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出版的专业化、学术化路径探析
2018-11-13易彬彬吴劭文
◎ 易彬彬 吴劭文
顾名思义,主题出版就是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于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繁荣的重大需求,特别是围绕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和重大理论问题等开展的出版活动。唐代诗人白居易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实就是强调文化创作及其出版活动要满足时代的需求和现实的需要,就是当时的主题创作和主题出版。唐宋以降,每逢大一统的和平年代,主题出版活动都如火如荼,从宋代的《太平御览》、明代的《永乐大典》,到清代的《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以及贯穿中华历史的“二十五史”,等等,都是历代的重大文化事件和主题出版工程。
十八大以来,主题出版活动蓬勃发展,涌现了一批精品力作。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主题出版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根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2018上半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趋势和特点》,政策性读物同比增长197.76%,政治类图书同比增长146.28%,法律法规类图书同比增长94.44%,传记尤其是领导人物的传记同比增长17.18%。从市场表现来看,主题出版已形成规模,选题日益丰富,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但毋庸讳言,主题出版的选题开发也面临一些矛盾:主题出版内容严肃,一般涉及重大选题备案,出版难度大、周期长;主题出版往往围绕重大事件时间节点,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但在短时间内难以产出高质量的作品;主题出版选题宏大,容易陷入唱高调、说空话、说大话及宏大叙述模式的出版套路,不太接地气,难以被普通读者接受,从而导致销售面狭窄。历经了十几年的发展,主题出版如果一味依靠国家投入拉动肯定不是长久之策,主题出版要进入精品迭出期,需要一个转型。笔者认为专业化、学术化是主题出版转型的重要路径,立足专业化、学术化的主题出版物才能长青。
一、主题出版需要专业化、学术化支撑
习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加强,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国家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部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主题出版,内容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深入拓展、挖掘、夯实。
1.主题出版要做基础性理论工作,需要专业化、学术化的支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中,中国要向世界贡献自己的价值观,输出我们的文化。必须充分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深刻回答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建国近70年来政治社会变迁过程进行历史考察和宏观梳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特点、经验和教训,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历史铺陈中经历的整合、冲突、调适、传承和创新。主题出版不是喊口号,也不是重复文件,而是需要扎扎实实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进行深入的基础性研究,构建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国有古老的文明,有当代的优秀实践,但自近代以来没有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长期以来知识分子们借鉴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现象,这种知识上和理论上对西方的依附,与中国的转型与发展存在内在的冲突。主题出版要为构建国家的知识体系服务。多做基础性的理论工作,如果没有专业、学术的支撑,这样的出版不仅缺乏生命力,更不能维持长久的传播。
2.主题出版在关键处下功夫,需要专业化、学术化的探究
中国当前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网络技术改变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经济全球化助力西方强势文化的传入和渗透,多样化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挑战,日常生活的世俗化趋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之境。社会急剧变迁下的价值断层导致认同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化体系的现代化程度不高。这都不同程度地削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与此同时,面临转型期的经济社会,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急需关注和研究,一些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也急需攻关破局,主题出版要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人民群众迫切关心的热点问题。主题出版对中国改革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和重大热点问题的切入,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阐释、解读、研究、例证,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而是立足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实践及经验总结,以学术研究的原理、原则、方式的一致性、共通性来严谨地解剖、阐述中国特色发展之路的历程和思想动态,展示中国特色发展的成果和经验。这种立足学术的科学探索和分析、理性解读和透视,才能被世界人民认同并经得起世界人民的推敲。当然这样的作品要真正被人民喜闻乐见,不一定是经院式的研究,而是需要大众化的语言和表达形式。
3.主题出版在质量上下功夫,需要专业化、学术化的保障
学术研究需要专业、权威、严肃,更需要求真、务实、创新。目前主题出版的规模扩大,出版了一些精品,但市场上也存在一些选题陈旧、内容空洞、速生“应景”的作品。主题出版可以形式多样,但归根结底,它必须是严肃的作品,在选题上需要创新、高迈,在内容上需要求真、务实,在导向上需要严肃、端正,在语言修辞上需要高雅、流畅。主题出版的项目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内容质量上要高标准、高要求,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对涉及党和国家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与解读必须慎而又慎,任何不规范的表述、不严密的逻辑推导、失实的史料记载、错误的文献引证,都有可能导致读者的误读及不认同,影响项目的落实执行和作品的宣传推广。主题出版活动中,无论是广大编辑,还是出版管理者,都要有严肃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要把质量意识和导向意识贯穿在出版全流程,确保主题出版物正确的政治品质和高超的质量品质,从而确保出版物的科学性、权威性。
二、如何做好主题出版与专业性、学术性的融合
当前,主题出版已经成为市场中的一块大蛋糕,如何让主题出版避免赔本赚吆喝,既叫好又叫座,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 结合出版社专业优势,选题策划环节早发力
主题出版的选题一般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略和重大事件、重大活动来展开,题材重大,因此对主题出版选题的把握,中央一级的出版社相较于地方出版社,在宏观层面上具有天然优势,但地方出版社、专业出版社、大学出版社如果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善于发掘富有地方特色、行业特色、专业特色的资源,往往能剑走偏锋、出奇制胜,这方面的选题常常也更容易得到市场认可。以笔者所在河海大学出版社2017年策划的《河长制工作手册》一书为例:河长制发源于江苏无锡,出版社结合自身水利专业特色及优势,在全国首推《河长制工作手册》,帮助一线河长们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知河”“治河”“巡河”。这种专业书籍对主题的呼应不仅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更能为大众普及科学,帮助政策的落地与实施。河海大学出版社近几年在策划主题出版物时,充分结合本社的专业特色,紧跟水利行业及相关领域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大成就,敏锐地结合政策热点,早作准备,开发系列图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江苏水文化》系列图书申报并入选2018年度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专项资金补助项目,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响。
2.利用出版社资源,精心经营高端作者队伍
主题出版一般选题重大,题材高端,所论所述要求严谨、权威,其作者必须具有很深的学术背景、很高的学术水平,以及长期的学术研究经历,还有较高水准的学术研究团队配合工作。这样的作者如果没有长时期的跟踪、接触和合作经历,仅靠临时抱佛脚是难以急就章的。这就要求出版社必须长期关注、建设并积累权威的作者队伍,跟踪、挖掘并贮存有价值的选题资源。河海大学出版社长期与水利部、江苏省水利厅、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部门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在长期的合作中,出版社关注水利部、江苏省水利厅的宏观政策,关注权威科研院所及其研究团队的前沿研究动态,积累广泛的作者资源和选题资源,建立起一支政策水平高、学术能力强的老、中、青作者队伍,保证了主题出版选题的超前性、权威性、丰富性,以及内容资源的创新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如《防汛抢险手册》荣获2017年苏版好书称号;《特高拱坝变形安全监控理论和方法》获得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并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3.完善出版社的人才机制,形成专业的编辑力量
编辑队伍是出版社的重要支柱,编辑队伍的强弱关系到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出版的本质属性是选择,编辑是出版物的第一责任人,不论出版何种类型的图书,都需要相关专业背景的编辑审稿、把关。对于主题出版来说更是如此,由于其内容的重要性、专业性,尤其是立足学术的解读,需要编辑具备相应的学术背景,才能保证主题出版物的质量。因此,要想保证一个出版社主题出版持续、稳定、长期的发展,没有一支专业、严谨、团结、奋进的编辑队伍是不可想象的。河海大学出版社2018国家出版基金申报取得重大收获,其中江苏省民间文化学者黄靖的《中国活宝卷调查》,抗战史料研究者张明云的《人圈—侵华日军在河北宽城实行“人圈”暴行的调查实录》,专门从事水工结构工程安全研究的著名学者顾冲时教授的《特高拱坝变形安全监控理论和方法》等成功立项,就是源于出版社拥有相关领域的专业编辑,长期和作者保持接触、互动,密切关注、了解这些作者的研究动态,从而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准备并认真申报的结果。为了激发和保持这些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出版社针对主题出版项目和承担项目的编辑分别制定了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凡是社内立项的主题出版项目,一律作为重点选题纳入集体项目考核,所有投入由项目组申请预算,社委会审批并承担风险。对承担相关项目的编辑,出版社只考核其项目完成的进度和质量,不量化考核其项目的利润指标。项目完成后经评估合格,不论项目盈亏,均计入编辑的工作量和一定的核算额度;对获奖的项目另外予以重奖。出版社在人才和考核机制上为主题出版图书提供制度保障,通过一定资金、人力的投入来进行重大主题出版项目前期的跟踪、培育、研发,保证了相关编辑长期心无旁骛地从事重大主题出版活动,打磨精品主题出版项目图书,为开拓、出版精品主题出版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