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学院大学生婚恋观分析研究
2018-11-13李樱桃张虎红王瑀暄
李樱桃 张虎红 王瑀暄
河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张掖 734000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大学生的婚恋观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对婚恋观问题的认识不仅受社会、家庭、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较大。河西学院地处丝绸之路黄金段、河西走廊中部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市,是兰州至乌鲁木齐唯一的普通本科院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使得河西学院大学生的思想较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为保守,但仍然发生了一些变化。近几十年对于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有很多,但并未改变我国婚恋观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如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积极的婚恋观已经成为目前河西学院等高校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河西学院大学生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
(一)恋爱态度向往、憧憬,恋爱目的错综复杂。
研究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恋爱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人生伴侣和为以后在婚姻中与伴侣更好的相处积累经验,但也有近一半的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和打发无聊的岁月。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支持在校期间谈恋爱,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支持先结婚后恋爱的人数为0,对爱情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但在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中对恋爱的目的却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甚至存在不正确的恋爱目的。
(二)注重颜值、物质
研究显示,有62.5%的学生选择伴侣时注重对方的相貌身高,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颜值变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是只注重外貌不注重内在显然是错误的。除此之外,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看着对方的经济收入和家庭背景,反映出大学生的婚恋价值观物质化,像这样一种负面的、消极的婚恋价值观应需及时的进行教育纠正以防止进一步的恶化。
(三)性观念开放、教育缺失
90后大学生逐渐的脱离了传统文化的束缚,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传统的贞操观收到巨大的冲击,对婚前性行为持默认、开放的态度,问卷显示,有近54%的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只代表对方的过去,表示能接受伴侣有关婚前性行为,只有极少数的人不能接受婚前性行为,这与传统的贞操观相背离。性观念开放,但性教育却更不上了,较之国外,中国的性教育内容单一,范围狭窄。性教育课程在高校的开设较为少见,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对性知识的需求,喜欢观看一些西方的影视作品,这不仅把西方的一些婚恋价值观慢慢的移植到自己的思想中,切逐渐丢失了中国传统的婚恋价值观,更甚至是传统文化。大学生对爱情充满了渴望,但却不能正确的理解去爱和被爱,部分学生在恋爱交往中逐渐偏离轨迹,缺乏性知识,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伴随着出现了恋爱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错误的择偶观、不能正确处理婚姻关系、婚外情等诸多的问题。
二、河西学院大学生婚恋观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精神层面的引导
对大学生正确婚恋观的养成,首先应从精神上加以引导,注重精神层面的引导教育,对大学生婚恋观中恋爱态度及恋爱目的、注重物质等对症下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正确价值观的灌输引导。引导学生在恋爱时注重对方的人品性格,以及对待感情的投入,而不再是注重颜值和物质,在恋爱时应明确恋爱目的而不是盲目更风,对待恋爱的态度应是积极地,恋爱行为应符合传统贞操观中所要求的,不能胡作非为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只有守住底线,认真投入才能收获一份美好的爱情。第二,结合多媒体,讲授一些负面案例,观看教学,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来自情感的交流,通过负面案例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
(二)开展性教育课程
在现有教育中,性教育力度较小,有关婚恋观教育方面的课程较少甚至没有,教育手段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自媒体时代,教师应结合多媒体使性教育课程不仅仅只是形式更要注重效果,对性教育知识的讲解还可结合传统文化中的贞操观,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做正确的行为。
(三)注重正面、积极的宣传教育
对大学生正确婚恋价值观的引导,还应该注重宣传教育,创新教育手段,有效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第一,在高校日常的课程中应加强有关婚恋观的课程,课程应涉及法律类、情感类、等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和手段。第二,创新教学手段,教育方式不仅停留在说教阶段,还可拓宽教学渠道,如:大学慕课、对分易、答题竞猜等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