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物会影,山水重构

2018-11-13

艺术评论 2018年8期
关键词:造物山水画雕塑

张 冕

纵观自己这几年的创作历程,从最开始的兴趣使然发展到对创作的迷茫探索,逐渐由最初的现实主义手法转向用超现实手法来进行构建立体空间的尝试,并寻求现实与虚拟之间的某种平衡。在创作过程中有一个目标是我始终坚持追求的,那就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将现代艺术语言与之巧妙融合。

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对雕塑的创作和理论进行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作为西方舶来品的写实雕塑如何在中国当代更好地应用,以及如何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融入其中,这些成为了我的关注方向。目前中国当代写实雕塑语言中本土文化的缺失和艺术评论体系的西化,导致我们缺少自己民族化的雕塑语言。因此我近几年的作品都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想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写实雕塑更好地融合起来,作品里也加入了一些国学情感。

山水在传统文化之中意义深远,中国人自古就对山水有非同一般的情感。它既能近看又可以远观,既能以大观小,也可以小观大,又兼具虚实,阴阳和谐等诸多含义。而山水的人文意境并不局限于绘画,它在诗词等文学艺术中有更深体现,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我便尝试将山水文化作为自然的延伸和传统文化的载体,进行“山水”系列雕塑的创作。我尝试用造物会影的理念来介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文化,用立体空间来重新认识古代绘画的内部结构。“造物会影”强调的是对“物”与“影”之间关系的把握:“物”并不是“影”的依据,“影”也不是“物”的替代,人们以为看到的是真实,却是遇到了影子,我们可以造物,却只能“会影”。创作中尝试不用某个固定的概念去认识山水文化,而是将其置于一个纵深的虚拟空间,致使部分作品甚至弥漫着玄幻意味的情境。

我自幼在父母的影响下研习书画,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后学习具象写实雕塑,这种经历也促使我在雕塑创作过程中首先思索如何将雕塑与中国画的山水意境相结合。《开卷系列》作品是我做的第一个探索,包含着我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一种看法,对“宁静致远”一词的感悟。从表现技巧上,用朴素的写实手法将自然山形加以概括,塑造成一纵白色山脉,巍然肃立于镜面不锈钢板的画卷上,犹如躺在湖水中般,山与倒影一虚一实,“物”与“影”相互依托、包容,表现出如诗歌般的山水意境。

作品《浮山》则是基于对开卷系列的一次实验性再创作。我试着在这件作品中加入科技元素,并尝试从材料和观念上打破原有静态山水的局面,试图于静止的雕塑形态中体现动态的时空特性,重新诠释对山水的理解。在制作方面,山体的制作采用宣纸纸浆为原料用模具压制而成,内部中空,我利用磁悬浮技术将塑造的山体悬浮在空中,白色山峰犹如自然的云朵般飘浮于画卷之上,虽静犹动,将“物”与“影”之间禅意的“空灵”表现得淋漓尽致,重新阐述对山水的理解,将人与山水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置于其中,从而引起人们的反思。

作品《影山》则是用我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以及对中国传统山水画全新的认识去解读山水画及其意境的另一种尝试。作品用自身反光和其产生的影子构现出一幅虚虚实实、空灵的山水长卷,用纯净优雅的情调,强化作品的文化寓意和观念力度。正如《老子》一书中说的“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老子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醒人们不要执著于现实中所见的具体形象,更在于强调“无”的作用。

《影山》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中国宋代山水绘画中的米氏云山,而这种米氏云山的表现方法在当时具有创新意义。古人谓山水画“至两米而画法大变,盖意过于形”。这种画法不但丰富了中国山水的形式和表现力,而且也在审美方面扩大了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范围,把景物、景物的情趣和笔墨效果结合在一起,寓丰富于单纯之中,使之更符合文人画的意趣。《影山》用立体的方式来重新对山水绘画进行解构,借用材料光影、立体空间、透明度来与之进行转换,构图以经典横列排比的形式,同时,注重横向构图与纵向因素协调,并体验、提炼原有材料的元素,以达到山水画卷中“烟雨明晦,幽壑空蒙”的意境,控制把握雕塑塑造中黑白灰的节奏感,利用光影作用雕塑实体的关系,使得虚体“影”在墙面中形成另一幅光影山水图卷,努力做好实体山水——“物”与虚体山水画卷“影”之间虚实互补,形成一幅立体虚幻的意象山水画。这是一次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绘画遗产之间的对话和一次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造物山水画雕塑
针刺无骨花灯的造物艺术与传承发展研究
巨型雕塑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汲古怀远造物归真
物物与共,美美与共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以木造物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