乡,以荔枝最为著名。灵山县没通火车,没有高速公路。水果的唯一销售渠道是县城的大市场,没来得及运出就过季的水果,只能烂在林子里。

2008年,苏屋塘村出了一位高材生。九哥的侄子张阳城以全县第五的成绩,考取一本去大城市天津读大学。同年,阿琴返乡务农。唯一的儿子马上要上小学,阿琴不忍心让他做留守儿童。不久九哥也回家了。

一出一进的交错之间,谁也想不到这两个轨迹迥异的人,会在10年之后成为事业上的伙伴,共同打造出一个自媒体号,并赚到了身边的人们也许一辈子也没法赚到的钱。

张阳城读影视专业,毕业后在光线传媒等公司一直做到艺人总监。逆着城镇化发展的浪潮,张阳城成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一员。

2017年,短视频急速爆发。张阳城发现,一些朋友试水自媒体都获得不错的收益,张阳城寻思着也搞一个。“当时正值自媒体野蛮生长的阶段,农村题材的还不多,我是想用一二线城市的经验,来做六七八线地方的事。”张阳城敏锐地捕捉到了风口的气息。

九妹和九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这件事做成现在这样子,多亏了侄子。”

第一条短视频发布在2017年5月19日。视频里画面很黑,九妹展示了自制肉蛋挞的做法,她很紧张。这条5分多钟的视频拍了整整一下午。前期是基本没有收入的,张阳城介绍说,前几个月最多只有三五百元收入,四五个朋友全是免费帮忙。

意 外

2017年6月6日,九妹收到西瓜视频寄来的包裹,是粉丝突破一百万的奖牌。九妹哭了。

谈到如今取得的成绩,每位当事人都提到了“意外”二字。

选到九妹做主人公本身就是一个意外。在张阳城最初的经验和设想里,能赢得市场的人,应该是“长得年轻一点,能唱歌跳舞那种”,他和九哥寻觅了一段时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九哥提了一句:“干脆让你九嫂来试试。”

九妹早期的视频主要是分享美食,他们的定义也是美食类短视频,在标题里给九妹打的标签是“农村美女”的角色。第一条肉蛋挞的视频放上西瓜视频,效果意外地不错,没几天就达到了20万点击,粉丝一天增长到200多。他们每天坚持更新,粉丝每天都以几百上千的量增长。到10月份,今日头条上的粉丝已经超过30万。

真正意识到这个号火了是在11月。干农活是九妹的视频内容之一,她会把自己上山给果树施肥,成熟时摘果子,用果子做菜等过程发在网上,久而久之,很多粉丝在下面询问,能不能买一些水果。九妹陆陆续续给粉丝寄过一些水果,询问的人越来越多之后,他们筹备着开一个淘宝店。

10月底,“巧妇九妹”的淘宝店铺开始预售当季水果皇帝柑,正值今日头条推出“边看边买”的活动,短视频下方可以外链到店铺。他们预计的销量是10000斤,预售挂出去一个星期,订单一路飙升到90000多斤,大大超过他们的备货。张阳城意识到,这个号做起来了。

活动邀请接踵而至。先是江苏卫视的《味道》,接着是央视的《回家吃饭》,然后是《焦点访谈》,再到端午特别节目《欢聚中国节》。伴随着走红,九妹经历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路过天安门,第一次在大学里演讲,第一次走出国门去美国。

无意之间,“巧妇九妹”迎合了一群巨大的潜在受众。有着同样农村经历、并在外打工的人构成三农自媒体的粉丝主力,加之外面世界对农村的窥探,共同推动了农村原生态类型短视频的崛起。这群通过互联网向外界展示传统农村的吃螃蟹者,被时代冠以了特定的名字——“新农人”。

责 任

2018年5月,《焦点访谈》栏目组到灵山拍摄九妹的视频。记者问九妹:“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九妹回答说不是。“有时候我真的想跑到大山里,躲起来。”她话锋一转,“但我不能,责任太大了,我不想让他们失望。”

她所说的责任来自几个方面。

一面是粉丝。为了满足粉丝的要求,他们把每天的视频更新量从2条提升到3条,这意味着九妹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拍摄。粉丝的评价总是让九妹小心翼翼。粉丝说,“九妹再也不是以前的九妹了,完全商业化了。”她耿耿于怀。粉丝说,“留言肯定不是九妹回复的。”九妹就尽量抽时间自己回复。200万粉丝压身,她一点也不敢松懈。

另一方面是家乡人的期待。

“巧妇九妹”的走红对家乡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电商的发展为果农们带去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以当季的荔枝为例,张阳城估计,今年整个灵山县的适合外销的荔枝大约有1000万斤,而“巧妇九妹”就可以帮助消化100万斤。县长频频造访九妹团队,说,我们县今年的销量就要靠你们努力了。

产品质量让九妹担心。第一次销售皇帝柑时,由于受预售时间的压力,他们提前3天采摘果子,粉丝收到水果后,部分反馈水果口感不好,九妹团队挨个退款,重新发货,损失数万元,此后他们对水果品质慎之又慎。

这些责任带给九妹极大的压力。但同时,他们给家乡带来的改变也让九妹感到欣喜。灵山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卖,电商的打包运输板块,为村里人提供了日均50个兼职岗位。销售渠道扩张后,一些果农把30亩的果园扩张到80亩,更有一些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创业,承包一大片果园。“经济发展好了,年轻人可以回到家乡,不要让老人和孩子留守在家里。”

互联网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古老的隔墙上撬开了一个窗口,一边是好奇的探望,一边是惊喜的冲破。

央视节目在苏屋塘村取景时,一位老人对着镜头用方言郑重地说:“感谢九妹,让我们村可以被县城的人知道。”老人不知道的是,在那个小小的镜头背后,他面对的不仅仅是县城,而是整个中国。

猜你喜欢

阳城水果电商
山西晋城阳城次营镇:蚕桑宴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天下为家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水果篇之Cherry
淮上重镇——秦汉谷阳城遗址
电商下乡潮
水果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