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应用探讨
2018-11-13吴灵芝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412000
吴灵芝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412000
一、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概述
1、微信公众平台“一对一交流”是图书馆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或通过对读者利用文献的个性、习惯的分析,对来自各种渠道的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分类,向用户推送相关信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从整体上说,微信公众平台的个性化服务可以准确定位用户,打破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优势,主动开展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目标的全方位服务。
2、微信公众平台“自动回复”的功能,使用户能够根据指定关键字,主动向公号提取常规消息。如,设置“新书推荐”关键字,即可自动回复新书推荐的相关信息。
3、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推送”即管理员以一对多的方式向用户群体推送信息,并可通过平台对用户进行自定义分组,从而使特定信息更准确地抵达特定群体。移动图书馆基于该功能可开展信息通报和推荐服务。管理员可将不同的信息推送至不同的用户群体。
二、高校图书馆微信应用服务的现状
1、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开展服务内容
第一,馆藏书目查询。关注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馆藏书目查询中可以检索到数据库中自己所需的书目信息,从而借阅书刊文献,避免了要跑到图书馆去借书的一系列程序的麻烦,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轻松搞定。除此之外读者可以通过书名、作者、主题词等多种法式检索出所需书目的题名、作者、出版年。
第二,借阅历史查询。当读者想要统计自己看了哪些书或者需要查询关于书目的信息时,就可以直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直接查询,无须开电脑,无需进入图书馆,用指尖上的图书馆就可以轻松搞定。
第三,续借图书。相信都有借阅图书的经历,当书还没有看完的时候,还书的日子到了,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续借,那么现在微信平台会有这个功能,也为读者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2、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1)信息服务力度不广
在高校图书馆公众平台的功能模块中,一般都是针对该校的师生,各高校图书馆公众平台的服务内容基本相似甚至相同,各高校图书馆公众平台根本没有针对各高校图书馆本身特点而创建一些个性化的特色服务,这就使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相同化,本馆各项服务内容都不鲜明,很难为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除了该高校本身的师生外,还有一部分是外校的师生和其他阶层的人,目前高校微信平台也几乎没有开通馆际互借等功能,更别说针对其他一些一些不了解本馆特色的群体的特色化服务。
(2)推送信息不及时
微信的订阅号限制微信账号一天只能群发一条消息,但是,就算是一条消息,目前也只有少数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能够做到每日更新一次,还有好多高校图书馆公众平台一般是 2-3 天更新一次,甚至有的图书馆公众平台一星期才更新一次。过低的推送频率会给用户带来关注这个平台没有什么用的想法,于是,接着用户就会想关注着也是占内存,所以,就失去了继续关注这个平台的兴趣,进而导致这个平台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平台中,有很多推送的消息都是通知公告,一般的通知消息很难引起用户的兴趣,推送消息的单一和单调化,长久下去也会使公众平台丢失一部分用户。
三、微信公众平台在图书馆移动服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关注度,扩大用户群
如何从信息爆炸的微信公众平台中积聚关注度,扩展用户群,是当前图书馆利用微信开展移动服务的首要问题。微信是一个闭环的交流,必须让用户自愿关注才能与其产生互动。
2.主动推送服务方式
利用公众账号的主动消息推送功能,机构或单位可以给自己的用户(群)推送基于文字或图文的信息。这个功能对于拥有一定用户数的公众账号非常实用,只要用户登录微信,他将百分百收到这条消息,实现消息的精准推送。消息的内容可以包括温馨的提醒,通知、有价值的广告等,但是要注意把握消息的质量和推送的频率,如果用户对消息反感,则有取消关注的风险,导致用户的流失。
3.注重对公众平台的二次开发
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提供强劲的API接口技术,公众号可根据需要在自身的服务器上开发和接入相关应用,如自定义菜单、对接相关业务系统等。通过二次开发,图书馆可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全面、更方便快捷的移动服务内容,例如可接图书馆OPAC系统,读者管理系统、特色数据库,甚至馆内阅览座位管理系统等应用。一方面,锁定了用户的需求,让用户“上门”关注,提高读者对图书馆公众号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也将图书馆公众号由一个媒体型的消息工具转化成提供服务的产品。
四、总结
微信作为当今移动互联网浪潮中最炙手可热的新媒体,不仅为图书馆信息交流和信息发布提供了重要平台,同时,其提供的API接口拓展功能也为图书馆实现“以读者为中心”的高级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希望图书馆同仁们能再接再厉,继续加强对该领域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依靠用户广泛参与和不断修改,并有机结合本馆内部结构、馆情特征、服务重点等实际因素,不断开发更加新颖、更具价值的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快速迭代,日趋完美。最终为加快读者享有优质快捷的文化服务,加快图书馆移动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与普及,加快推进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