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2018-11-13谢蒙鸦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民中学广东湛江524081
谢蒙鸦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民中学 广东湛江 524081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留守儿童2013年统计,我国有留守儿童6103万,接近英国全国人口,大约每五个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数都是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的也有一部分寄住在学校。本人一直以来都从事初中班主任工作,多年与留守儿童打交道,发现留守儿童存在不少问题,在解决教育问题过程中不断地研究思考如何通过多渠道地有效教育管理好留守儿童。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的学习普遍较差。学生教育管理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双重管理,然而,留守儿童父母外出,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回到家后,基本上把全部的时间用在看电视、玩游戏和干家务上,很少能主动地去复习所学知识和完成家庭作业,学习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2.留守儿童的纪律性及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不懂尊重他人、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顶撞老师,其中一些人甚至抽烟、喝酒、打架、逃课,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成为了“问题儿童”。
3.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差异
有研究显示:“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初中生出现更多的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初中生多处于青春期。在这个特殊时期,身体迅速生长、第二性征出现、自我意识发展等“突如其来”的变化往往给学生带来不安、紧张和各种心理冲突。因此,初中生极需要父母及时有效地进行生活上的呵护、思想上的引导、行为上的规范和调节。然而,对于初中留守儿童而言,其父母恰恰在这样的成长关键期“不在场”。“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情感交流是导致留守儿童安全感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初中留守儿童较之非留守儿童,更易出现紧张、焦虑、忧郁、孤独、心烦意乱、冲动多怒等负面情绪,缺乏心理安全感。
留守初中生出现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多方渠道,特别是家校联合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尽可能多地创设温馨的家庭氛围、安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一) 家长、监护人创设温馨的家庭氛围
营造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一是外出务工的父母应努力创造条件,弥补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带给孩子的不良影响。一方面,家长要创设良好的家教环境。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亲子关系。当家长不在孩子身边时,应选好委托监护人,并与其定期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子女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另一方面,家长可通过打电话、发信件等多种方式与留守儿童交流、互动。在交流时,耐心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关心、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二是负责监护留守儿童的 (外) 祖父母应多抽出时间关心其情绪情感变化,采用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并进行适时引导,确保留守儿童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 学校从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作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受正规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借助多种渠道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对他们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增强他们自控能力的培养,让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对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拥有心理咨询室和专职的心理咨询老师,既要开展切合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又要为他们开设各类心理健康课程和讲座,给他们适当的引导,为他们排忧解难。通过心理测评、心理访谈、日常观察等多种方式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专业测评与分析,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干预,并及时与他们的父母或代理监护人交流他们在校的表现情况,形成家校共管的局面。
(三) 家校社形成合力,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施加心理援助为了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应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对其施加专业的心理援助。援助模式主要有人本关爱的模式、期望鼓励的模式、危机预防的模式。其中,人本关爱模式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予以无条件的、积极的关注,真诚地悦纳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知,让他们知晓外出务工的父母虽然不在他们身边,但依旧牵挂着他们; 周围的亲人、老师、朋友也在关心着他们,爱着他们。期望鼓励模式凸显的是积极期待对人的成长的积极意义。凭借该模式,家长或教师应给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以良好的期待和肯定,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因势利导,鼓励他们自信,促进他们心理的积极、健全发展。危机预防模式主要针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 “父母缺失综合征”,采取积极预防的方式防患于未然。
如何更加有效地教育管理留守初中生,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大难,希望大家要加强研究,深入思考能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大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