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荔枝联
2018-11-13谭定宇
●谭定宇
荔枝乃南国佳果。唐代杨贵妃好食鲜荔枝,命岭南贡送,限七日至长安。唐代杜牧《过华清宫绝句》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宋代苏轼《食荔枝》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福州乌石山双骖园有一副楹联,对《食荔枝》抒发感慨:
平生最喜说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
天下几人学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有“荔园古刹”之称的褔建西禅寺里,石柱上刻有关于荔枝的对联:
来啖荔枝,此地合留苏子带;
闲翻贝叶,其源参彻柳州诗。
此古联典含苏东坡与柳宗元两大名家。又如对联:
隋替唐兴,一脉泉源通海外;
梁莳宋盛,千年荔子矗庭前。
联意追根溯源,描写该寺种植荔枝历史之悠久及其在海外之影响深远。
被称为荔乡的福建莆田,古时在县衙门上刻有一副对联:
荔子甲天下;
梅妃是部民。
如今在该县古谯楼上还有一副长达九十六字的长联,其中就有“独有荔枝甲天下”的名句。
又如在宁德三都岛上,盛产一种“妃子笑”荔枝,当地石壁间也刻有一副对联:
全国名荔惟此有;
天下奇珍别处无。
根子贡园乃广东高州荔枝的缩影,这里就有两副吟诵贡荔对联:
贡荔系家乡,远道舟车劳力士;
园林沾雨露,高州风味笑真妃。
贡品优良,形美味香妃子笑;
园林茂盛,花繁果硕荔农欢。
古往今来,联家常以荔枝为题应对作联。明代嘉靖年间,官至吏、礼、兵三部尚书的湛甘泉(若水),把福建良种荔枝核带回广东增城沙贝培植。荔枝成林后,人们把这种清甜爽口的荔枝叫“尚书怀”。一年夏天,湛甘泉见伸到水边的枝丫挂满荔枝,触景生情,想要撰副荔枝对联,吟道:
荔枝枝枝枝映水;
上联脱口而出,但下联总觉得不好对。于是以品荔为名开办荔枝宴,邀请文人墨客共对下联。一后生应声而答:
菱角角角角朝天。
荔枝对菱角,映水对朝天,对物贴切,声韵工整。湛甘泉拍案叫绝。应对者是增城举人胡庭兰。一位骚客又提出一个新的上联:“荔枝红挂绿;……可是,一直没有人应对。
曾与孙中山一起起义、后退隐西湖的刘学询,为他的家乡刘庄写了副荔枝联:
五月荔枝香,千里乡心归未得;
六桥杨柳绿,两家春色共平分。
台湾台中县轩亭,镌刻有荔枝联:
香飘丹荔风三面;
绿蘸清池水一奁。
广东斗门县荔枝节楹联:
啖荔黄梁,斗邑增光,聚九州贵客同歌兴旺;
还珠合浦,金瓯补缺,期万国龙人共创辉煌。
重庆市合川区《荔枝阁》对联
肤香凝醴酩,历来夏熟皇妃殿;
脂嫩润缯绡,从此春荣百姓家。
赞赏荔枝的对联还有:
红妆本天成,玉肤爱亲香泽口;
仁心原我有,云树得入南天门。
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题出了句上联,至今未有绝佳的对句: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