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强国视野下的“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问题探析

2018-11-13吴悠然

艺术评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遗产物质

吴悠然

[内容提要]“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是增强传承人自身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是“非遗”保护性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下文化强国战略发展目标的根本要求。通过对“非遗”及其传承人的特殊性与区域性理解、认识,积极探讨“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的路径,认为“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一项持续性工作,对“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的目标一方面是提升文化知识水平、拓展艺术审美视野,另一方面也是增强“非遗”传承人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凝聚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代代口授身传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在当前国家倡导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氛围中,“非遗”的保护性创新发展是展现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源动力。然而,在全球一体化的裹挟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许多“非遗”形态正面临着失传或消亡的危险。如何提高传承人的传承质量与能力,如何提升传承人的文化水平和文化自信等问题,成为当前“非遗”发展的瓶颈。加强“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一方面是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文化修养,拓展艺术审美视野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在文化强国的新时代中,增强“非遗”传承人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

一、“非遗”传承人的现实问题与困惑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非遗”传承人的文化传承环境和生活方式与原本的状态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无疑冲击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有学者认为:“随着保护工作的开展,我们逐渐认识到,‘非遗’传承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政策和平台的支持,其基于传统社会所形成的旧有知识体系和观念,已然与现代社会和生活渐行渐远。而这也是大量‘非遗’项目处境艰难的症结所在。因此,对‘非遗’传承人群的‘再教育’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与此同时,“非遗”传承人队伍也呈现出年龄偏高、文化水平低、传承后继无人的问题,面临着传承断代危机。清醒认识和理性对待“非遗”传承人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是正确、持续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传承后继乏人,断层趋势明显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和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多元文化的侵袭下,许多年轻人对“非遗”的认知、热爱和兴趣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就是对非物质文化关注度不高,缺乏对“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的使命感,缺少对“非遗”的文化自信和内在的自觉动力,从而使年轻人接受“非遗”传承使命的人数少之又少,导致“非遗”传承人的后继乏人。从年龄结构上看,“非遗”传承人的年龄普遍偏大,从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的数量上来看,在1986位传承人中“235 人已经离世,剩下的传承人50% 以上超过70周岁,老龄化严重”。因此,年龄偏大、后继乏人是“非遗”传承人的普遍现象和存在的问题,传承人的年龄断层制约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发展。

(二)文化水平偏低,制约文化视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农业文明社会时期发展和形成的,主要特征是由传承人口授身传的方式传承至今,基于传承人的成长环境和年龄来看,文化水平较低是普遍问题,导致他们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繁复的文化形态。从几个地市对传承人文化水平的调研数据来看,情况不容乐观。比如江西省吉安市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89人,其中农民有52人,公职人员有29人,自由职业者8人;分别占58.9%、32.5%、8.9%,多数传承人为初中以下或初中文化程度;黑龙江省大庆市有省级“非遗”传承人22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仅有2人;而作为国家首都的北京市,在对23项非遗技艺传承人的调查中发现,初中学历占45%,接受大专或大学教育的仅有25%。他们因文化水平偏低的限制和制约,在“非遗”文化传承中守旧规传承,依葫芦简单地画瓢,主要是以模仿的方式进行传承,不能全面地深入研究和继承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发展方面,则显得力不从心,直接影响传承的质量,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

(三)文化自信不足,自觉意识缺失

当前,在全球化思潮和国家现代化发展中,中国文化形成多元形态的交流、冲突和融合的发展趋势。同时,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边界日渐模糊,影响和冲击着“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毋庸置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非遗”传承的内动力和质量的原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区域性的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是小众文化,容易被淡化或遗忘。在这个大环境中,很多“非遗”传承人由于自身多种因素的局限,视自己传承的文化为“草根文化”,产生和形成了自卑心理和文化的不自信。面对现代主流文化的优势传播,“非遗”传承人文化自信受到严重的冲击,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水平。因此,“非遗”传承人文化自信问题已成为提高传承质量和创新发展的首要问题,是“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应该亟待解决和提高的问题。加强“非遗”传承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塑,关键是加强“非遗”传承人的继续教育,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文化水平和修养,全面提升传承能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人的特征及现状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特征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有利于“非遗”保护性创新的有序发展及传承人继续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的实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以无固定形的、活态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民族文化系统之中的,由其存在形态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实践性、无形性、多元性和活态性等文化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历代的口授身传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我们不断地认识和强化,一是“活态”的文化传承,是以口授身传的方式,“活态”存在和传承的。二是非物质文化是一种源于民间生产、生活中的文化,主要形成和产生于前工业社会,是非主流文化。这种“活态型”特征,对生存的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依赖的要求。目前,我国在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不容乐观,城乡环境的快速变化,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加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消逝的速度,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来不及得到记录和保护,日渐衰微或随风而逝。

基于“非遗”传承的特殊性,“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中“活”的知识库和存在的标志与载体,因此又是保护的对象。在这个角度上说,“非遗”传承人则具有融承载和传承为一体的特殊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在民间生产和生活中自然发展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是“非遗”传承人生存与传承的基础和保障,是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非遗”及传承人之间的关系与特性,使“非遗”在传承发展中都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如北方的昆曲与南方的南音都是最具区域特征的代表。正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之间都有着自身强大的文化惯性,在自身民族民众精神中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基础,区域特征是“非遗”之间的差异性和多元性表现。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都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三、“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40年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十九大中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下,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建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文化强国的有力保障。毋庸置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创新与发展的需要。为此,积极认识和深入理解“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的急迫性和重要性,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更有利于国家文化强国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有效实施。

首先,“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非遗”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是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生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要素。在新的时代要求下,“非遗”传承人的文化水平、文化修养、文化自信等方面的提升,一方面是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质量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也是新时代中积极应对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其次,“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中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由于历史及环境原因造成了“非遗”传承人的文化水平不高、文化自信不强的问题,需要通过继续教育让非遗传承人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非遗”传承的使命感,从而抵制多元文化带来的精神侵蚀与冲击。“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信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传承、自觉创新为内生动力,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又是“非遗”传承人自身发展的软实力标志,“非遗”传承人只有在继续教育中提高文化水平和修养,提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能力,才能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不断提升传承的质量和能力,适应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和要求。

第三,“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然要求。“非遗”传承人的传承质量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和“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分不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离不开“非遗”传承人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同时,“非遗”的创新又是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并融合起来,为“非遗”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活力,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内在统一。

四、“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的路径思考

对“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的路径探索,是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要求,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所在。英国高技工匠的教育思路——脑、手、心教育——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即注重理论培育、亲自体验和创造精神。通过继续教育,使“非遗”传承人既富有理性,又富有创造性;既掌握“非遗”技艺,又不拘泥于技艺本身。从而使“非遗”保护性创新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径。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水平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就是亟待解决“非遗”传承人文化素质问题。由于“非遗”传承人文化水平低,一部分人对自己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没有较为清晰的专业认识,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支撑,传承的质量和水平不高,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不足,导致接班人后继乏力,造成群众热情不高,受众面过于狭窄等问题,这些都难以适应新时期非物质遗产传承发展的要求。只有重视“非遗”传承人的继续教育问题,常抓不懈,狠抓落实,改变“非遗”传承人文化水平偏低的现状,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提高传承质量和水平。重视“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工作,也是为传承人打下传承的文化基础,发展和创新的根基,同时通过此举以吸引、吸收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和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要帮助“非遗”传承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文化修养和理论水平。二是党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大学、中高职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制订长期的培养规划,开展长、短结合的有针对性的“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同时,还要考虑“非遗”传承人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突出教学特点,使每个“非遗”传承人在继续教育期间的文化水平和修养都有所收获和提高。

(二)要树立现代艺术观念,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拓宽国际化视野

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步伐是无法阻挡的,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非遗”传承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传承中不断地提高现代艺术思想观念,把先进的信息技术融汇其中,同时还必须拥有国际化视野。这无疑对“非遗”传承人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这也是新时代对“非遗”传承人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非遗”传承人一定要认清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不要辜负这个新时代的伟大呼唤。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艺术观念,认识到祖传的文化技艺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既要坚守传统文化的价值,不忘本来,同时还要吸纳外来,面向未来,唯如此,我们的“非遗”传承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绵绵不绝,才能坚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二是对“非遗”传承人的继续教育,可以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海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趋向,特别是“一带一路”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艺术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拓宽国际化视野,以便在文化交流与实践中知己知彼,为今后“走出去”奠定良好的思想与艺术基础。三是“非遗”传承人在继续教育中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更要掌握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技术,更好地传播“非遗”理念和技艺,使更多的人关心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意识,拓展“非遗”传承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三)增强文化自信,要对“非遗”传承人扶“贫”扶“智”

文化自信是“非遗”传承人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非遗”传承人应具备的素质,更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基础。目前,我国“非遗”传承人大部分文化水平和文化修养较低,大多缺乏对民族文化、“非遗”技艺的深层理解,特别是年轻的后继者对民族文化的漠视、对流行文化的追崇,导致了文化自信的缺失,更谈不上文化自觉了。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信,首先应该消解文化间的关系壁垒,诚如有学者指出的:“从可持续性角度出发,我们应该首先从清除民间、边缘文化持有者一种破坏性的自我认同开始,这就是现代性话语所强加的,已经内化为这些文化持有者的自我认同的形象。民间、边缘文化持有者的自我贬损是现代性话语对于边缘、民间话语进行压迫的最有效的手段。应该使这些文化持有者认识到,文化并没有优劣高下之分,都应该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对“非遗”传承人扶“贫”扶“智”就显得尤为必要。扶“贫”就是在财政支持上有所倾斜,使其无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慰藉,增其自信和勇气。扶“智”,就是党和政府等有关部门要创造更多的条件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不断学习进修、提升技艺、展示才华的机会和空间,使“非遗”传承人的艺术观念、智慧才华与新时代相向而行,在行动上自觉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代需要和人民大众要求的审美产品。

综合而言,“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应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项长期工作,在实践中形成制度和机制,做到科学规划、因材施教。使“非遗”传承人在树立学习理念、拓宽艺术视野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由此提升他们对非遗传承的自觉意识和担当责任,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品格。

注释:

[1] 孙发成.“非遗”传承人群的“再教育”问题反思[J].民族艺术研究,2017(4).

[2] 范周.十年“非遗”传承保护的新思考[J].人文天下,2015(16).

[3] 刘晓春.一个人的民间视野[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42.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遗产物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