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文化之滥觞与其发展
2018-11-13褚金祺
褚金祺
(武夷学院,福建武夷山 354300)
1 文化的滥觞
1.1 文化的界定
要想追寻文化的滥觞源自何处,文化的发展路程将是如何的,文化的未来在哪里,首先要面对的便是何为文化这一看似简单却又难以回答清楚的问题。有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但是虽然文化是区分人类与动物最本质的特征,但是至今人们对文化的概念仍众说纷纭。有人从文化现象去剖析,也有人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也有人把其上升到哲学的角度从其规律性去分析它。据统计,从1871年至今,有关文化的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论述不下200种。即使如此,为了阐述的明白简洁,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也为文化下一个界定:我们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产物。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文化是受自然环境制约,受一定的经济政治影响,是集体社会意识的集中体现,具有其差异性,多质性,流变性和多元性。并且,文化是一种类生命体,具有自我繁殖与自我保存的能力。文化的差异性首先体现在地域的差异,其次是时空的差异。由于不同地域与发展水平的差别,文化在地域与时空上也有不同的体现。各民族的各种文化实质上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是否与时代潮流相符合的差别。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而文化的多质性则体现于文化起始与发展时所占有的资源不同而不同,例如西欧石性文化与中国木性文化之差别。流变性和多元性则体现了文化所特有的与时俱进的能力与发展能力。并且,一定的社会经济与社会政治体制影响了文化的发展轨迹,而集体的社会意识则赋予了文化诞生的因素与发展的力量源泉。因此总而言之,文化的本质是集体社会意识的表现,受经济与政治和自然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1.2 文化的萌芽
众所周知,在人类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八个自成体系的伟大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中华文化,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墨西哥地区的玛雅文化,西亚和北非的伊斯兰文化和新兴的西欧文化。而文化的归宿是文明,最终这八大文化大多进化为了文明。而文明则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文化所不具备的严谨性与结构性。而穿越时空大门,追溯到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原始人已经会初步使用并制造简易的石制品并开始打磨相对简单的玉石装饰品了。而一般认为,文化的滥觞正是在玉器的一点一点的打磨中所产生。通过对亚洲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的墓葬进行发掘可以得知,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由于占有资源的不同,当时的原始社会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等级差别与贫富差别。而正如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此时的人类社会已经初步形成文化诞生的“质料因”。而后的青铜时代,无论中西方世界,等级制得以完成,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人类的物质需求初步得到缓解,因此人类社会开始了对精神的创造与发展,形成了文化诞生的“动力因”与“目的因”。而“形式因”的诞生则相对“质料因”,“动力因”与“目的因”来得更早。“形式因”的产生源自于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制约以及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主观反映。以中华文化为例,众所周知,中华文化诞生于长江,黄河之中的广袤平原上,封闭的环境以及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促使了原始的中国人选择了发展农耕文明。并且在长期的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之下,中国人最终选择了将“绝地天通”作为民族的价值取向。而“绝地天通”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为中华民族上古时期的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且对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起着支配的作用。因此,中华文化的“形式因”源自于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接受与在制约下的发展。反观古希腊文化的起源也正是源自于大陆岛屿式的自然环境。而也就在“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都同时具备之时,人类文化的萌芽也就在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奴隶制出现时悄无声息地诞生了,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走向。
1.3 文化的形成
当文化的萌芽在人类社会中生根之时,人类文明也有了一种质的飞跃——其意义不亚于人类发现并使用火。人类发现并使用火标志了人类摆脱混沌的原始状态,使得人类与猿猴得以区别并繁衍壮大,而文化的产生则标志着人类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文明,是人类社会摆脱生产力的瓶颈的重要工具。但是,在新石器时代,文化还不能称得上严格意义的“文化”,只能说是一种区别与其他动物的集体性群体或部落的智慧意识。而文化的真正形成就中华文化而言,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华文化在商周时期便形成了初步的体系,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完善,最终在秦汉时期形成中华文化的较为完善的文化体系。而西方世界,以古希腊为例,文化在荷马时期文化便已形成了初步的体系,而在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先贤的努力下,以古希腊文化为代表的欧洲古典文化便正式宣告诞生。虽然西欧文化较中华文化的起始迟了许多,但其自成体系的文化脉络在当今世界文化潮流中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2 文化的发展
2.1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文化的发展
正所谓研究文化的发展,就不得不回到抽象,再抽象。因此,对于文化发展的研究就无法绕开文化发展哲学化这一命题。而将文化的发展作为哲学来观察,来研究,就能够最大程度去把握其发展的最一般的本质与最普遍的规律。而将文化发展哲学化对于文化发展的研究是有莫大的帮助。恩格斯说“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从头做起。”因此一般认为,文化的发展的实质是一个破-立的过程,简而言之是一个由个体量变引发集体质变的自我保存与自我克服的反复的,上升的,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过程。而这也正如古代中国的思想家们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亦又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简明却暗藏哲理的语言所来表达对世界或是文化的变化发展的的观点。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化的发展是物质的,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具有周期性规律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过程。
2.2 文化认同与文化发展
每种文化都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与发展规律,并且自成脉络。但是在每种文化的发展中,文化认同在其中的重要性却是一种共性。一般认为,文化的本质是集体社会意识的集中表现,而社会认同则是集体社会意识的核心,是文化发展的命脉源泉与强劲引擎。集体社会意识是一种集体性的社会思想,情感的集合与升华,在中华文化中,集体社会意识便是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以及道家的“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和佛家的“慈悲为怀”,“大爱”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道德准线。而社会认同则是人们自觉维护,遵守集体社会意识,并且主动去完善,发展集体社会意识。也正是因为文化认同,使得民族国家有了建立的基础,同样也避免了在相对一定的地域的人类因为不同观念与社会意识而兵戎相见的情况的发生,为文化的发展创造相对适宜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土壤。而正因为有了适宜的发展土壤,文化才得以蓬勃发展。并且也正是有了文化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加固了文化认同,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文化发展循环。因此,文化认同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而文化发展也加固了文化认同,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关系,一旦其中任何一环丢失或是变得薄弱,那么无论是文化发展还是文化认同,都将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与冲击。
3 综述
文化是对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其本质是集体社会意识的集中体现,并且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和强劲引擎。而文化认同对于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虽说不是如同自然环境等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但其主导性的地位仍然值得每个研究文化发展的学者所关注的。故而对于文化之滥觞的追寻以及对文化的发展探索展望便在文化研究乃至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我们不断去探求与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