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阈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2018-11-13白卓让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天津300221

新生代 2018年24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政治

白卓让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天津 3002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四个自信”,文化自信作为其中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坚定信念。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做到坚持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灿烂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合适的途径和方法,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教育中,研究二者之间的融合对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活力,促进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育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效性,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大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迫切需要。受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及就业形势的压力,我国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明显不足,致使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独特的价值体系知之甚少。如部分大学生对洋节日、洋快餐、洋明星、洋文化倍加推崇,而对本民族节日不甚了解。长此以往,恐将导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缺钙。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2、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迫切需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受社会大环境影响,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多元化的倾向更加凸显,价值观日趋功利化、实用化,出现重视物质利益,淡化理想信念;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等令人堪忧的趋向。人生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道德行为大行其道,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缺失、政治信仰迷茫、心理素质脆弱、社会责任感缺乏等突出问题,亟须加以正确、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高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中汲取营养,对激发大学生向上向善的道德意愿和情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完美的理想人格和精神品格都大有裨益。

3、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优秀传统文化富含思政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原则,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是丰富思政资源的需要。一是蕴含丰富的思政内容。这集中体现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和“孝亲”文化中,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政应不断探索、研究和传承的优质资源。二是蕴含丰富的思政方法。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自我教育法和榜样教育法的体现。三是蕴含丰富的思政原则。“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这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典型体现。此外,优秀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可供高校思政借鉴的原则,比如循序渐进原则、渗透性原则等等。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都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了更大进步,国家教育部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变得更加重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异,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较少,很多应用都只是在走过场,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2、多元文化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如今的大学生大多具有非常活跃的思维,对未知事物或新鲜事物抱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但是,由于大学生还没有足够强的判断力以及防范意识,这就使得有些西方的不良主义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了严重的侵蚀。他们利用新兴媒体对不良文化进行宣扬,通过文化产品、影视作品等宣扬负面价值观,这就对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造成了阻碍,导致有些青少年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片面性,行为变得偏激。

3、展开教育的方法缺乏创新。要想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大学生思想教育就需要让学生培养起强烈的认同感,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在开展教学时并没有对相关内涵进行深入剖析。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任然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无法产生兴趣,更不会积极主动展开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无法得到提升。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是与时俱进地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融入其中,并赋予时代新意,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汇贯通,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二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改变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模式,倡导“体验式”“探究式”“互动式”的隐性教学模式,通过辩论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活动载体,突破传播渠道的局限性,引导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影响。

2.将传统文化融入网络新媒体,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网络新媒体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开展的有效载体。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快、覆盖面大的显著特点,创办以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网站,在微信、微博等平台设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门栏目,同时以校园广播、电影院等方式推送优秀传统文化,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弘扬时代主旋律,让大学生身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高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承的自觉度,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积累、传递、塑造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

3.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知行合一是传统文化所一直倡导的,同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已被广泛采用。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寓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载体之中,让传统文化元素自然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当中。比如:通过课上辩论、案例讨论等活动,强化教育内容;通过开展国学名家讲座、组织观看“诗词大会”等活动,提升文化认同感;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引导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乐听、乐学、乐知,进而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乐做、乐用、乐行。

文化自信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引领,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以坚定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弘扬文化自信的根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就必须大力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激发民族文化的创造力,才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和繁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传统文化需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进行传承、创造性的转化,实现创新性的发展,促进二者的融合,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政治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