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8-11-13纪雁李强樊祥宇高娟李玉梅古鹏飞王娟娟济南大学山东济南250000
纪雁 李强 樊祥宇 高娟 李玉梅 古鹏飞 王娟娟 济南大学 山东济南 250000
【关键字】:高校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实践
微生物学是理、工、农、林、医等生命科学领域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性很强的学科。面对微生物学发展的新形势以及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势头,如何使学生在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获得较为完整的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微生物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1、高校微生物教学面临的问题
1.1、教材内容方面
教材内容陈旧刻板,有失生动活泼。造成学生不愿意理解知识、被动接受课程内容、机械背诵应付考试等不良现象,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片面肤浅、无法形成网络,更谈不上与其他学科以及与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
1.2、专业结构方面
高等教育传统培养模式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学科本位”出发,以能够构成一个完整全面的体系为基准,来考虑课程的开发与设置,课程整体设置偏重基础理论知识,要求严谨性、完整性与系统性,对社会需求的把握基本不涉及或很少涉及。
1.3、社会期望方面
当今世界生命科学快速发展,微生物学教学不但要适应学科的发展,更要符合社会的普遍期望。社会需要复合型高等专业人才,而只会死读书的大学生显然无法胜任微生物相关的生产管理、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
1.4、教育目标方面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教育目标的定位存在很大的缺陷。高校仍把培养研究型人才作为主要目标,这造成了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理论知识,却不知道如何满足市场需求。
2、高校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1、精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目前国内出版的《微生物学》相关教材版本较多,考虑到有较多的学生会选择考研,所以我们选用了一本各大高校较为通用的教材,由沈萍、陈向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微生物学》(第8版)作为主要教材,该教材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体系严密、内容丰富、取材新颖、可读性强,能够很好的满足我院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需求。同时我们还选用《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 Foundations in Microbiology: Basic Principles》 (9th edition,2016)等国内外优秀教材作为教师参考教材。这些优秀教材知识权威、内容丰富、文字流畅、更新迅速,书中的图表与文相得益彰,并适时适量地、以不同的形式介绍了一些新的技术和进展,作教师参考用教材非常合适。
2.2、用好网络资源提升教学水平
生物科学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活跃的技术领域之一,而微生物的独特性能,使得与微生物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现更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微生物学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依赖于教材,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互联网时代为教师的自我提高和知识更新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途径。
科学网这个全球最大的华人科学社区是笔者经常浏览的科学网站。这是海内外科教界新闻、资讯、论文的重要传播平台,更是华人科学界讨论热点话题、进行学术交流和社交活动的重要平台。笔者在这个平台上获益良多,也经常把与微生物相关的新闻、论文在课堂上分享给学生。
“爱课程”网是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这里汇集了大量优秀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是中青年教师学术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良师益友,而且可以视个人情况实现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常态化。
2.3、课题难点的自由讨论
“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课堂课下同学之间多交流多讨论,师生互动开拓学生思维,生生互动使个体获得更强的社交能力与心理调试能力。沉闷的课堂气氛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真正良好的师生互动才能形成。当确定好一个课题之后,让学生真正参与讨论,新知识、新观点也能不断涌现和迸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才有更深入的理解和牢固的掌握。课堂上积极指导和参与学生讨论,把讨论放在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上,放在易混淆处。这样讨论,才是至于“真”、达于“善”、臻于“美”的讨论。
2.4、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改革
(1)课上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在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灵活采取多样化、直观化、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和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加强信息在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和反馈,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和掌握。
(2)课下参加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动手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参加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
2.5、组织参观优秀的生产和研发单位
微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促进了工业、农业、人类健康、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长足进步。因此,对微生物具体生产应用技术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微生物的认真和热情,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和传承。
总之,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里具有巨大潜力的重要分支。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到来,由高校向社会输送具备微生物学专业知识的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