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
2018-11-13刘媛
刘媛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黄麓师范学校分校 安徽合肥 230000
案例:
思天今年5岁,是典型的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也是班级中个子最高,力气最大的男孩。他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有时自由活动时他双手一齐拍打他身边小朋友的肚子,把小朋友拍哭。有时,他有意拧其他小朋友的耳朵。有时他学着电视武打片里的动作,指手画脚,向其他的小朋友操练一番,把小朋友的衣服弄脏,撕破,甚至打伤小朋友的眼睛、鼻子等。
情景一《不给我就抢》
一天,东浩带来了一个玩具奥特曼。思天很想玩这个玩具,他指着玩具急得快哭了,可是东浩却丝毫没有分享的意愿,思天情急之下一把夺了过来,东浩追过去抢,就这样你也不肯让,我也不肯让,一直抓着奥特曼不放,突然,听见“嘎吱”一声,奥特曼的一只手断了,接着思天就给东浩一记耳光。东浩“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等老师闻声走过去,康康的脸上已留下了红红的手印子。
情景二《咬你,我就能得到想要的》
一次,思天和新迪在抢一个球,思天大喊:“是我先拿到的。”新迪说:“不对,你是跑过来的,是我先拿到的。”思天仍大叫:“我要玩。”我轻轻地对他们说:“你们俩商量一下,想个办法,要不,这样下去谁也玩不起来。”于是新迪用商量的口气对 思天说:“我先玩,等会儿交换地时候再给你玩,好吗?”思天松开拿着大球的手,我以为他同意了新迪的方法,正想表扬他,没想到他猛地抓起新迪的胳膊狠很地咬了一口。新迪痛得立刻松开了手,哭了起来。思天见状立即拿着大球准备玩起来。
分析现象
儿童的攻击行为有年龄阶段的特点,即工具性攻击占优势。儿童具有一定认知能力,在一定情境中,能够对各种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判断,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通过攻击手段产生的结果,因此儿童有时会受到外在诱因的驱动,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发动攻击。思天的攻击性行为其攻击的意图主要不在于伤害他人,而是为了得到“奥特曼玩具”和“大球”,攻击只是他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
原因分析:
幼儿自身方面
1.语言表达能力差
与同龄人相比,思天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迟缓,3岁左右,依然很难表达出完整句,交流时语言表达不完整,影响与他人的正常交流。情急之下很容易选择动拳头。学前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幼儿语言表达不顺畅,很容易触发他的不良情绪,容易出现击性行为。
2.缺乏交往技巧
在观察中我发现,思天不会运用礼貌性交往语言,当他想请求别人的帮助时,因为不懂得礼貌性的请求语言,在情急之下就选择掐人、踢人。由于不懂得交往技巧,产生了偏离正常交往规范的行为,极易对他人造成伤害。
3.树立自己的威信
思天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为了在同伴中树立威信,他就不得不寻求其它的方式。利用力量来征服他人,从而树立自己在同伴中的威信。当其他小朋友因为怕而听命于他时,他会认为自己有了威信。
环境方面
1.家庭影响,成人错误的引导
通过沟通中,我了解到,思天父母工作忙碌,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他,家庭教育属于隔代教养,而隔代教养问题众多,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受欺负,奶奶教导新迪:“别人欺负你,就要打回来”。所以稍有矛盾,他就大打出手,这样的教育无疑加重了思天的攻击性行为。
2.幼儿园玩具容易唤醒幼儿的攻击行为
观察发现,表演区角里,教师放置了玩具枪,小木棒,木质锤子等易于攻击的玩具,在发生的攻击性冲突中,部分小朋友来告状说“某某用用木棒、抢打他”。当幼儿情绪失控时,如果身边有可用来攻击的工具,他会很容易抓到工具。如此便会加大对被攻击者的伤害。另外,本园也没有限制幼儿自带玩具,思天看到了东浩带来的奥特曼玩具,激发了他去抢的冲动。
3.媒体的影响
从情景一中,可以看出,两个小朋友都喜欢奥特曼这一角色,奥特曼的形象是极具有攻击性的,幼儿通过形形色色的电视节目。无形中受到影响。所以在生活中,当接触到这一形象时,容易激发攻击性行为。
干预措施
1.教师与家长积极配合,保证教育方向的一致性
攻击性行为的加重,部分原因是家长的溺爱,纵容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所以,家长应经常与教师交流,采取一致的教育措施,共同努力帮助幼儿矫正攻击性行为。
2.在活动中创设条件,降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教师在设置环境时,应尽量给幼儿创设一个避免冲突的空间。各活动区域稍有间隔,防止幼儿因空间过分拥挤,引起无意的碰撞而造成冲突和摩擦。减少带有明显攻击性色彩的玩具,对于幼儿自带的玩具教师应该严格控制。
3.防止大众传媒对幼儿产生的不良影响
防止幼儿接触不良大众传媒,幼儿通过观看动画片,会潜移默化地习得攻击性行为,家长应深刻认识到影视传媒带来的危害,坚决杜绝大众传媒对幼儿产生的不良影响。尽量减少给孩子接触暴力视频的机会,消除环境的负面影响。
4.从游戏的视角预防和矫治攻击性行为
借助角色扮演游戏,进行移情训练。开展角色换位游戏:引导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扮演弱小者角色。例如扮演病人,宝宝等。让其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弱小者角色的情感,懂得弱小者其实是更需要被保护,被关爱的,通过移情训练,让幼儿懂得换位思考,体验共情。
借助体育游戏,培养合作行为。体育游戏中有许多活动需要合作完成,在活动中幼儿必须与伙伴保持合作的关系,才能促进游戏顺利进行。另外,游戏的顺利完成,也将强化幼儿的合作行为。
借助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培养规则意识。智力游戏,音乐游戏是规则性游戏,在游戏中帮助幼儿树立规则意识,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有助于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幼儿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法多观察,多思考,分析产生原因,并及时矫治,帮助幼儿和谐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