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阅读成为孩子心灵的向往
2018-11-13侯延卓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铁路二小137000
侯延卓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铁路二小 137000
一、转变教师的理念,才能展现课堂阅读的美丽。
长期以来,语文课始终坚持着"文本解读"式的教学模式。很多的语文课堂,老师大多带着学生,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下了大量功夫,从课初到课末,上得热热闹闹,认认真真。可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却并没有随着一篇篇课文的学习,有长足进步。阅读教学着眼于“教”的状况太多,学生阅读的太少。因而造成学生的文化积淀太浅,缺乏语文功底。语文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所占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批评的那样“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其实我们都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不但不鼓励学生读书,反而阻止学生阅读课外书,并美其名曰:为了学生的成绩。
二、保证阅读的时间,才能焕发课堂阅读的生命力。
我看到有进行阅读实验的老师这样设计自己的课堂时间的:他将课时一分为二,用不多于4/5(低年级)、3/4(高年级)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强化双基,抓根固本,完成教材规定的任务,此为一条线;用不少于1/5(低年级)、1/4(高年级)时间设立自由读写课、引进课程,学生自选教材进行自由读写,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扩大学生的智力背景,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此为第二条线。第一条线以本为本,实行“我教你学”从教到学再到做,第二条线,自由读写,学习写作技巧,把读写结合起来,这样自由的读写,实行“你学我导”从做到学再到做。两条线同时运转,有机结合,形成缺陷相克,优势相生,依次推进,循环往复。我借鉴了这种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课堂生动起来,热爱语文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多,语文学习呈现良性循环。我把常规的语文课由每周六节改成了两节,在课堂上完成教材、四节由学生自主阅读。这些学生非常努力,学习非常有成果。他们的语文成绩在年级组遥遥领先,而且不仅仅是语文成绩遥遥领先,更重要的是还影响到了他们的整体素质。所以只有保证阅读时间,课堂阅读才会焕发生命力。
三、有效的阅读指导,课堂阅读才会生机盎然。
1、课前读物推荐课:设置悬念,激发阅读欲望:品味情趣,引发阅读期待:感受影响,产生阅读向往。教师或简述书中的大意,或摘读文中精彩章节,或提出书中的要点,或谈谈自己读这本书的感受等等,或读到生动感人处戛然而止,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我在向学生推荐《海蒂》一书时说:最近老师在家读了一本书,当读到高兴处时,不禁捧腹大笑;当读到伤心处时,不禁潸然泪下。我成了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赶快去读一读这本书吧,细细品读,你会走进一片纯美的文字天空,那浓郁的书香,独特的意境一定会让你陶醉其中,留恋忘返!
2、课后交流欣赏课:明确阅读主要任务,重视儿童阅读回应,丰富阅读表达方式,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即每天拿出五分钟让学生互相“读”课外书中的精彩片断,“讲”自己阅读中感受最深的事情。这样不仅能让教师了解到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而且通过“读”“讲”可以达到相互交流阅读感受的目的,同时,“读”“讲”的过程也是学生相互推荐好书的过程。
3、综合性阅读指导:围绕课外阅读的目标设计具体的任务情景,有利于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比如,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人物传记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围绕任务传记专题设计一个较为具体的任务:“选择一位你喜欢的人物从以下几点写下自己的看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你为什么喜欢他?你对他有何评价?通过具体的语文活动的设计来带动阅读。教师也可以引导并鼓励学生把一些情节动人、形象鲜明的作品改编成剧本,让学生合作表演。并定期举办表演会,让学生表演,交流,评价。采取这种表演的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教给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才会效率倍增。
读书得法,潜力巨大。把好的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后,教师不能撒手不管了,还要教给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避免学生陷入一味追求惊险、紧张、离奇的故事情节中,一门心思看“热闹”的误区。介绍两种读书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产生了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大家的作品,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摸索,才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课堂阅读才会成为孩子心灵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