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县木塔千年不倒藏有哪些玄机

2018-11-13王海滨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木塔应县虫蛀

○王海滨

近日,有意大利研究团队欲破解比萨斜塔不倒之谜。他们提出,斜塔之所以经历至少4次强烈地震仍然屹立不倒,是因为建筑结构和塔下松软土壤共同作用,改变了地震时的共振频率。其实像比萨斜塔这样的“塔坚强”并非意大利独有,我们国家也有一座。

约1000年前,我国工匠耗时140年,用10万块木质构件,像搭积木一样,建起了一座相当于20层楼高的木塔。这就是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

山西省社科院旅游中心原主任杨晓国研究员说:“应县木塔不用一颗铁钉,3000吨木质构件互相咬合,构成塔身,千年间历经地震雷劈、枪击炮轰,却至今屹立不倒,其中确实有诸多未解之谜。”

神奇木塔历经磨难屹立不倒

元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四月,距离木塔80公里的大同发生6.5级强烈地震;元顺帝时,应州大地震,塔旁房舍全部倒塌,唯木塔屹然不动;明朝时,山西灵丘一带发生9级强震,无数房屋倒塌,而120公里之外的木塔丝毫无损;之后,邢台、唐山、大同一带的几次大地震均波及应县,木塔曾大幅度摇动,风铃全部被震响,但强震过后木塔仍旧巍然挺立。

除天灾外,应县木塔还屡受战祸侵扰。据《应县木塔史话》记载,1926年,冯玉祥的军队与阎锡山的军队在此大战。此次战争中,木塔共中弹200余发,大受创伤。1948年解放应县时,守城的国民党军队以木塔为制高点设立了机枪阵地,木塔被12发炮弹击中。奇怪的是,每发炮弹都穿塔而过,未在塔中爆炸。

据说,应县还曾在塔内召开“万人大会”,每层都安装了喇叭,坐满了人。可以想象,这座木塔要承受多大的重量。

虽然遭遇地震、战火、大负荷承重,木塔却至今安然无恙。

扛住地震全靠巧妙结构?

据杨晓国介绍,木塔的塔基由石料砌成,仅深入地下的部分就达2米,总厚度更是超过6.4米,相当于3到4个人的身高总和。塔基的地上部分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八边形,下层为正方形;四面再各伸出月台,形成一个稳定的大十字结构;塔基表面预留若干柱础,用于承接木柱。

32根木柱分为3圈,被放置在柱础之上,形成了一张八角形的柱网,柱子最高可达9米。柱与柱之间再通过枋、梁横向互连,从建筑正上方俯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筒体”,大大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除此之外,柱网外围还砌有2米厚的土墙,土墙将木柱紧紧包裹,使之更加坚固。

应县木塔共使用斗拱54种、480朵,数量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之最。斗拱由多个小型木块铺叠而成,可以承上启下,连接各层柱、梁、枋,也可以悬挑屋檐。当大风、地震来临时,斗拱就像一个可松可紧的弹簧,可以吸收动能,保护主体结构。

此外,应县木塔的每一层都有由支撑木构成的环状结构,该结构被屋檐遮挡,从外部无法看出,形成暗层。4层暗层有如4道金箍,可以有效约束塔身,防止位移变形。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结构,应县木塔才扛住了地震的巨大冲击。

不遭虫蛀全凭麻燕守护?

木建结构都怕虫蛀,为什么应县木塔屹立千年之久却不遭虫蛀呢?

游客到应县木塔观光,可以看到这样一派景观:每年清明前后以及立秋之后的几天,木塔周围都会有成群的麻燕环绕飞翔。

当地人都亲切地称这些麻燕为“木塔的守护神”。原来应县木塔的木材中会生一种虫,刚好这种虫是麻燕的最爱。麻燕是一种比普通燕子稍微大一些的候鸟,清明前后来北方,立秋之后再飞回南方。

但是有人指出,这一解释并不完美,在木塔底部和内部那些麻燕不能到达的地方,为什么也没有虫蛀发生呢?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任毅敏说,木塔所用木材主要是油松,本身不易被虫蛀,另外这可能也与当地不利于虫子生长的干燥气候有关。

躲过雷击因有避雷装置?

中国古代的木塔数以千计,鲜有保存至今者,它们多数毁于火灾,而雷击是引起火灾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县木塔为何能躲过千年里大大小小的雷击呢?难道是老天特别眷顾,让它躲过了每一次雷击吗?事实并非如此,雷雨天气时木塔四周常有雷击现象。仅20世纪50年代,在离塔100米左右的地方就受到2次雷击,但木塔安然无恙。

一般的避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三部分组成,应县木塔上有高达10米的金属塔刹,塔刹全由铁件制成,中心有铁轴一根,插入梁架之内,就像是避雷针(接闪器);四周的8根铁索正是引雷的引下线。有专家称,这高达10米的塔刹为“法拉第笼”的上盖,是典型的现代避雷器,起到了避雷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资助的“应县木塔避雷机制研究”课题组在反复试验和讨论后得出结论:应县木塔存在“绝缘避雷”机制。

然而,任毅敏认为,塔顶虽有铁制塔刹,但并没有金属接地体连接至地面,不能有效避雷。因此,木塔究竟为什么能够避雷,还是一个待解之谜。

猜你喜欢

木塔应县虫蛀
应县:应如是
世界建筑的奇迹
佛光秘塔 匠艺之承 记养心殿佛堂木塔的修复
建设性舆论监督:让公共治理的“大树”免遭“虫蛀”
朱森林养生漫画
朱森林养生漫画
应县木塔葬书中的“木奴”与“天牛”考
虫蛀川芎挥发油成分GC-MS研究
应县木塔秘藏中的辽代戒牒
应县:架通干群间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