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水记忆,乡绅的背影
2018-11-13散文汪舒
散文 汪舒
作为白水江的上游,温水的水一开始就不平静。千回百转之后,峭壁林立中,满山桑果容易在不经意之间吐露出另一种农业的脸庞。然而在很多年前,这个地方的人并没有在咆哮的江水声中妥协下来,而是在一个乡绅的带领下,用石头刻画命运的硬度,用坚韧的毅力和生命为后人留下福祉。
国泰石桥
七十年前,镇雄罗坎境内温水王国泰与数十位乡邻沿以者河而上,用竹筏将修建桥梁的石头运往桥梁选址地两合岩,那里聚集了滇川接合部一带的能工巧匠,这座即将修建起来的桥梁,给方圆百里之内的农户、商户及地方政府太多的期望。这座后来被命名为“国泰桥”的石拱桥,在历史风云和时光年轮里,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光彩,直到今天,“国泰桥”连接起来的两岸悬崖峭壁间的山路,已经荆棘遍布。
“国泰桥”不远处,最多三公里之外的地方,凤镇二级公路上车来车往,这个角落在过去的时光里,已经被遗忘。
按传统纪年年号,王国泰生于光绪九年(1883年),在“国泰桥”一端峭壁的灌木林里,斑驳的石碑上,字迹已经模糊。可以推测的是,碑上记录的是修桥的一些简单信息,可惜只能依稀辨认出上面排列出的是人名,碑文的最后字体变大而清晰起来:“大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岁次丁亥二月是日”。
王国泰为修桥费尽心机,甚至搭上性命,“修桥”这个强烈的愿望始于何时,温水一带的王氏家族后人不得而知,在后来两代人的耳口相授中,侄孙王效忠勾勒出一个远房祖父的形象:二老爷王国泰被乡邻称为王二善人,每天早上起床,王二善人先穿上新衣服,把旧衣服套在外面,喝二两酒后,在阳光下走到地里看看庄稼长势,偶尔看见有人偷地里的包谷,他不露声色悄悄走开,过了几天,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和偷包谷的人拉家常,问是不是没有吃的,不等对方解释,他迅速将藏在新旧衣服之间的粮食递过去,“先救急吧”。
简朴的生活,让王二善人在温水一带置有数百亩土地,部分乡邻和四川逃荒的人成为他的雇农。他吃饭从不会与雇农分开,过年杀猪,要邀请所有雇农一起吃饭,不能到的,也要割一块猪肉送去。不仅于人,冬天大雪封山,鸟雀无处觅食,他都会把粮食放在树上,任由那些饥饿的鸟类叼啄。
修桥需要足够的财力、物力、人力,王国泰年轻力壮的日子里,他似乎在为修桥蓄势,所有的准备似乎都是为修桥而来。以至于多年以后,除了“国泰桥”,他还修建了“盐溪桥”和当地周姓人家共同出资修建了“军备桥”。
王国泰最终还是没有看到桥梁完工,没有看到这块石碑,甚至更没有设想到这座桥竟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连续多年的操劳、风雨中的奔波,“国泰桥”临近完工,王国泰的脚被石头砸伤,乡邻们将他抬到家里,因伤口感染不治而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4岁的王国泰遗憾地闭上了双眼,他的身后是一座未完的桥梁。乡邻悲怆,叹其早逝,便齐心修桥,刻碑纪念,命桥名为国泰。
温水之水
“国泰桥”所在地当地村民称之为两合岩,在今天的盐源镇温水村境内。上世纪1984年、1988年以及2012年,行政区划几经变革,盐源名称经历了区、乡、镇等称谓,如果时间再往上追溯,从毗邻的罗坎镇划分出来的盐源镇,到今天仍然是镇雄、威信两县进入昭通到达昆明、进入宜宾到达成都及重庆的要隘。只是几年来陆路交通发达,削弱了一个小地方与长江经济带潜在的联系。
地理结构上的解读,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过渡带的今罗坎、盐源,由于水流剧烈的下切作用,形成山峰林立、沟壑纵横的地表特征,当地居民分散生活在海拔高差1000米左右的深山峡谷间。这里是川滇两省商贾来往频繁之地,川滇文化的交流,孕育了较为丰厚的人文。“双流几曲浴丹苍,冠翅居然凤欲翔。莫漫吹笙明月夜,便教飞去白云乡。”镇雄县志里记载,今罗坎镇凤翥村清代举人王廷桂曾赋诗,描绘出一幅田园风情、人文历史画面。
站在当下回望历史,总是会找到一些有趣的东西。一个地方的记忆,一方面来自史料记载,一方面来自不变的风景。温水村境内肆意流淌的以者河、马过河与罗坎镇凤翥白水江、小溪河相遇经横江汇入长江,河流的走向,给当地找到文明的寄托和对未来发展无限的遐想。
2018年4月19日,盐源镇温水村举办第二届蚕桑采摘节,主办方意在通过农事活动促进产业发展和带动乡村旅游,最终达到乡村复兴的目的。早上从昭通市昭阳区出发,三个小时车程,温水到了,盐源镇党委书记汪继金说,下午的时间,你们随意看看,盐源会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这给前来采访蚕桑采摘节的媒体记者一个意外,同时也激发出职业好奇。遗憾的是,刚出发不久,一场大雨悄然降落,等到雨过天晴,已经是下午时分,最后选择向温水村出发。
雨后清新的空气来自茂密的深林,也许来自奔流的溪水,呼吸的享受还未尽兴,一道彩虹突然间出现在眼前,那一瞬间呈现出来的曼妙色彩竟然让所有人大呼一声“你看”之后,都屏住了呼吸,想起要拿相机时,横跨在两座高山之间的彩虹已经于迷幻中慢慢消失。同行的人说,彩虹下面是以者河,我们所在的位置看不见。那一刻,我知道,盐源镇的山水给我们的也许是十分之一的侧面,以至于第二天汪继金倡议考察以者河时,所有人改变采访完采摘节活动就回单位的原计划,走到一个镇党委书记埋下的“伏笔”里。
4月20日中午,本想在以者河与白水江交汇的两河口处,靠竹筏摆渡进入以者河上游,这条河流经过盐源境内的木歪、杉树坪、铁炉、付家寨、仓海、温水等地,但竹筏陈旧加之枯水季节,这一愿望并未实现,最后选择沿着悬崖峭壁间的一道山路,走到“国泰桥”,然后返回乘车对盐源镇作了一个环线考察。
上世纪40年代或者更早时候,竹筏穿行在夹在悬崖峭壁间的以者河,除了渡人,还运送上游生产出来的盐矿。从岩缝中流出的泉水,含有丰富的盐矿,作为一种当时稀缺的资源,它吸引了滇川接合部一带的淘盐者蜂拥而至,在鼎盛时期,来取盐水的人每日有数百人之多,一些头脑精明的商人还制作了沉盐装置,对盐水进行过滤加工,将固态的盐运往外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盐源这一地名固定下来,因盐泉所在村落盐水温度高,温水一名迄今沿用。
发现于清代的盐水之源如今已成为遗址,而在其两三公里范围的仓海景点月窟禅光及铁炉的古老民居,将成为盐源镇乡村旅游开发的引爆点。但是,这需要吸引企业参与,也需要回流乡村人才,对于盐源镇政府而言,养在深闺的人文自然风景在等待发现它的伯乐。
红色基因
盐源考察随行的有温水村民王效忠。走向国泰桥时,他走在前面,拨开杂草与带刺的灌木,辨认着这一条久无人迹的路,半个小时左右,到达悬崖间在岩石上开凿出来的路,虽然惊险却豁然开朗。在路途断断续续的讲述中,王效忠揭开了王国泰的一段往事,这一段往事的另外一个主人公名叫王应崧。
“二祖父乐善好施,红军经过罗坎,知道王区长支持红军,悄悄送给王区长家钱粮”。
镇雄县志里记载,清雍正七年到宣统一年,罗坎属上北迎恩里;民国二年属上北区团;民国二十三年设为第六区,王应崧为第六区区长。王效忠讲述的王区长就是王应崧。
可查询的资料显示:1935年4月,镇雄县第一位共产党员周一戎按泸县中心县委布置回乡隐蔽。当年6月,特委委员、泸县中心县委书记邹风平被敌追捕越城,身负重伤,化名周子和带着地下党员侯建成到罗坎隐蔽养伤,在周一戎和时任国民党罗坎区区长王应崧等人的协助下,在王家祠堂开办“锦庄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地下党活动。1937年3月,驻罗坎围剿纵队的滇军二旅杨连准备逮捕邹风平和王应崧,周一戎闻讯后,冒着生命危险将邹风平送出镇雄。王应崧因此被捕,后经多方周旋,方得释放。
在公开出版的王杰、王点主编的《历史的真实与真相:王应崧与中共镇雄罗坎地下党(1935年—1950年)》一书里,找不到王国泰、王应崧之间交集的文字叙述。关于王应崧,其后人王樵的纪念文章里,有较为详细的叙述。
王应崧毕业于清末改建的镇雄高等小学堂,1922年,他开始在家乡办理罗关国民小学,先任教,后任校长。随着学生的增加,后来还参建了拦马坟小学校舍一栋。1942年,王应崧又带领族人将石头沟修建的王氏宗祠改为石谷小学。1934年,王应崧始任镇雄第六区区长,1936年听从王樵劝说赋闲家居。1940年,临时任过约有半年的茶蔚乡长,以后就再没有任过地方公职。
王应崧在地方任职期间,建学校、修道路、劝种桐漆桑麻,尽力倡导筹谋,从清寒教师到地方官员在到普通百姓的人生旅途中,始终不忘从教育、经济、交通等方面发展一个地方。
2015年,曾经的“锦庄小学”被确定为“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7年,“锦庄小学”修缮结束,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它在以后的时间里迎送着一拨拨瞻仰者。
而偏于一隅的“国泰桥”,在盐源镇谋划的乡村旅游里,也许会产生另外一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