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盏不灭的灯
2018-11-13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文20班王靓冰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文20班 王靓冰
一盏灯,晃晃悠悠燃在心头。从周朝时照亮的烽火,到汉未央宫前彻夜不眠的长信灯;从孔子案头跳跃的烛火,到北京、上海映亮半边天的灯海。那一抹光亮,穿越了几千年浩浩荡荡的星河,仍执着地闪烁着,不灭。
点一盏灯,照亮孔子案头的《周易》《诗经》。他可能未曾想过,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后世有了怎样神奇而深远的发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政治黑暗、前路未卜时,总有人踽踽独行,将天下人揣进胸口,将太平盛世镌在心底。这不是一种在现实压迫下的屈服,而是对责任的一种主动选择与承担。儒学使每个儒者都具有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法想象若有一天,孩子们不再学习亲师敬长、不再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怎样一种景象。于是,儒学带着它根植于遥远历史传统的力量,从诸子百家学说中脱颖而出。从汉独尊儒术、魏晋出现危机、隋唐复兴、宋明理学的形成、明清新儒学的出现,儒学包裹上一层又一层的面纱,然而不管它怎样发展,都是在历史前进的脚步中所做出的调整。在天下安定、民生富足时,儒学是点在读书人案头的一盏灯,照亮学子前进的路,指明一生进取奋斗的方向;在混乱而黑暗的年代里,它便是点在世人心头的一盏灯,有了光亮,再黑再暗,也都有信念支撑。
今天看来,儒家文化这盏灯仍在为家家户户送去光明。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正统思想,它早已深深地根植于这片沧桑而古老的土地上,融进了每个中国人的骨血,刻在每个中国人不弯的脊梁上。只要这盏灯不灭,中华民族的根就不断,中国的文化血脉便不会断流。
一盏孤灯,在战火纷飞中飘摇。干戈侵扰,战火蔓延,月光照亮日军轰炸过后的残破校园,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师生踏上了他们的长征,辗转来到后方,在战火中成立了一所大学——西南联大。这不仅仅是一次空间意义上的迁徙,也是战时中国知识人为了保全学术独立、人格与精神自由以及整个民族知识的火种,毅然实施的一场精神自救。“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这些在民族危难时刻聚集到了一处的大师们,在中国人的头顶点起了一盏精神与人格的灯。外敌入侵,战争打响,侵略者必定要控制乃至断绝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而西南联大和其他高等院校所承担的使命,便是守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中国一代知识人在历史的剧变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那些不着戎装、以笔为矛的知识分子,用清瘦的臂膀扛起了中华民族的重担,扎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屹立不倒。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这一盏以中国人学者的精神与人格点亮的灯,照亮了中国抗战的道路,使战士们无论何时回头,都能听见有一条巨龙在不屈地嘶吼。
中华民族一路走来,多少坎坷,多少峥嵘。到了今天,一盏崭新的彩灯被中国点亮,照亮了神州大地,照亮了亚洲,照亮了全世界。今天的中国,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拥抱世界。蛟龙入海,天宫升空,天眼张望,高铁飞驰,中国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世界的印象。今天的中国,国防力量强大,战士能打胜仗,国防装备精良,昭示着中国人守护国土、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今天的中国,一片片树林正奇迹般地出现在荒凉的大漠里,一片片湖泊正努力守护着最纯洁的澄澈,珍稀野生动物被保护,珍贵的资源被更高效地利用。今天的中国,穿越了几千年的琅琅书声仍未断绝,吟诵了几千年的诗句仍飘散着淡淡墨香。有雄姿英发的战士们庄严列队走过朱日和训练场,蓝天白云间回荡着他们坚定的脚步声;有一丝不苟的大国工匠为国家“精心雕琢”火箭的燃料,危险重重却不改初心;有文物保护者为中国的国宝奔走呼号,无数瑰宝在修复者的手上重焕生机……而指引我们砥砺前行的,是一盏长明不辍的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流传的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现在,中国人擎着璀璨耀眼的灯火,昂首挺胸地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创造性构想,将全世界人民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实现共赢共享。中欧班列满载货物驶向远方,带去的是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和为大道”“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再是梦想,中国以其兼容并包的胸怀,为世界的发展寻求出一条最有效的道路,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盏由中国人点亮的灯会照亮全世界,会让全世界在灯光的指引下,共同走向辉煌的未来。
如今,新一代的我们是新一代的点灯者。我们青春正好、才华无限,科技是我们最强势的武装,创新是我们最活跃的姿态,骨血由传统文化熔铸成,一直都硬朗、沸腾。
点一盏灯,照亮中华民族前进的路。穿越千年的灯光照亮过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也照亮未来的广阔与生机。灯盏不灭,中华文脉不断,中国精神不灭,则国永在,民族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