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和超重与慢性病现状分析研究
2018-11-13陶士素王军永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330000
陶士素 王军永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0
世界卫生组织把超重和肥胖定义为是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堆积。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中指出中国目前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过去10 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D 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关于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2012 年全国18 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 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一、现状
(一)成人和儿童超重、肥胖情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居民的超重(BMI:24.0/m²-27.9/m²)和肥胖(BMI ≥28.0kg/m²)率明显增加,且趋势越来越突出,呈现低龄化。平均腰围水平也呈上升趋势。
数据来自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由图分析可知中国成人和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有所增加,成人的变化值更大,而6-17 岁儿童青少年的增长率更大。可见超重和肥胖的低龄化趋势显著。
(二)脑血管病死亡人数情况
肥胖是诱发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 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超过城市居民。我国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发展与农民健康卫生意识是不成比例的,造成农村成为心血管发病的重灾区主要有四点原因:饮食不合理、健康宣教工作不到位、基层医疗机构防病知识欠缺、农民就医观念落后。农村物质生活水平虽然大幅提高,但是健康意识仍然很落后,如过多地摄入高脂肪高蛋白的肉类、饮食习惯重油重盐、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诱发农村心血管病高发的危险因素。
二、原因分析
(一)身体活动不足:随着现在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 小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小说、动漫, 导致视力严重下降;有的学生经常爱吃膨化食品以及过多的糖果, 使体重过于肥胖。出现这些状况的主要原因则是学生很少锻炼身体, 运动量不足。
(二)不合理膳食:其实肥胖并非佳象,孩子的体重,要是超过标准10%,即为病态;20%以上者,称为肥胖病。现代医学告诉我们,机体组织中脂肪储存增多,会影响心脏活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摄入过多,导致脂肪堆积使人肥胖。女性多数会吃些零食、甜品等食物,而男性多会喝酒,容易造成肠胃突出,导致上腹部肥胖。
(三)产后肥胖恢复困难。由于妇女怀孕后内分泌和新陈代谢的改变,肠胃蠕动变慢、腹部肌肉松弛,会导致生产后体型不易恢复。产后肥胖与胰岛素的代谢有关。妇女怀孕时,体内母体胎盘素快速上升,以便大量消化母体的脂肪供应胎儿,一旦生产完,胎盘脱离母体后,孕妇体内的母体胎盘素就会快速下降,无法代谢体内多余脂肪,造成产后肥胖。
(四)遗传因素
研究证明,部分人群的肥胖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通过基因遗传,导致肥胖。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乡村医生建设,不断学习,助推健康生活观念的普及。生活富足的农民现在对维护“健康”还没有太多意识,比如对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农村明显低于城市。乡村医生对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方面的了解也不够,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在防病上他们很难发挥作用,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会随年龄增长。
(二)加强各部门的协作,协同努力,综合防治。健康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下的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努力、综合防治。政府应集中精力搞好健康防病宣教工作,让群众重视起来,细化健康防病指南,指导群众开展积极可行的健康活动。加大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资金支持,鼓励更多医疗工作者投身农村医疗,完善农村医疗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福利待遇。多部门在环境整治、烟草控制、体育健身、营养改善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公共政策。
(三)规律的作息,合理膳食,保持一定运动量。经常学习健康保健知识,定期体检,对待疾病要早发现早诊治,避免讳疾忌医,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