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播视域的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探讨
2018-11-13徐琴巢湖学院
徐琴 巢湖学院
翻译是一种文化沟通的桥梁,是将一种语言中的言语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信息的语言实践过程,是一种负责文化传播的交际行为。我国翻译活动源于佛经翻译,佛经翻译对我国的语言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源于古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汉朝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彼时国内社会环境较为混乱,政局动荡,民不聊生,各种文化思潮涌入我国。翻译在佛经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佛经的翻译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佛教影响力的扩大,佛经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翻译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不仅要转换语言形式,而且还要将不同的文化准确表达出来。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断促进人类文化的融合发展。不同的文化传播必须通过翻译活动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播加强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不同民族之间具有同异性的特点,文化的差异性必须通过翻译活动进性调节,翻译是文化的交流,翻译活动推动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使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翻译在语言文化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佛经翻译为我国语言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与国外文化的交流源于印度佛教的经文翻译,佛经的翻译为中国带来了新的宗教,使中国文化发生了众多变化。
佛经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汉语音韵方面。佛经最初使用梵文书写,汉字非拼音文字,通过佛经的翻译,梵文拼音化的方法促进了汉语音韵的发展。佛经翻译对某些汉字的读音产生了很大影响。如“般若”不读 ban ruo 而读bo re,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读na mo,佛经翻译极大了丰富了汉语词汇。佛经翻译成汉语时,原有的汉语词汇无法满足翻译的需求,许多新的汉语就被创造出来,如菩萨、解脱等。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词汇成为了汉语中的常用部分,促进了汉语口语化的进程,方便了人们的思想文化交流。佛经翻译推动了汉语句法的变化,翻译后的佛经存在大量的倒装句等句式,对汉语体系的完善产生了积极影响,佛经汉译使汉语的表现手法更加灵活,丰富了汉语的体系。
二、佛经翻译对中国艺术文化的影响
我国文学以古代神话最早,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了新的志怪体文学题材,志怪体小说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佛经翻译的影响,志怪小说受到佛教影响主要表现在作品的题材与思想内容方面。
佛教文学多用夸张等艺术手法,其特点为中国文学发展发挥了重要影响。中国早期的文学形式为诗歌,唐朝时达到了诗歌文学的巅峰,唐朝后期逐渐出现了序曲、小说等新文学形式。这些改变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佛经翻译的影响。佛经中的散文风格活泼,为中国文学形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佛经翻译与佛教传播的进程中,中国人的思想逐渐得到解放。如中国经典神话小说都受到了佛经翻译的影响。佛经文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将沉迷的古汉语变得灵活富有趣味,汉语文学作品产生了故事性的特点。
佛教的盛行也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在曲词等方面讲究空灵的境界,电影艺术大量选择具有佛教文化影响的禅意题材,绘画方面以佛教故事为题材,雕塑艺术中出现大量佛像雕塑。大量的艺术作品都是佛教文化传播的见证。佛教对中国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丰富了中国艺术形式与主体,使中国艺术文化更加多元精彩。
三、佛经翻译对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影响
佛经翻译对佛教在中国的繁荣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转型意义,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翻译的文化转向的迫切性和跨文化传播价值。翻译是一种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动态互动的解读与阐释。翻译通过语文转换,在文化之间搭起沟通桥梁。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是在不同文化之间不断碰撞、交融中进行的,这是文化的普遍内在需求和特征。
翻译形式上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实际上不是不同文化思想之间的解释与对话。佛典翻译文学在寻求自身在中国异域文化语境中的传递过程,也是它不断使自己得到“文化阐释”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要走向世界离不开翻译这座桥梁。在前所未有的全球型的转型时期,翻译工作者不仅有义务向本国读者介绍异域文化,而且有责任将本国文化推向世界、提升文化传播影响力,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促进各国的文化交融。
结语:佛经的翻译引发了中国翻译史上的首次高潮,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的语言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构建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探讨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佛经翻译的巨大影响力,佛经翻译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发展,使中国文化更加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