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城市“用工荒”现状、原因研究
2018-11-13汪妍中共达州市委党校四川省达州市635000
汪妍 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四川省达州市 635000
一、“用工荒”的演变
(一)“民工潮”到“用工荒”的演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地向城市流动,期望通过这种流动来提高自己经济条件,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有了改善生活水平的期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不断加大,直到1989年产生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民工潮”。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民工潮”现象有所缓解,相反的是“用工荒”持续出现并呈常态化趋势。2004年年初,珠三角地区出现用工短缺问题,媒体称之为“民工荒”现象。2006年“民工荒”现象进一步蔓延,沿海地区的企业出现“缺工”现象,下半年,部分人口输出地的内陆省份,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民工荒”现象。随着全球经济形势转暖,2010年的 “用工荒”来势更猛,缺口更大,从东南沿海向中西内陆蔓延,四川等劳动力输出大省也大量缺工。媒体在报道用工形势时,开始把“民工荒”改成“用工荒”,2018年春节后,中西部多地政府纷纷挂出了“用工荒”的信息。
二、中西部城市“用工荒”现状
当前,中西部城市劳动力市场是“用工荒”与劳动力闲置并存,且有蔓延之势。中西部城市出现的“用工荒”并非真的无人可招,而是劳资双方在薪酬问题上难以协调,导致缺工与闲置并存的局面。(一)中西部城市“用工荒”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中西部城市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力度不断加强,与沿海地区产生了劳动力需求竞争,但优势不足。随着沿海发达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升级,部分劳动力密集或者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不断向中西部转移,外出务工人员虽然有了离家乡更近的务工选择,但是工资待遇比沿海城市低,中西部城市在劳动力竞争方面处于劣势,不少中小企业纷纷出现“用工荒”现象。
2.中西部城市出现“用工荒”现象的范围具有局部性。一是发生的行业具有“局部性”,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二是发生的企业具有“局部性”,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小、用工方式相对不规范的企业。
3.呈现“普工荒”与“技工荒”并存的复杂局面。一方面,由于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仍然选择到沿海地区务工,导致熟练的技术工人、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水平、职业技能、接受能力可能比老一代农民工具有优势,但是与用工企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相比仍有差距,而其就业期望大多较高,从而导致企业用工呈现“普工荒”与“技工荒”并存的现象。
(二) “用工荒”性质
1. “用工荒”具有暂时性。
(1)中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状态。中西部大部分城市是以农业为主,具有大量农村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足以满足本土企业的用工需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能为沿海城市的发展提供劳动力转移。
(2)传统节日因素导致企业短期招工困难。春节是最受中国人重视的传统大节,春节前至少半个月,大量农民工便会回乡准备年货,且大部分返乡农民工在正月十五以后才会有出行计划,受此影响部分企业会出现短时的“用工荒”现象。大部分企业的开工日期相对集中,短期招工量大,企业之间容易形成竞争,因此加剧了劳动力的短期供需矛盾。
2.劳动力市场矛盾凸显,“用工荒”可能演变为“长期性”和“整体性”的问题。目前,中西部城市“用工荒”是局部性、暂时性的现象,但中西部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变化,一些矛盾逐渐暴露,未来中西部企业面临的用工压力将不断加大,必须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
(1)新增劳动力持续减少与劳动力需求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相关数据表明,自2011年开始,新增劳动力逐年递减,同时,新生代劳动力向沿海转移的趋势并未发生改变。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中西部劳动力需求受多方因素影响将出现稳定、快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速度进一步提升。其次,伴随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环境污染重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将由“绝对富余”向“相对富余”转变,尽管总量仍然增长,但是劳动力供给增量却可能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2)劳动力代际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劳动力代际结构正在不断更替,80后、90后新生代劳动力占全市劳动力的比重逐步上升,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体。新生代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相对上一代农民工有所提高,劳动保护意识增强,新生代农民工普遍不愿到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而另一方面,中西部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端化发展还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3)劳动者需求多元化与企业用工模式粗放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发展,劳动者的就业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他们不仅对工资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对社会保障、劳动环境以及就业前景有更高的期望。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中西部多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其发展模式并未及时调整,仍停留在依靠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的粗放用工模式之上。尽管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适当提高了工资水平,但员工的流动性仍然相当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忽视了对企业文化的培养。
(4)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与现代企业生产管理之间的矛盾。首先,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偏低、技能缺乏。其次,部分劳动力纪律性较差,无法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管理模式。年长的农民工习惯小农生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则自由散漫,与现代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不相适应。一旦违反企业规章受到处罚尤其是处以罚金时,农民工跳槽风险较高,以至于部分企业的员工流动性过大、难以满足生产。
三、中西部城市“用工荒”原因及影响
(一)“用工荒”的原因
1.经济因素
(1)制度因素。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沿海企业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招聘工人,却依然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要,中西部企业的劳动力竞争处于弱势地位,出现“用工荒”现象并不难解释。
(2)区域经济发展使得农民的选择增多。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的相继实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成都、重庆、西安等地距经济发展快,工资水平高,城市发展程度高,吸引了部分希望就近就业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西部中小城市“用工荒”。
(3)企业扩张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引发用工短缺。需求量的增加是导致“用工荒”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近几年,由于中国宏经济形势良好,企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劳动力的需求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同时由于当前中西部的制造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增长方式多为粗放式增长,企业扩张必然伴随着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而当前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逐步放缓,其增长幅度赶不上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幅度,从而也就导致了“用工荒”现象的产生。
2.社会因素
(1)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影响农民工的自由流动。由于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存在,农民工不易被务工地社区所接纳,农民工作为城市边缘人,城市建设发展离不开他们,但在现实生活中城市人又试图远离他们,农民工与城市保持着这种若即若离的尴尬关系,与此同时他们相应的权益与应得的尊重难以实现。在户籍制度的门槛下,农民工难以在城市里寻找到“家”的归属感,“同城不同权、同工不同酬”成为农民工现状的真实写照。一旦家乡能够提供相应的岗位,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城市,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
(2)长期歧视的务工环境淡化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城市长期的歧视环境是导致农民放弃进城务工重要因素之一。在城市中,农民工经常会遭受来自各方面的歧视,比如说有些企业管理者凌辱农民工人格,加之农民工各类社会保障很不健全等,所有这些因素都极大地挫伤了农民进城务工的积极性,磨灭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念头。
(3)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心态发生变化。目前,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多趋向于年轻群体,这类群体由于接受教育程度较高,且多为独生子女,相对于一代农民工,这代农民工对工作环境、自己的发展前景等的要求都更高,一旦他们发现企业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时,他们的离职风险增加。
3.人口因素
调研发现劳动力供应不足或者称为人口红利逐步减小是形成“用工荒”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一代农民工随着年龄的增大无法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加之一代农民工的知识技术更新慢难以适应企业升级换代的需要;另一方面,二代农民工受教育或者接受培训的时间增长,九年义务教育甚至十二年义务教育延长了劳动者到工作岗位前的时间;这种劳动力市场的一增一减加大了“用工荒”的可能。
4.滞后的职业教育
中西部“用工荒”折射出职业教育的滞后,中西部虽有多家中职、高职院校,但是学校职业教育发展与企业人才需求缺乏有效对接、人才培养存在结构性供需失衡等现象,不利于企业高级技术工人的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