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会宁“陪读”现象解析

2018-11-13王学娟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新生代 2018年20期
关键词:会宁家庭孩子

王学娟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昆明 650500

一、会宁概况

(一)自然地理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自汉武帝元鼎三年设祖厉县(前114)以来,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县历史,古丝绸之路穿境而过。会宁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军事重地,素有“秦陇锁钥”之称,国道312线、309线横跨东西,省道靖天路、定会路贯穿南北。东与静宁、西吉、海原三县接壤,南与通渭县毗邻,西连定西、榆中两县,北靠靖远县、平川区。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2025米,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9℃,最高37.5℃,最低零下26.5℃。年平均降水量370mm,年平均蒸发量1800mm,水资源极其短缺,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主要河流有祖厉河、葫芦河、清水河三条。会宁总流域面积64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6万亩,辖28个乡镇,284个行政村,总人口57.5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48.68万人,占总人口的84.5%。会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景区——会师旧址,因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预示红军长征的结束而得名。

(二)教育现状

有人把甘肃会宁、江苏如东、湖北黄冈并称为领跑我国基础教育的“三驾马车。会宁因地处中国干旱的西北地区,创造了“会宁教育模式”,赢得了“状元故里”、“西北博士之乡”而得名。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精神是会宁教育载誉九州的重要原因。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是会宁人一直坚守的信条。近年来会宁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陪读。顾名思义,陪读主要是指家长为使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放弃现有事业,从生活起居各方面给予关心和照顾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根据陪读形式的不同,主要有临时性陪读、阶段性陪读、隐匿性陪读、全程性陪读四种形式。全程陪读是会宁最主要的陪读形式。陪读家庭大多来自距离乡镇和县城比较偏远的山区,为了孩子的学业,将自家的农田租给他人耕种,或直接放弃家中农田,全身心的投入到陪伴孩子的学习的过程之中,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孩子能够顺利进入大学。自2009 年末以来,蔚然成风的会宁陪读现象被媒体关注,并引发广泛的讨论。

二、“陪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一)文风昌盛的历史传统

会宁民风淳朴、文风昌盛,崇文修德,儒士辈出。宋元以前史录散失无考,仅明、清两代就出文武进士20多名,举人160多名,贡生369名。光绪年间出洋留学的五名学生中,就有三名是会宁人。民国时期,会宁有大专院校毕业生69人,赴日留学生4人。从明洪武六年县城建孔庙、立学官起,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文化沉淀在会宁流传了 600 多年。会宁人受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巨大,并视孔子为至尊至圣的圣灵而“顶礼膜拜”。注重教育的思想延续至今,会宁人民都有一种大学情结,家里有大学生者实属普遍现象。

(二)穷苦环境下的“救赎”

会宁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雨量少,十年九旱是最显著的特征,曾被联合国列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1986年被列为国家贫困县。主要经济来源是务农,农民年复一年重复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循化模式,恶劣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务农收入的微薄;经济发展落后,没有特色的经济产业支撑会宁的可持续发展。未来职业发展道路的狭窄,读书是唯一可以拓宽未来职业发展道路,改变现有生活环境的方式。在会宁艰苦的环境之下,贫穷和教育是两个永远关联在一起的话题,人们只能寄希望与子女通过教育这条路越过“农门”,改变贫穷的生活条件。

(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是中国教育事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从教师这个软件教学资源到教学设备这些硬件资源,东部沿海地区都比西部内陆地区占据较大优势,城镇地区比乡村地区占据较大优势。随着会宁地区近年来“高中向城市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的“四个集中”工作原则的开展,出现了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薄弱学校在农村大量存在的现象。人们为了追求良好的教育资源,选择距离较近的乡镇或者最有利于孩子教育的会宁县城作为自己的陪读地点,在各乡镇和会宁县城的学校周围出现了大量“陪读村”。

(四)防止学生的越轨行为

越轨行为也称偏离行为,是指偏离和违法社会大多数成员公认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初中、高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对很多事情处于一种好奇的心理状态,有些青少年充满好奇去尝试的同时自控能力不强,在纷乱的社会环境之中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做出一些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如聚众打架、网吧玩游戏、抽烟、喝酒、逃学等。在该读书的年龄不好好读书,无法建立自身健全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了控制学生在青春期走上“歧途”,对孩子们抱以极大希望的家人们宁愿全程陪伴读书,对孩子不适当的行为及时管控和制止。

三、“陪读”现象影响分析

(一)家庭功能弱化

家庭作为初级群体,其主要功能有经济、教育、情感交流、赡养老人等,但随着会宁“陪读大军”的出现,以上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弱化。

1.情感交流功能的弱化

父亲外出打工,母亲或爷爷奶奶租房陪读。陪读将一个原本完整的家庭分隔两地或三地,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无法得到及时的沟通和联络,亲人关系处于一种疏离的状态。陪读直接影响孩子和家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从小学乃至幼儿园就开始陪读的家庭,孩子和家人之间明显存在感情淡漠的情况。如果是母亲陪读,家中老人面临子孙无法承欢膝下的感情缺失,只有节假日才可以和孩子相见;如果爷爷奶奶陪读,孩子和父母之间产生很大的感情距离。除此之外,老人陪读由于祖孙之间年龄差距大,对事物的看法有极大的不同,老人很容易用老一辈的思想去教育孩子,而很多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现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了,隔代教育缺陷凸显。如果孩子成绩不好,会将家庭矛盾扩大化,造成家庭关系紧张。笔者了解到有些家庭甚至因为陪读,造成家庭破裂。

2.教育功能的缺失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也是一所终身不会毕业的学校。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习惯爱好以及家庭氛围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随着打工潮和陪读潮的出现,父亲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产生了严重的缺失,尤其是儿童阶段。而分隔两地或三地的家庭环境,无法满足孩子在家庭中应得到的感情交流。有些教育是学校无法传授给孩子的,只能通过父母亲和家庭来习得,原始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二)青少年社会化受限

1.不利于独立能力的培养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家长们在陪读的过程中为了让孩子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对孩子的衣食起居一手包办,家人变成了“全职保姆”的角色。家长的“包办”并不利于孩子独立生活技能的形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培养,反而形成一种惰性和过分依赖的心理。

2.朋辈群体角色缺失

朋辈群体是社会成员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便是朋辈群体社会化最好的写照。陪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管控学生的时间,但同时也减少了和同龄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减少了向同龄人学习的几乎和互帮互助的精神,不利于培养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陪读使得朋辈群体对孩子的社会化的功能弱化,同时陪读者无法弥补此部分的缺陷,使得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社会化出现朋辈群体影响的缺失。

(三)乡村社区的衰落

家庭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单元,是维持社会团结稳定的重要细胞。会宁地区因家庭经济结构单一,收入来源少,很多农村地区都出现了青壮年外出打工的现象,在农村中形成了所谓的“三八、九九、六一”部队。但是随着“陪读”现象的出现,一年12个月,只有寒暑假两个月村里人会比较多,有老人、小孩、中年人。如果学生寒暑假期间补课,寒暑假期间村里也很少见到青少年和中年人。家庭成员情感的疏离,邻里之间互动减少,乡村网络疏散,久而久之将不利于社区的长久发展。

四、“陪读”的现实思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之根本,社会进步之基石。教育的功能是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和技能,提高适应社会、获取工作、求得发展的能力。在这个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对教育的投资是一项长期的投资。贫困是会宁的标签,会宁人们愿意尽自己所能去投资教育,期待能够在将来改变家庭状况,即使现在背负巨大的经济负担,人们也愿意为了未来的收入去坚持。会宁人一直都坚守“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近年来随着“陪读潮”的兴起,“陪读式”教育提高升学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的弊端,尤其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而言。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寻找最适合会宁的经济模式和教育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会宁家庭孩子
新时期会宁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百年潮
会宁民歌融入中职院校音乐教学的策略
我在会宁等你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