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2018-11-13尤浩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新生代 2018年24期
关键词:人才专业体育

尤浩 承德医学院 河北承德 067000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提高与发展,体育行业的细分领域也不断增加,对相关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这就造成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的压力过大,往往为了完成指标而过分追求数量,忽略质量要求,造成相关人才在进入社会后无法正常发挥其作用,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正确分析处理内部存在的潜在问题,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综合性的专业体育人才。

2.社会体育的定义与人才培养目标概述

社会体育通常是指除学校外的社会运动,社会参与人群较复杂,主要是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效提升社会活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参与人群涉及各个领域,通常是以家庭或者社区为单元来开展,通过多种开展形式来提高社会群体的健康水平,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多种多样,所以其参与门槛较低,适应能力较强。总体来说社会体育是一个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活动,主要目的是提高整个社会群体的身体素质。

所以说社会体育专业是为了迎合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而开展的一项新领域,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体育事业建设规模和程度也在不断扩大,对相关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量激增,人们对社会体育活动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因此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主要包含其专业能力、道德素质等,这就要求相关人员既能够有综合的体育技能水平,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实时了解国内外的体育动态,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及教学能力。这就对人才的输出地——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同样的高校也只有进行有效的人才培养才能推动学校的进步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以社会需求为基础,结合自身的培养条件进一步展开。

3.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生源问题

由于目前的市场对整个体育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而高校作为人才输出地每年都在扩招,随着扩招幅度的增加也就造成生源质量出现纰漏。招生标准较低并缺乏严格的监督,吸收的生源水平相差较大,这对于后期的教学环节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针对一些素质较差的学生可能无法完全匹配培养计划,自身能力提高较慢,导致其对体育失去兴趣甚至丧失积极性,导致最终的教学质量无法满足预期目标,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高校乃至整个社会来讲都是一笔损失。因此相关高校在招生环节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体育测评,还要加强对其综合素质水平的考量,保证招生的有效性,为后期的人才供应奠定基础。

3.2 教学手段单一

现阶段很多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通常还是会选择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但是作为教学的引导元素——老师并没有具体的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更无法做到具体知识具体讲解,只是简单的对课本进行讲解,缺乏对知识的实践性认识,一部分学生还保留着些许疑问,造成其在投入社会的工作岗位之后无法顺利的开展工作,教学与实际工作相差较大,而针对一些适应能力较差的人来讲更是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影响社会发展。

3.3 训练设施不完善

一些高校对社会体育专业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其经费紧张,具体训练场地的设施性较差,缺乏科学有效的设施装备,同时在训练过程中也无法保障学生的安全。相关负责人缺乏对其足够的认知,由于设备问题而导致学生的训练情况无法满足理想的要求,同时也使得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完善的训练设施以及训练体系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如果无法满足这些基本要求,那么训练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严重低于正常训练标准及水平。

4.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措施

4.1 优化课程设计

一套完善的课程设计能够有效发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而课程设计的依据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来展开的,所以一定要结合市场需求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优化课程。另外在进行人才培养课程的设计时一定要优先考虑课程的多元性,因为过去传统的教学手段根本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另外学校可以考虑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爱好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另外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可以通过一些相关专业的活动举办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管理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模拟教学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变被动为主动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还要注意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4.2 加强职业道德培养

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加强其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要求,尤其是在投入社会工作之后更会面对不同的工作难题,这就要求相关人才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优异的人格品质,具备一定的管理以及组织能力。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从容应对并且有效解决,这样使得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就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更好的为整个社会群体服务。

4.3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是巩固课本知识的最有效方式,这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样适用。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实践,可以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既能够使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环境,对整个社会的需求及变化有一定的了解,还能提高其应对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实习的有效性,确保其实习的真实性。另外还可以考虑使用轮岗制让学生以组织者的身份对目标群体展开实践,考验其应变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5.结语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同样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要想真正满足社会需求,带动体育事业,那么高校就一定要结合社会需求深入分析其培养目标,做到与时俱进,为整个社会输出人才,推动整个社会的高速发展。

猜你喜欢

人才专业体育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部分专业介绍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们的“体育梦”
毛遂自荐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