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多向互动的策略
2018-11-13孙校爱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街道实验幼儿园浙江宁波315192
孙校爱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街道实验幼儿园 浙江宁波 315192
一、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构建多项互动的重要意义
(一)符合《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目标的要求
《纲要》的内容是幼儿园教师组织班级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方针与思想,教师要深入研究《纲要》的基本内容,并且在自己的教学活动组织中身体力行,力求符合其中对教师教育活动所提出的要求。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教育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入其中,通过美术活动进行表达,在美术活动中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与交流,不但能够发展幼儿的感性认识与表达能力,同样能够促进幼儿逐渐形成主体意识,锻炼幼儿的美术思维能力。通过美术活动中的师生、生生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培养幼儿的伙伴交往能力,启发美术思维,促进社会性发展。
(二)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的要求
在《纲要》中艺术领域的活动要求明确指出,在组织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以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并发展幼儿的需求作为基础,教师据此选择适当的回应方式。在幼儿园大班阶段的孩子,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的阶段。美术活动对幼儿思维的开发与引导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学会动手动脑,帮助幼儿顺利实现思维方式的过渡。教师要严格按照《纲要》中所提出的要求,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幼儿的表现与情感体验,及时发现幼儿的需求,在教师的适当适时的引导下,在集体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帮助幼儿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三)提高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质量的要求
长期以来,部分教师对美术活动存在错误的理解,一些教师认为美术活动只不过是一个“复制”一些“粘贴”的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模板,幼儿通过观察教师、模仿教师,临摹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这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是完全错误的,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活动应当是能够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活动,而不是禁锢幼儿的思维。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开展多项互动是非常必要的,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将幼儿摆在活动的中心位置,教师更加了解幼儿的想法,幼儿与幼儿之间更密切的交流,启迪幼儿美术思维。这种美术教学过程,克服了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沉闷乏味的问题,并且也真正实现了美术教学活动应该有的教育意义。
二、在开展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如何实现多项互动
(一)巧妙设计,创造师幼互动
教师在美术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能够发挥启发与引导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师的引导作用,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为自己与幼儿的互动创造条件。例如,在开展大班幼儿美术活动《不同的我——有趣的面具》这一主题活动时,根据大班幼儿已经对自己面部特征有了一定的认知,教师要在这个活动中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让幼儿学会欣赏自己,树立自信心,那么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就可以围绕着做面具的选材与幼儿进行沟通与交流。例如,教师要为这一美术活动搭建一个相应的背景,烘托气氛。
教学片段:老师:在昨天晚上收到了来自大森林的舞会邀请,这是老师第一次收到这么特别的邀请函,如果小朋友们能够完成这个舞会的要求,那么老师就带着你们一起去参加这场舞会。这个舞会的名字呢叫做《面具舞会》,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带着属于自己的面具去参加,这个面具要充分的体现自己的特点。那么你们觉得自己哪里最有特点呢?
幼儿:鼻子/嘴巴/长头发,等等。
教师:那我们能够用哪些材料来表示我们的眼睛鼻子嘴巴呢。
学生:羽毛/卫生纸/纸条,等等。
老师:在面具的颜色选择和搭配上你们想选择什么颜色呢?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用羽毛的颜色,等等。
通过上述的师生互动,教师一步步的启发幼儿的思维,带动班级活跃的氛围,为美术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二)创造机会,帮助幼儿互动交流
幼儿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勇于表达,激发思维,在同伴的带领下热爱美术活动,同时也能够满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开展《绘画——我的好朋友》这一主题活动时,教师就让幼儿主动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小伙伴,并将自己喜欢的好朋友画在自己的画中,幼儿可以对自己的模特提出要求,让自己的好朋友进行读书活动、建构活动甚至根据画画者的需要表现出假装吃饭的样子等等,这就需要幼儿与自己所选择的好朋友进行沟通与交流,顺利实现幼幼互动。
总结:美术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多项互动环节的设计,创造美术活动良好的氛围与条件,发挥美术活动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