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欺凌
——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2018-11-13梁兰

新生代 2018年17期
关键词:受害者校园家长

梁兰

天水师范学院 甘肃天水 741000

随着网络通信的不断发展,校园欺凌一类的新闻不断的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校园欺凌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不仅是身体上的,也不仅仅在短时间之内存在,它就像孩子们的一场噩梦,不断地侵蚀着他们的内心,不断的在他们今后的生活中反复出现,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严重的伤害。

一、校园欺凌的定义及分类

校园欺凌,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校园之中或者校园周围的欺凌行为。韩国《校园暴力预防及其对策法》认为,校园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特殊学校以及培训机构等。WHO将欺凌定义为:蓄意的运用躯体的力量或者权力,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者上海,造成或既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的行为(宋雁慧,2005)。我国胡春光教授认为,无论是肢体上的踢打、言语上的威胁、关系上的排挤还是身体或性别上的嘲弄,都被视为欺凌(胡春光,2017)。在本文中,校园欺凌主要是指发生在学校中或者学校周围的个体或者群体对较弱的个体长期反复实施的消极行为。

根据校园欺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两种。直接欺凌包括肢体欺凌和言语欺凌,即欺凌者用打、踢、言语辱骂、嘲笑等方式直接欺凌受害者;间接欺凌包括隔离和排斥其他同学、传播谣言这样的社会关系型欺凌以及对受害者的身体、性别和性取向进行取笑的性欺凌;随着网络的发展,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网络欺凌也被提出来。

二、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往往是隐而无形的,发生在老师和家长都无法察觉的阴暗角落里,正是因为这样,更加助长了欺凌者的嚣张气焰,也让受害者更加悲惨和无助。为了解决校园欺凌越发频繁和严重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一)欺凌的隐蔽性及刻板的社会认知。由于校园欺凌发生的场地一般比较偏僻,受害者又不敢向家长和老师报告,造成了欺凌行为的隐蔽性。家长和老师无法准确的判断是否在学生之间存在着欺凌行为,也就无法对欺凌者进行惩治,对受害者进行安抚,欺凌行为越发频繁,最终造成严重后果。在我国,并没有对教育工作者或者家长有过严格的有关校园欺凌的培训,欺凌行为往往被他们视作是孩子之间不懂事的打闹,他们认为这是孩子社会化不成熟的表现,直到事情严重了,他们才会恍然大悟,意识到欺凌行为的存在及严重后果。

(二)家庭因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会被孩子学习模仿。但是在现代社会,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忙于挣钱,美其名曰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关心照顾孩子,更不用说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关系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欺凌行为。例如,孩子处在一个有着家庭暴力的环境中,他们长期受到这种暴力的影响,从而学习用暴力去解决一切的争吵和矛盾。父母的不恰当教育观念也不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个性培养,例如:部分家长赞成“忍”,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忍耐,息事宁人是最好的最安全的解决办法;而部分家长却赞成“回击”,只要自己受到了伤害和委屈,就必须还击回去,这样在以后才不会被人欺负。此外,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等不良的家庭结构,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性格都是有影响的,极易导致孩子不良行为的发生。

(三)学校环境因素。人们通常认为,儿童行为出现问题都是父母的教育责任,而儿童的同辈群体关系并没有被列为关键因素。我国大部分学校都是封闭式的,孩子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里面和老师以及同学一起度过。俗话常说“跟着好人学好人”,孩子的生存环境也会对他们的性格以及行为造成极大的影响。如果孩子的朋友都是嚣张跋扈,惹是生非的,孩子会受朋友的影响和撺掇,产生不良行为。其次,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设定与校园欺凌有关的部门或者单位,孩子发生欺凌行为,无法追究学校以及老师的责任,对于欺凌者学生没有明确的惩罚标准,对受害者学生没有确切的保护和安抚政策,同时,随着教师权威的逐渐削弱,许多教师对学生不敢打不敢骂,很多事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校园欺凌无人过问,导致欺凌行为发生得更加肆无忌惮。

(四)社会环境因素。许多专家和学者表示,我国在校园欺凌方面的法律并不完善,这也是我国校园欺凌频发的原因之一。例如:“定性”“定量”标准对于欺凌者的行为和受害者的受伤程度判定不准确或者不科学,从而对欺凌者“一放了之”或者“一罚了之”。未成年孩子不必对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惩罚。总之,责任年龄制度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良好庇护,“定性”和“定量”标准对故意伤害事件的纵容,校园欺凌治理机构缺失,管理人员职责模糊等,都会在无形之中强化孩子的欺凌行为。

三、校园欺凌的防治措施

从校园欺凌的成因分析可以发现,导致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作为管理者或者监护人,只有协调各方才能预防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应当重视对学生优良品质和健全个性的培养与引导,转变教育方式,重视子女的认知及规则培养;学校方面应该建立完善的治理机制,成立校园欺凌治理委员会,增加教师对学生的欺凌行为的认知;而社会方面则需要强化惩罚力度,引入恶意年龄补足制度,完善校园欺凌的法律救济制度,建立全方位的法律责任体系以防范校园欺凌。综上所述,要预防校园欺凌,最好的办法便是综合防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治体系。

猜你喜欢

受害者校园家长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儿童雾霾的长期受害者
短文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