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出版社的坚守与创新
2018-11-13庄智象
◎ 庄智象
新时代大学出版社的坚守与创新
◎ 庄智象
大学出版社从诞生之日起肩负的使命和职责就是全心全意服务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并始终将教材和学术著作的出版作为首要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职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改革开放、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时代“双一流”建设中,大学出版社更应主动融入,有所作为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壮大、提升和发展自己。大学出版社;坚守;使命;职责;担当中国的大学出版社在浩浩荡荡的改革开放洪流中诞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创业、崛起、成长和发展。经过40年的建设与发展,大学出版社异军突起,已成为我国出版业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也无疑是我国出版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大学出版社的创业、崛起、成长与发展
我国的大学出版社几乎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和步伐兴起的。大多数出版社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期,还有的建于90年代,亦有少数创办于21世纪初。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57年6月,1980年6月复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4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1978年复社。这是仅有的两家“文革”前创建的大学出版社。40年来,大学出版社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一路前行,实属不易。众多的大学出版社初创时都面临着各种困难,诸如资金缺乏,有不少出版社学校仅投入几万元的开办费;办公场所简陋,仅有几间办公用房;专业人员奇缺,大多数的从业人员都是从学校各部门调集,对出版业完全陌生,毫无行业经验,不但编辑人员匮乏,经营人员更是难觅,对出版过程和程序毫无概念,经营领域几乎空白,对市场需求不甚了解,销售渠道更是一张白纸。总之,困难之巨大,条件之艰苦,几乎难以想象。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大学出版社的第一代创业者,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高校出版事业的执着精神,勇敢地担负起了服务于高等教育的使命。他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一路前行,克服了初创时期的困难,创业时期的艰难,崛起时期的碰撞,发展时期的纠结,成长壮大为我国出版业一支生气勃勃的生力军。
40年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一)创业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大部分的大学出版社诞生于这一时间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全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这一阶段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主要是为了满足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文革”结束,百废待兴,恢复高考,大量的教材急需编辑出版,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但仅靠原有的出版力量恐难以完成这一重要而急迫的任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急需,催生了一大批大学出版社。于是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出版局在1986年7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校出版工作会议。国家教育委员会随即制定出台了《高等学校出版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办法》,确定了我国高校出版社为学术性和研究性较强的事业单位的性质,明确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办社方向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社方针。要求把“出版教材、教学参考书及其他教学用书放在首位、出版科学著作作为重要任务”,也就是说把教材出版和学术著作的出版作为大学出版社的首要任务。《办法》同时指出,高校出版社由高校直接领导、实行学校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出版局宏观指导,实行各地出版行政部门属地管理。从办社宗旨、任务要求、行政体制、管理方式等诸方面为大学出版社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于是大学出版社扬帆起航,踏上了创业的征程。
(二)崛起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末期。大多数大学出版社经过十年的初创期,组织架构、出版理念、办社宗旨、出版范围和内容、经营的理念、方式、管理模式、队伍建设、运营机制等,都逐渐成熟起来,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调整完善,使之逐渐融入全国出版业的主流。尤其是在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召开了第二次高校出版工作会议,要求高校出版社在逐步实现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从学术性、研究性较强的事业单位向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转变。各高校出版社学习和借鉴现代企业管理范式,从人事分配制度、管理要求和模式入手,逐渐打破大锅饭现象,实施绩效挂钩,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不一样,实现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增强了高校出版社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有效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进一步加强对大学出版社的业务引导、监督以及加强、规范日常管理,国家教育委员会先后印发了《高等学校出版社评估暂行办法》《高等学校出版社社长负责制暂行办法》和《高等学校出版社总编辑岗位规范(暂行)》等重要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对高校出版社的办社要求、管理要求和模式,为高校出版社的崛起,在体制机制等诸方面保驾护航。由此,大学出版社迅速崛起,出版内容不断丰富,规模扩大,双收益提升,有力地支持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成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末期。经过前20年的学习、探索、实践和各种历练,大学出版社已逐渐形成比较清晰的办社模式,不断调整和完善办社理念,坚定办社宗旨,坚持正确的定位,承担起高校出版社应有的使命和职责。不同类型的高校出版社坚持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显特色。尤其是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大学出版社取得了长足发展,出版物质量不断提高,出版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出版规模不断扩大,出版范围不断拓展,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中外合作交流不断扩大,对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繁荣的贡献不断提升。不少高校出版社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高校的一个亮点,同时在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传播,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已日益彰显特色与优势。这一时期,各高校出版社十分注意内涵和品牌建设,通过优质的出版物和各种学术活动,逐渐树立出版社良好形象,不少出版社因此也成为其所在高校的一张名片。
(四)发展阶段:21世纪第一个年代末至今,转型升级发展期。2007年,大学出版社根据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颁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高等学校出版社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各高校出版社在国家和属地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实施转企改制,由原来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转制成出版企业。将高校出版社定性为经营性企业,明确了学校或学校资产公司作为出版社的出资人,明晰了产权关系,初步建立了出版社法人治理结构,在保证出版导向正确的前提下,要求各出版社根据公司法制定相关章程,依规依法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等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等措施,妥善处理出版社人员身份和编制问题。做到产权清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家对实行改制的出版社实行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通过转企改制,又一次解放了高校出版社的生产力,调动了广大职工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但不少出版社的经营者感觉压力陡增,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忧患意识叠加。不少出版社将压力变为动力,使出版社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其在高校的地位和出版行业的作用日益显现。
二、大学出版社的坚守、使命与担当
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几乎都建有出版社,大学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传播、国际交流与合作都需要出版媒介的支持和支撑。无论是教学优秀成果的理论构炼、催化、出版、传播,还是优秀学术思想的凝练,学术成果的催生、反映和出版传播,都离不开大学出版社的努力,离不开出版社的关注、支持和帮助。无论是英美还是欧洲、亚洲或其他国家和地区,著名大学都办有一家实力、声誉与之相当的出版社。从某种程度而言,大学出版社是大学教育、教学、学术思想、学术成果交流和传播等大学功能和服务的延伸和拓展。要办好中国的大学出版社,必须坚持正确的办社方向和宗旨,坚持正确的定位,牢记使命和职责,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迹运行,才能科学、健康、稳定、可持续、快速发展,才能承担起大学出版社应有的使命和社会责任。也就是说要坚定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服务。坚持大学出版社的定位,始终将教材出版和学术著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人才培养,不论是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还是培养各行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教材不可或缺;学科建设,教材是重点;课程开发,教材必须跟上;教学质量要得到保障,首先要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材。在某种程度上,教材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教学为本,教学大计,教材为本。教材建设和出版是高校和大学出版社至关重要的任务。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学出版社创建之初,国家教育委员会就明确要求,将教材出版列入大学出版社的首要任务。这一方面,是鉴于当时的教材奇缺,出版能力不足,也是因为教材出版确实是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教学素材。教材的建设和出版水平,反映了其学科的建设水平、人才的水平和学术的水平、教学的水平。一流的高校应该能够编写一流的教材,一流的出版社应该能够出版一流的教材。无论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学科建设,还是教师队伍建设,或是学生的培养,都离不开教材建设和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很多大学出版社在建社之初,按照国家教委的指示和高等教育之急需,出版了一大批急需的高质量的教材,既满足了教学需要,支持了学科建设,繁荣了学术,也为出版社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发展同样如此,刚建社时,外教社出版了众多教学急需的各级各类外语教材,如英、德、法、日、俄、西、阿、意等语种的教材和教参,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也及时将教授们的最新科研成果进行出版和传播,尤其是“大学英语”“新编英语教程”“新编日语”“大学德语”“大学法语”“英汉翻译教程”“俄汉翻译教程”“日汉翻译教程”等一大批高校的外语教材与教参,数次修订已成为外教社的品牌,又被列入国家规划教材、精品教材和推荐使用教材,并获得国家级各类奖项。出版30年有的仍然经久不衰,仍有可观的市场份额,成为外语教材的经典之作,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外语专业人才和既掌握外语、又精通专业的各类学科人才。
改革开放40年来,大学出版社在高等教育的每一个发展关键时间节点,都起着积极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改革开放起始阶段、恢复高考,还是在211、985高校建设中,还是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阶段,都勇敢承担起了自己的职责,坚守使命,尤其是在每一个重大改革工程中,主动融入,主动服务,积极配合,花大力气组织、策划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所需的教材,逐渐构建起比较完整的各个学科的课程体系和与之匹配的教材体系,组织一流的教授、学者、专家协同创新,多校合作、国内外学者联合,国内外出版社联袂展开学术交流和合作,以问题为导向,紧盯学术前沿,坚持原创和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逐步构建起完整的教材体系,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学科建设、学术繁荣、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作出了杰出的重要贡献。以外教社为例,在这40年中,外教社出版了一大批成规模、成体系的精品教材,其中3套英语专业的教材,3套大学英语教材,3套高职高专教材,还出版了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和数字出版物,搭建了数字化的网络平台,将教材出版与数字化、网络化深度融合。有千余种教材被教育部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名列大学出版社之首,不少被列入精品教材和推荐使用教材系列,有力地支持了高等外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外教社的实力、抗风险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可以这么说,大学出版社的创建、创业、崛起和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得益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得益于国际化办学的不断推进。经验告诉我们,大学出版社只有紧紧地围绕着国家的发展需要,围绕着服务于高等教育的需要,坚持正确的办社方向,坚定办社宗旨,坚持正确的定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等教育是强国富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国必先强教育,教育强,国力强,高等教育更是在知识创造、科技创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诞生于高校的大学出版社理应全心全意服务于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教强,大学社强,高教兴,大学社兴。只有坚持服务于高等教育的全面建设和发展,大学出版社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
学术著作的出版无疑是大学出版社必须牢记的使命和必须承担的职责,无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繁荣,还是国际交流与合作都离不开学术支撑。而学术的发展又是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之基,高校无不把出人才、出成果看作是学科建设、学术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学术著作出版必然是大学出版社义不容辞的职责和光荣的使命。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很可能会带动和引领一门学科的发展,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术人才。尽管有些学术著作可能比较小众,但对于思想凝练、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往往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影响和改变某些事物的运行轨迹,加快事物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大学出版社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学术著作出版的使命和职责,并将学术著作的出版与教材出版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外教社出版了一大批外国语言、文学、翻译、跨文化交际、教学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著作,四十余套成规模、成系列的丛书,有力地支持了外语学术人才的培养,支持了学科建设与发展,支持了学术交流与繁荣,支持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四十年来,外教社坚定地坚持教材、学术著作、学术工具书、学术读物出版的深度融合,形成合力,形成体系。教材、学术著作、学术工具书、学术读物互为依存,互为支持,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外教社还重视将出版工作与各种学术研讨会、论坛、大赛等紧密结合,如:外教社每年举办的“英语专业的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大学英语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高职院校院长、系主任论坛高级论坛”“外语教师教学大赛”“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等活动,以此获取需求信息和学术信息,同时传播出版理念,推广出版成果,贴近教学,贴近科研,贴近教师,贴近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成为外教社的一项重要工作。外教社建社近四十年来,取得了骄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笔者始终认为,为外语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的发展,为学术交流与繁荣,外语人才的培养,文化的转播与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所取得的成绩和贡献,促进全民族外语水平的提高是最值得骄傲的,这是大学出版社使命和职责所在。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
2017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建设世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即“双一流”建设方案。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描绘了将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蓝图,将我国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更使全国人民信心倍增,精神振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各高校摩拳擦掌,就如何建设一流高校,一流学科纷纷召开各种研讨会议、论坛、咨询会、专题调研会,献计献策,筹划和设计建设蓝图,对标世界一流高校,对表时间节点,采取各种措施,摸清家底,弄清现状,查找短板,探究对策,调整政策,建立和完善机制,有力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师生、干部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双一流”的建设和发展。要建设“双一流”,必须要弄明白,我们是在中国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世界一流的高校和一流的学科,而不是复制了一个牛津、剑桥、哈佛、普林斯顿大学或国外的某一学科。建设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同样应突出问题导向、紧盯学科前沿、坚持原创、对接国家战略、紧紧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主题。
大学出版社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双一流”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承担怎样的使命和职责,应有怎样的担当?入列“双一流”的大学出版社无不都在思考这些问题,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将出版工作更深入地融入其中。大学出版社建立的初衷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的大局服务,建设“双一流”是一项国家战略,是一项强国战略。强国必有强盛的高等教育。高校是知识创造、科技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双一流”建设,大学出版社责无旁贷,应积极承担其使命和职责,主动融入“双一流”支持“双一流”、促进“双一流”。同时在“双一流”建设中,作为大学的一部分,应不断地提升、发展、壮大自己,力争与“双一流”相映成辉。大学出版社在“双一流”建设中设计、制定相应工作内容、要求和时间表,了解和熟悉自己所在高校的一流高校的建设整体方案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蓝图以及具体的工作计划,对接其建设目标、任务、路径、措施以及具体项目,并作为出版社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来规划、设计和实施。从建设理念、思想、宗旨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传播、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融入,开发和充分使用“双一流”建设中的优质出版资源,及时组织策划相应的出版工程,集聚国内外资源,搭建“双一流”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双一流”学术命运共同体,催化和催生一流学术成果,及时反映和传播一流建设成果,支持和促进“双一流”的建设与发展,出世界一流人才,一流成果,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当然,在建设过程中,大学出版社自身也应得到建设与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出版社,全面促进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步入世界强国之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以上就大学出版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和肩负的使命、职责与担当及在新时代的新目标、新征程、新任务,尤其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过程中,大学出版社应有的作为,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限于认知和水平,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1] 高云松.乘风而起 顺势而为——上海高校出版社发展主要阶段回顾[J].编辑学刊,2017 (06):8-11.
(庄智象,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