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性教育缺失的问题与探讨

2018-11-13刘慧玲杨文娟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新生代 2018年21期
关键词:性犯罪对性性心理

刘慧玲 杨文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佛山 528000

一、青少年性教育缺失的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是性失误和性犯罪的高发人群,也是违法犯罪的主要受害对象。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中国青少年性知识可以说是非常贫乏的,进入青春期84%的孩子对应有的性知识一无所知,边远农村青少年性无知者更是为数甚多。除此之外,15——22岁的未婚青少年虽然对性、避孕和性病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也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但对这些知识还是了解得很肤浅,然而他们对性要求神秘、好奇、激动不安,这样是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不只会使得一些青少年焦虑不安,更是会让一些青少年犯下一些不该犯的错误,往往终身处在阴影中。这些都恰恰是青少年性教育缺失的直接体现,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出现以下问题:

(一)青少年性体验年龄提前,性行为呈现低龄化。青少年婚前同居或采取无保护性性行为,导致未婚先孕的现象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婚前妊娠及人工流产的人数逐渐增多,年龄向低龄化发展,并且日益成为影响全社会和谐发展的严重问题。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婚青少年中,约有60%对婚前性行为持比较宽容的态度,22.4%曾有性行为,在这些有性行为的未婚青少年中,超过半数者在首次性行为时,未使用任何避孕方法,而有性行为的女孩中21.3%有过怀孕经历,4.9%的人有过多次怀孕经历。青少年有性冲动和性需要是正常的现象,但性行为是一种具有后果的行为,本身带有一种责任和相互给与,青少年在心理和社会上尚未成熟,还没有能力承担性行为可能带来的责任和义务。

(二)青少年感染性病、艾滋病人数呈上升趋势。我国登记报告中性病、艾滋病人数逐年递增,尤其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快速攀升。据相关调查表明,在性病、艾滋病人群中,青少年占总数的近50%,而性传播是其感染的主要途径。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仅有4.4%的未婚青少年具有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随着青春期性发育的开始,青少年性机能也逐步趋于成熟,性心理发育滞后,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性压抑”的矛盾之中,为了探索“性”的秘密,可能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很有可能感染性病艾滋病。

(三)性教育与性实践的严重脱节,性犯罪低龄化。近年来,各种青少年参与性暴力犯罪或者遭受性暴力摧残的报道层出不穷,强奸、轮奸、卖淫这些名词在青少年的领域里已经不再陌生,令人触目惊心。近年来,少女被当街摸乳、少女遭性侵或轮奸、援交赚钱等性犯罪事件经常见诸报端,且呈低龄化趋向,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警惕。性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由于很多青少年从小没有接受过正常的性教育,因而没有养成健康的性观念,所以他们往往在错误的性观念影响下,更加容易导致不正确的性行为发生,构成性犯罪,才捶胸顿足,后悔莫及。

二、青少年性教育缺失的成因

(一)自身因素

由于大部分青少年存在性生理与性心理不协调发展的情况,他们往往不能平衡性生理的发展与性心理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一定强度的性冲动和手淫,但大部分青少年并不重视此阶段的性心理发展状况,往往容易造成性意识的错位,容易把正常的性生理晨勃、遗精、月经初潮等现象误认为是羞耻的不正常的行为,正如2017年安溪17岁男孩正是羞于阴蒂时常勃起而选择挥刀自宫,这便是一个血的教训。除此之外,此阶段的青少年缺乏自主学习性知识的积极性,为此,大部分青少年的性知识远远落后于自身成长和社会发展需求。

(二)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性心理方面起启蒙作用,但现实中,往往由于父母自身对青少年性教育存在错误认知与实践,从而导致孩子没有受到正确的的性启蒙。

1.父母的性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存在偏差。大部分父母自身成长受到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他们对于“性”的话题是含蓄、保守的,所以他们与孩子谈论性话题会让他们感到难以启齿,这是一种很典型的父母性羞耻心理在作祟。同时,有些父母还会错误地认为向孩子传授性教育等同于淫秽教唆,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性教育认知。甚至大部分父母认为“性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性知识”是无师自通的,到了一定年龄自然就会懂的,这些错误认知决定了父母缺乏对孩子主动进行性教育的积极性和觉悟。除此之外,还由于父母本身对性知识认识甚少,且缺乏适当的讲说方式,当孩子主动学习性知识的时候,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问题予以搪塞、回避甚至责骂,这些错误行为往往阻断了孩子学习性知识的途径。

2.家庭作为性教育者的角色失能和责任推诿。据调查显示,从未接受过家庭性教育的学生达33.6%,而接受过家庭性教育的学生仅有10.5%接受过来自父母双方的性教育,体现出家庭对青少年性教育的不重视。除此之外,根据人类行为学相关介绍,10岁左右是家庭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引导的关键时期,但很多父母会由于自身工作忙等原因,把孩子的性教育的责任推诿到学校,寄望学校代替自己去教育孩子。

(三)学校因素

1.性教育内容不够全面。青少年性教育涉及的内容和方面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应包括性的解剖、生理、心理、疾病预防、文化、道德、法律等知识教育,也应包括对性与爱的认识、性别角色、亲密关系、家庭、两性关系、两性交往等观念与技能的教育,还应包括认识自己、决定能力、责任、义务、权利等知情选择的教育,所以性教育必然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但是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只是进行单一的性生理与性心理的浅层教学,而忽视了性教育的其他内容。

2.性教育方法过于简单。一般情况下,学校只是通过空洞乏味的说教来向青少年灌输性知识,甚至在传授的过程中,还会受到传授者的成人思维,即对性的限制和批判保留,从而使青少年性教育大打折扣。另外,学校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没有针对本校学生的性知识缺乏情况作进一步分析与研究,只是使用通用教材,用粗暴单一的讲课方式向青少年普及性知识。

3.性教育教材缺乏。有关调查显示,近70%的青少年会通过黄色杂志、三级片、成人网站去了解性的有关知识,30%的青少年通过阅读相关书籍。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专业的教材引导,往往使青少年迷失在性世界之中,甚至误入歧途。

(四)社会因素:

1.性压抑与性开放之间的观念冲突。传统的"禁欲"思想观念决定了我国的青春期性教育是防范式的,大多以防止相关不良后果为出发点,例如避免青少年早恋影响学业;避免青少年偷食禁果而导致性病、艾滋病的感染等等。然而,青少年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往往会不断在性边缘试探。所以,这种性压抑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青少年接受性教育的热情。

2.网络媒体鱼龙混杂,缺乏科学的性教育途经。当今社会,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的影响。近日,央视曝光了短视频平台出现大量未成年人早孕网红的视频内容,其短视频内容以未成年人生子为噱头,争相炫耀。这些大众传媒传播的不正确的性教育内容,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形成错误的性观念,甚至误入歧途。

三、青少年性教育缺失的应对策略

(一)青少年要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念,树立一个正确的性认知。对性生理的发展、性心理的困惑、性知识的需求,不要自觉羞耻或不正常而抗拒它,而是更要自主积极地寻找学习、排解的方法,积极平衡好性生理的发展与性心理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明白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对性产生好奇是正常的现象,不必为自己的正常发育而焦虑不安,顺其自然为上策。

(二)家庭应当认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告别传统的羞涩观念,摆正对性教育的认知,主动承担进行性教育的角色责任,正确启蒙孩子的性认识。父母要树立性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意识,科学地、大胆地、主动地了解孩子成长各个阶段的生理发展、心理变化并耐心解释一些生理疑问和心理变化现象,并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

(三)学校应当积极稳步推进性教育课程的开展,扩充青少年性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通过增加教材或者更多的教育形式来建立全面的、系统的的有针对性的青少年性教育课程,但设置的青少年性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应该要呈现多样化、科学化、专业化,不断致力于青少年全方位性教育健康发展。

(四)对青少年的性教育观念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更新完善,努力冲破传统性压抑的禁锢,致力于营造青少年主动学习性知识的社会氛围,构建性教育教与学的网络圈,合理利用大众传媒传播正确的青少年性教育观念,为青少年性教育注入法制理念,预防青少年时期的性犯罪。

猜你喜欢

性犯罪对性性心理
美军性犯罪报告增加13%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韩国九成性犯罪者住学校附近?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你的性爱观从何而来
日本刑法时隔110年首次大幅修改
怎样克服性厌恶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校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性心理调查分析——以西藏大学为例
女人偷情的五个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