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不落幕的舞台
——新时代中国剧院模式探索
2018-11-13张笑丁
张笑丁
上海大剧院在这个城市中已经陪伴了我们20年,但是在20年前,我们无法想象能够邀请海内外同行和我们就“剧院与城市”的话题展开讨论、分享经验、共商未来。就像我们今天也同样无法想象,如果上海没有大剧院,没有城市的文化客厅,没有汇聚中外艺术精品的舞台,这个城市可能就缺少了一张文化名片,缺少了一座文化地标。
剧院,城市的文化会客厅
说到上海大剧院的定位,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是一个定位在上海市中心位置的剧院。要构建有品质的演出运营平台,首先要和我们的地理定位相匹配,必须坚持国际性、经典性和艺术性,这是上海大剧院在1998年刚刚开幕的时候就明确了的定位。20年过去了,上海大剧院累计演出场次达到10500场,观众人数达到1200万人次,已经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承载了无数市民的文化记忆和艺术体验。
作为国内首家建成的高等级现代化综合性剧院,上海大剧院从1998年开幕的时候就承担了要面向公众的重要使命。大剧院的兴建基于上海当时没有高标准的剧院,但是上海市民有观看古典音乐和芭蕾舞的需求和习惯,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有一批古典音乐的爱好者,所以当时有一个关于大剧院建设的故事——1994年小提琴家帕尔曼到中国来演出,当时是在市政礼堂演出,演出以后帕尔曼留下一句名言:“上海有最好的观众,但是也有最差的剧场。”上海大剧院应运而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迫切需要。
经过四年的建设,1998年8月,上海建成了国内首家高等级剧场,领一时风气之先。现在中国有那么多叫“大剧院”的剧场,其实是从上海大剧院开始的。在上海大剧院之前,国内的剧场名称比较五花八门,剧院、剧场、戏院,但是从上海大剧院建成开始,每一年都有新的“大剧院”在全国各地兴建起来。
二十年来,上海大剧院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索,既要遵循艺术规律、国际惯例,同时要符合新时代中国演艺市场的发展需求,节目质量和品牌定位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从开幕伊始我们就深深意识到这一点。在剧院运营二十年之际,我们请专业咨询公司做了一次剧院品牌的价值评估,评估显示上海大剧院的产品价值、社会和市场价值仍然在不断提升,特别是经历了2013年剧院大修之后,剧院的场景价值在舞台和配套设施、观演环境和服务接待能力上也再次升级。
每座大剧院都是城市的文化地标,通过各种方式使舞台艺术广泛面向观众。上海大剧院1998年推出演出季的概念,从开幕之初的小薄页到现在每年一厚本的演出季(册),每年六七月间,下一个演出季的剧节目就会与观众见面,包括歌剧、芭蕾、音乐、戏剧和戏曲等几大门类,邀请世界各大院团的经典剧目、中国原创舞台精品,融合跨界和创新艺术形式的演出,这些剧目也是源于大剧院二十年来演艺资源不断积累,上海大剧院的朋友圈已经遍及全世界。
观众,剧院的立身之本
说到大剧院的节目定位,不妨看一下上海大剧院的开幕演出——1998年8月27日的开幕演出是中央芭蕾舞团的舞剧《天鹅舞》,之后还有歌剧《阿依达》。二十年来,大剧院演出的剧节目丰富多彩,有名家大师也有新人新作。所有这些都汇聚成了上海大剧院二十年来的艺术库和舞台精品。每一年的演出季,上海大剧院都在创造属于这个城市的文化记忆和文化事件。二十年来,众多国际一流院团和知名艺术家在这个舞台上为观众带来无数个难忘的瞬间,这在二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上海大剧院不仅在剧目方面坚持特色,同时也尝试新的舞台艺术形式,在国内率先引进了原版音乐剧、现代芭蕾、音乐戏剧,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观演习惯的忠实观众。
演出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调整和丰富,吸引更多青年观众走进剧院,使艺术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大剧院的核心观众群。大剧院在节目质量上的坚持,收获的是与同级别剧院相比之下非常高的品牌识别率。上海大剧院的国内知名度明显高于其他同级别剧院,略低于国家大剧院,是国际顶级演出院团来华演出的优选场所之一。在构建有品质的演出运营平台的同时,我们意识到剧院不只是演出运营机构,也是艺术普及的机构,故承担了城市文化最重要的一块社会责任。我们努力创造与国际艺术机构同步的艺术普及生态圈,始终坚持艺术体验的多样性,让观众从各个层面都能走近艺术,接触艺术和感受艺术。
上海大剧院是国内首个组建艺术教育部的艺术机构,在国内首创以剧院为平台的公共艺教品牌“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努力实现“让高雅艺术更亲民”的艺术普及工程,给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在力推高端演艺文化产品的同时,在上海市文广局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大剧院大力推进演出低票价试点工作,形成了公益票的常态化、多样性和全覆盖。上海大剧院推行公益票这么多年以来,有很多老面孔,也有很多新观众,他们在排队等待集中发售公益票的时候,也在用他们的行动激励我们继续做好公益普及和公益教育,把公益演出品牌坚持到底。
从2014年开始,上海大剧院的艺术教育活动秉承了一贯的公益特性,在板块上做了清晰划分,包括“艺术课堂” “走进大剧院”和“文艺范”等,让艺术融入生活。此外,我们通过高清戏剧、高清歌剧、艺术开放日、主题展览等活动向观众开放大剧院的各个艺术空间,让观众通过各种艺术教育和普及活动了解艺术,相信上海大剧院的艺术普及教育将深植于上海的文化土壤,与更多投身于此的文化艺术机构一起,汇聚成广袤的森林,成为上海的艺术绿肺和文化氧吧。
上海大剧院在集合了国内外演艺和制作资源的同时,以大剧院版的方式将融合了世界经典、民族元素、时代特征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世界文化+中国元素+时代特征的大剧院制作模式,对于开拓城市文化创意,弘扬城市时代精神起到积极的作用。十多年来,上海大剧院通过联合制作等形式,参与创排了歌剧、舞蹈、戏曲等多部原创作品,包括和英国皇家歌剧院、匈牙利布达佩斯大艺术宫等国际剧院的合作,也包括和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剧团等上海本地艺术院团的合作,也与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联合制作了昆剧《春江花月夜》,这也是对于上海民营院团和优秀青年艺术家的扶持。
创新,探索剧院运营新模式
2008年,上海大剧院举办了首届世界剧院高层论坛,与会各方就如何在青年人群中扩展影响力,使剧院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如何使亚洲剧院真正发出亚洲的声音,如何使剧院平台成为城市文化创意核心,以及如何融合文化传统与艺术创新进行了持续的讨论。当年在上海大剧院和与会的六家剧院共同签署的《上海宣言》里,我们达成了五项共识——“各方将致力于推动艺术机构向公众进一步开放,赋予其艺术享受和艺术想象的空间;各方将加强艺术多元发展及艺术创新;各方将继续推动艺术教育;各方将进一步扶持本土文化;各方将积极开展经营合作与经验交流”,启动城市文化创意核心,共同开启表演艺术的美好未来。
剧院运营是个专业而且又复杂的过程,剧院品牌的建立也不在一朝一夕之间。如何使优良的艺术场馆容纳更多元优质的艺术内容,同时使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相融合,并保持良好的运作和持续的发展,这需要剧院运营者在运营中不断思考,在创新中不断总结。近几年来,仅上海就有150家经文化主管部门备案的剧场,还有不断涌现的新剧场和表演空间,长三角城市群的剧院运营也需要完善成熟的运营团队和管理机制,剧院管理经验的提升和输出成为文化产业领域的重要课题。
上海大剧院的运营管理模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也被很多城市的新建剧院所借鉴。很多剧院也都希望能够学习和借鉴世界剧院的成熟经验,融入所在剧院的日常运营当中。如果说上海大剧院第一个十年定位于国际性、艺术性和经典性,那么随着剧院的成长,在第二个十年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上海大剧院把原创性融入了定位。今天我们站在新十年的起点,走过二十年的上海大剧院将继续坚持艺术定位,探索新时代中国剧院的运营模式,创造出更贴近中国的艺术内容。
今年,上海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的成立将会把这二十年的剧院管理经验输送到更多区域性的剧院当中,在坚持艺术品质的同时,推进剧院管理品牌的输出,借助网络科技的多样化模式,构建一个不落幕的剧场舞台。带动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的发展,并且将“上海文化”的品牌影响力辐射到长三角地区。汇聚各方智慧,激发无限创意,二十岁的上海大剧院将以更成熟、更开放、更包容的姿态来和观众们共享艺术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