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自在(六章)

2018-11-13孔灏

连云港文学 2018年6期

孔灏

对夏虫语冰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不容易看到非战争题材的外国电影。所以,当我们在十来岁的年纪看到印度电影《流浪者》和德国电影《英俊少年》时,那样的故事和那样的插曲,真的是让人惊艳不已,记忆深刻。

《流浪者》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一句话和一首歌,即“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以及那首“阿巴拉古(到处流浪),呜……”;而《英俊少年》,让我通过一首歌《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在懵懵懂懂之中,对岁月、忧伤、爱情、幸福……有了一些最初的体会、向往和感动。

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这首《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源出于一首古老的爱尔兰民歌《年轻人的梦》。在历史上,这首歌还曾被人重新填词,改名叫作《布拉尼的小树林》。到了19世纪,爱尔兰著名诗人托马斯·摩尔又根据这首歌的旋律,另作了一首诗歌,命名为《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诗句反复咏叹,轻声诉说,低回婉转,深情追问:“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在阳光下渐渐枯萎/爱情曾轻轻拂过我的心扉/为何却又独自风中憔悴”,“也曾绽放过最美的花蕾/也曾流露过最美的泪水/为何春天一去再也不回/为何来不及后悔心已碎”?再以后,这首歌又得到过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亲自校订;而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的作曲家门德尔松则依据这首歌的曲调写过钢琴幻想曲;法兰西科学院通讯院士、在法国培养起来的德国作曲家弗洛托,更是在自己的歌剧代表作《玛尔塔》中,让剧中人两次演唱这首民歌……由此,《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传唱。一个最显而易见的例证就是,这首歌在多部影视剧中都得到了表现:在电影《英俊少年》之前,一部美国故事片《三个聪明姑娘的成长》就曾选用这首歌;在电影《英俊少年》之后,日本电视剧《阿信》里,逃兵俊在雪地里为小阿信吹奏的口琴曲,也是这首歌的旋律。

沈从文说:美丽总是愁人的。这“愁”,是来自美丽的不易把握,不能长久。在没有各种“反季节”作物的从前,过了夏天,就再也看不到“玫瑰”了!于是,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顺理成章地就成了“愁”的化身。当然,这种感叹不仅发生在西方,也不仅作用在植物身上,即在东方、对于动物来说,也是同样。不过,东方的思想家似乎更超然、更洒脱。《庄子·外篇》《秋水》里记载:北海之神认为,对于井底之蛙就没必要与之讨论海的事情了,因为它的眼界被狭小的居处所局限了;对于只能存活一个夏天的虫子也没必要与之讨论冰雪的事情,因为它的眼界被短暂的时间所制约了。庄子他老人家的高明在于:他不愁!他不仅不愁,而且,他压根就不鸟这回事!在庄子看来,既然玫瑰本属“夏花”,那么,玫瑰的凋零岂非和庄子夫人的去世一样,都是值得“鼓盆而歌”的喜事吗?特别是,如果再有人不理解,那,又有何可说呢?所谓“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啊!

这逻辑,用《论语》上的话说,就是孔子他老人家两次长叹过的那个现象:“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而佛教的《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第七》上,说得更加好玩:

话说佛教界的大德居士维摩诘长者身体有疾,文殊菩萨受释迦牟尼佛委托前往探访,表示慰问。一时之间,八千位菩萨、五百位阿罗汉和成千上万的天人,都跟随文殊师利菩萨来到了维摩诘家中,认真听取维摩诘居士和文殊师利菩萨关于佛法的精妙绝伦的对话。这时,维摩诘的房间中有一位天女,因为欢喜赞叹,便现身于空中,以天上的鲜花撒在各位大菩萨和佛陀座下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五百弟子身上。那些花朵落到菩萨身上后纷纷落地,但落在各位罗汉身上后,紧紧地吸附在衣服上。所有的佛弟子们各个暗暗运起神通之力,却无法摆脱这些鲜花。于是,天女便问佛陀座下以智慧第一著称的舍利弗尊者:“我说大罗汉啊,你干吗要去掉衣服上的这些鲜花呢?”舍利弗尊者回答说:“出家之人,身上沾着这些花儿可就犯了仪律,失了咱佛门的威仪了啊!”这天女便说:“别扯犊子说什么这些花儿有违佛门仪律吧,花是花,佛门仪律是佛门仪律,这两者又有什么相违之处呢?说到底,就是因为你心中有分别之念而已!如果依照佛教的仪律出家,心中仍存着鲜花和佛门仪律这两者有区别的想法,那才是真正地不符合佛法呢;只有当鲜花和佛门仪律在心中都已没有了分别时,那才是真正地就符合了佛法!你看,各位菩萨身上,都不沾着鲜花,那不就因为他们断除了一切分别的念头吗?这也好比有人心中有不安之事,才会怕鬼。同样的道理,如果佛弟子心有所惧,自然会有烦恼。烦恼积聚成的习气不能除尽,那天上的鲜花就会沾在身上;如果把烦恼积聚成的习气全部除尽,这花她自己想要沾在你的衣服上,那也是沾不住的。”总而言之吧,一句话:罗汉不知菩萨的境界!

但是,由“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进而“罗汉不可以言菩萨”,以此推演下去,天底下,还需要交流和沟通吗?还需要理想和憧憬吗?那么夏虫怎么办?那么罗汉怎么办?就真的如印度电影《流浪者》中那句著名的台词所说:“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所以,我还是固执地以为:必须对夏虫语冰!必须对罗汉说菩萨!必须对好色者说好德者!

实际上,对夏虫语冰,就是当年的释迦牟尼佛告诉弟子们:“一滴水,只有把它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都不会干涸”。就是当年的孔子告诉弟子们:“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当年的曾子告诉弟子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就是当年的孟子告诉弟子们:“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就是当代作家王蒙在其小说《风筝飘带》里通过主人公在告诉我们:“人应该是世界的主人,职业的主人,首先要做知识的主人。您修伞我也修伞,您挣十八块我也挣十八块;但是您懂得恐龙,我不懂,您就比我更强大,更好也更富有。是吗?”

当然,对夏虫语冰,同样需要条件。比如,“语”的动机、过程和后果,自然是需要考虑清楚的。又比如,在“语”和“不语”之间的取舍,自然是需要合乎法律合乎道义合乎习俗的。就以《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这首歌为例,唱,还是不唱,那是讲究得很呢:据说在罗马神话之中,荷鲁斯偶然撞见了“维纳斯”与别人婚外恋,“维纳斯”的儿子丘比特为了帮自己的母亲保持名节,于是赠给荷鲁斯一朵玫瑰,请他守口如瓶。这位荷鲁斯老兄收了人家的玫瑰之后,果然就缄默不语,最终成为“沉默之神”。这,就是拉丁成语“在玫瑰花底下”这个词的来源。所以,在西方,玫瑰花除了表达爱情,也是严守秘密的象征。到别人家里作客,若是看到主人家桌子上方画有玫瑰,就应当知道在这桌上所谈的一切都不可以外传。同样,古代德国的宴会厅、会议室以及酒店餐厅,天花板上也经常画有或刻有玫瑰花,也是意在提醒与会者们守口如瓶,严守秘密,不可以把玫瑰花下的言行透露出去。

这样一说,似乎又把这玫瑰说得太煞风景了!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写过一首诗,赠给《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的词作者托马斯·摩尔,诗里面说:“爱我者,我报之以叹息;恨我者,我哂之以微笑;无论头上的苍穹如何不测,我对任何一种命运都不在意!”“即令我挣扎在生命的悬崖,泉水决不会枯无一滴;在我衰微的灵魂离开之前,为了你,我将啜饮不已……”虽是两个大男人之间的赠诗,却愣是让人读出情诗的感觉。也罢,“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不配被“语”的,或者,就是我们自己吧?

最长的村名

以我有限的阅读而论,现存的世界上汉语名字最长的国家有两个,都是十三个字:一个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一个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其实就是英国的全称);现存的世界上名字最长的国家首都只有一个,是泰国的曼谷。其全名有172个英文字母,被“金氏世界纪录”列为世界上最长的地名,音译成汉语共有67个字,意译成汉语是50个字:“天仙之都,供奉玉佛的皇都,攻不克的京都,幸福的京都,富饶雄伟的世界都城,琼楼玉宇的仙宫,毗湿奴住的天宫,因陀罗赐的”;在我们中国,名字最长的地方当然以少数民族地区为多,比如“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这名字,已经够长了吧?但是如果你要是说全称,应该是这样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整整三十个字!所以,如下的村名,应当只能是在汉族聚居地全国最长的村名了:“鞭打芦花车牛返村”。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村名,肯定有故事,有来历。当然!这来历,还要从两千多年以前说起:那是在春秋末年,有个油腻中年男丧偶后续弦,为自己的儿子又找了个后妈。婚后,这后妈又为家中再添两位男丁。从此,狠心后妈的故事拉开了序幕。在一个严冬季节,这狠心后妈为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各缝一件棉衣,却用芦花给那个失去了亲妈的孩子缝制冬衣。一天,三个孩子随父亲驾车外出,忽遇大雪。两个小儿子谈笑自若,偏是那个大儿子倒是哆里哆嗦颤颤巍巍,连个赶车的鞭子都拿不住。油腻中年男大怒,抢过鞭子抽打大儿子,大儿子衣服绽开露出了里面的芦花,这才让父亲恍然大悟,遂掉转车头回家,打算立刻休妻。这时,懂事的大儿子跪在父亲面前哭着说出了让两千年后为人父母和为人子女者都要动容的一句话:“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有这个妈在,最多不过是让我一个人穿得单薄;可是如果没有这个妈在,我们兄弟三人就都没有寒衣可穿了啊!小小孩童,却有这种通晓世情的人子之孝和根植于内心且能推己及人的善良,让油腻中年男深为感动,遂罢休妻之念。而其后母经历了此事,也深感内疚,痛改前非,从此对待这孩子视如己出。这故事,在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中排在第三位;这孩子,叫作闵损,字子骞。后人为纪念闵子骞的孝行,将该乡改为芦花乡,将“鞭打芦花”所在处的村庄改为“鞭打芦花车牛返村”并沿用至今。据说,由于闵子骞孝行感天,从那时起,在安徽宿州闵子骞后母采集芦花的苇塘中,所有的芦苇都年年只长穗而不开花,成为千古奇观。

显然,用《太平御览》中的这个故事交代村名的来历,是可以的。但是,用于对闵子骞的形象塑造,明显不够立体、不够丰满。《论语》记载说:那一天,孔圣人一时感慨,对自己的得意弟子做了一个概括: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他老人家的意思是:在自己的众多学生中,论德行,当属“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这四个人;论言语,当属“宰我、子贡”二人;论政事,当属“冉有,季路”二人;论文学,当属“子游,子夏”二人。后世学者,将其总结为孔门教学的“四科十哲”,由此可见,闵子骞同学品学兼优、德行出众,位列孔门十哲之榜眼,其至孝纯善,有本有源,论之者皆以为然。所以,又有一次,孔子直接就十分高兴地赞叹道:闵子骞这孩子可真是孝顺呀!他的父母兄弟就是把他夸上了天,别人听了,也只有点头的份!这话,可是非常高的评价了。过去在民间,老百姓都会说一句话,叫作“老婆是别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家的好”。但是,人闵子骞的父母兄弟全家上阵来夸闵子骞,别人都很认可。这,可真是有多难得啊?!

汉以后,历代帝王均把“以孝治天下”当作金字招牌。是不是真能做到?不管,且先说着,还要表现着。比如汉文帝,直接就用《孝经》来考核官员;比如东晋元帝,自己作《孝经传》;比如宋武帝、宋文帝,都曾经自己来讲《孝经》;再比如梁武帝,亲自写过《孝经义疏》;还有风流天子唐玄宗,亲自为《孝经》做注,等等。即到了民国时期,“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毛泽东主席语)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演讲三民主义与振兴中华时,还强调:“我国民族对于列强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压迫,而受到的痛苦,凡是稍有智识的人,都能够明了,并且竭力想对付的方法。唯有列强人口增加的压迫,完全是无形的,很不容易察觉”。而民国建立以来,有知识的青年人普遍存在“男的怕负担教育费,女的怕生育时的痛苦,盲目地在提倡独身、节育”现象,因此“中国人口恐怕一天天的减少,而且有智识的人不想传种,结果将成为弱小民族,被人消灭,这是最危险的事”。所以,“我们可以孝字应对,因为有了孝,大家就会体会到养儿育女的好处了。俗话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父母年纪大了,就可依靠儿女。这样,养儿育女不只是一回徒然劳苦的事,而父母的劳苦是有酬报的。这样,社会人口增加,将会抵消列强人口增加的压迫,国人应当明白这是设法对付的急要。”一句话:以提倡孝道,来增加人口,才能抵消列强人口增加的压迫,振兴中华!这句话,略略有点方法论的意思了。如果是让孔子的高足有子来讲孝道,那真是大大不同了,足可以让人眼前一亮且忍不住要在心中喝一声彩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佛教界也有个故事:有个年轻人博览群经,笃信佛教,一心想要在世间遇到佛菩萨再来,得到佛菩萨的度化。这天,他留下老妈妈一人在家,带上足够的银两外出四处参学。小半年过去了,从寺院、庵堂到简单的茅棚,及至一般的佛教家庭和居士林等等,高僧大德、善男信女多所拜访,却并没有遇到佛菩萨的化身。某日,在深山老林之中见到一位隐修数十年的老僧,须发皆白,见地、修持俱佳。年轻人拜倒在地,虔诚致问:“您老人家,可是来度化我的佛菩萨化身?”老僧一笑,说:“老衲不过是草野之中的一个出家人罢了!但是,你要找佛菩萨化身却也不难,当你敲开一扇门时,看见门后那个反穿衣服、倒穿鞋的人,就是!”年轻人牢记此话,又继续四处参访了一年多,终于盘缠用尽毫无所获,只好返乡。这天深夜,筋疲力尽的年轻人总算是到家了。他一边敲门,一边喊:“娘,娘!”很快,门开了,只见他的老娘反穿着衣服、倒穿着鞋,一脸欣喜和慈爱地看着他。年轻人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每个人的父母,都是佛菩萨的化身。成佛成祖,也要先从孝敬父母开始……这故事,和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上的一句话有着相近的意思:“天堂,就在母亲的脚下”。其实,在《圣经》中,“当孝敬父母”不仅是基督教的十条诫命之一,而且,以《路德记》一卷的篇幅记载了善良敬虔的孝媳路德因着至诚的孝敬、舍己的爱,赡养和照顾无依无靠的婆婆,最终蒙神赐福成为著名的英雄大卫王曾祖母的故事。而咱们中国的道教原典《太平经》,更是直接在“孝”与“寿”之间,建立了内在的联系。于是,孝道并不仅仅是一种人间的规范伦理,更是一种“长寿成仙”的修炼途径。

习总书记谈到孝道问题时,曾经强调:

对其基本观点要深入研究阐释,根据国情、形势变化的需要,界定、借鉴和扬弃。如“孝”的观念,孝是应该的,现在如何孝,如何体现?

这,既是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更是给我们研究这个课题指出了一个方向。这方向,可能指向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本经典,一个人,也可能,指向了一个村庄。

十步杀一人

李白这人,英风飒飒,豪气冲天,恰如台湾诗人余光中所描述的那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还有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如此人物,如果不是天上的仙人下凡,人世之间,又有谁,能够活成李白?

当时,王屋山下有位隐士名叫魏颢(原名魏万)的,本是位自视极高的狂人,却又是李白的超级粉丝。话说这魏颢为了“追星”,从王屋山出发,一路打听着偶像李白的行踪,跋涉三千里,历时半年多,终于在广陵,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扬州与李白相遇,并结为忘年之交。李白很江湖,对小魏说:你呀,以后必定能够闻名于天下。到了那时,可别忘了老夫我和我的孩子明月奴啊!你看,这就是李白——既才华横溢恍如天人,又深通世情识人交心,把个“人情练达即文章”做得“凤头”、“猪肚”兼“豹尾”。李白死后,小魏果然自费为李白出版了全集,并在其序中赞美道:“自盘古划天地,天地之气,艮于西南。剑门上断,横江下绝,岷峨之曲,别为锦川。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是生相如、君平、王褒、扬雄,降有陈子昂、李白,皆五百年矣。”说是盘古开天,使天地日月的精华之气都止于蜀地了。这地方的人,要么就是个一般人,要么,就是像司马相如、李白之类至少五百年才能出现一个的杰出人才。这样的李白,有仙气、有才气、有酒气、有人间气。

所以,在民间流传的那些诸如杨贵妃磨墨、高力士捧靴、醉草吓蛮书之类的李白故事,哪一个,不是让人觉得心驰神往、有如亲临现场?所以,在我们心中住着的那个李白,跟历史上真实的李白,他们之间的差异,一定是:每个人自己!是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想象,来丰满着、丰富着自己心中的那个深得人心的李白!所以,李白高大的身影,也以其山一样的伟岸,遮住了一些人、一些事、一些诗句、一些话语。

比如,李白名诗《侠客行》中有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多少人击节于李白诗中侠客武功盖世的神乎其技和千里独行的风流倜傥,却不知道:有人在李白的祖师爷庄子先生那里,正愤愤不平地强调着著作权问题呢。是的,这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还真是庄子的原创、李白的借用。一千年前,庄子在他的《庄子·杂篇·说剑》里面讲故事:赵文王喜好剑术,三千多剑客蜂拥而至前来做门下食客。他们不分日夜,在赵文王面前比试剑术,每年都要造成百余人死伤。三年之后,赵国国力大为衰弱,于是,各国诸侯都想乘机拿下赵国。赵国太子忧心忡忡,悬赏千金征求说服赵王停止比剑之人。后来,有人向太子推荐了庄子。庄子感于太子诚心,未受其金而愿为之说项,先以剑客身份接近赵王。赵王问庄子:你的剑术如何?庄子答:臣之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赵王大喜,立刻通过层层选拔,挑选好手准备与庄子比试。这时,庄子对赵王说:我有三种剑,分别为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和路人甲之剑。比如那天子之剑,以长城卢沟做剑锋,齐鲁泰山做双刃,晋卫两国做中脊,周邦宋国做剑环,韩魏两国做剑柄,边疆异族做剑鞘。四季做剑衣,东海做缠绦,恒山做佩带,靠五行来统驭,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遵循阴阳的变化而进退,遵循春秋的时令而持延,遵循秋冬的到来而运行。这种剑,向前直刺一无阻挡,高高举起无物在上,按剑向下所向披靡,挥动起来旁若无物,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这,就是天子之剑。至于那诸侯之剑,则又是一番风光,正好像雷霆震撼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只有那路人甲之剑,跟斗鸡没有什么不同,一旦命尽气绝,对于国事更是什么用处也没有。如今大王拥有夺取天下的地位,却偏偏是喜好路人甲之剑,我,可是实实在在地不以为然啊!

庄子论剑这段话,看原文,那真是排山倒海、气势如虹!可正因如此,反把那“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技艺,映衬得似有似无、可有可无,倒像个扭扭捏捏、羞于见人的小媳妇了。其实,真要说那路人甲之剑,在关键的时刻关键的场合用起来,照样可以影响时代、改变历史!按《战国策·魏策四》记载,秦国灭掉魏国之后,想以“易地”之名占领安陵。安陵君无奈,只好派出据说是时年已经九十余岁的唐雎出使秦国。话说唐雎见秦王后,再次重申:我们安陵君是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必须要把它守护好!即使大王您用二十倍的土地来换,我们安陵君也不敢交换,何况您还只是用区区十倍的土地来换呢?秦王大怒,说:先生你可知天子发怒将会如何吗?唐雎说:不知。秦王说:天子发怒,将会有数百万人丧命,血流数千里。唐雎说:大王可知路人甲发怒如何吗?秦王说:路人甲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路人甲发怒。当年,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有才能有胆识的路人甲,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老汉我将是第四个路人甲。假若一定要让我发怒,无非是你死我死,五步之内血溅当场,天下百姓共同服丧,今天,可正正当其时啊!唐老汉把这话说完,立刻拔剑出鞘挺立而起。这一说一动,还真把秦王说得脸上变色,最终改变了“易地”的主意。

有学者分析,唐雎出使秦国既在“亡韩灭魏”之后,则按照历史的纪年看,此前两年已发生过荆轲刺秦的事件。据说,之后秦王朝戒备森严,专门在宫廷门口造了两扇磁石大门,任何金属制品都会被吸住。所以,唐雎并无机会持剑上殿。因此,唐雎后来“拔剑出鞘挺立而起”的情节,可能是虚构的。这样的学者,太老实!我担心,他们会不会看不懂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当强敌环伺之际,张三丰临时教授张无忌一套自创的太极剑。张三丰演练完毕之后,问张无忌:还记得多少剑招?张无忌笑道:无忌不才,只记住6分。张三丰说:再想想?张无忌答:还能记住三分。张三丰又问:现在呢?张无忌面带微笑,说:太师傅放心,连一分都不记得了。张三丰大笑道:现在,你可以上场了。闻此对话,旁观之武当派众人惊恐万分。但是,一炷香后,张无忌速胜。同样,那唐雎唐老汉唯有把剑忘得一干二净,方可以“立刻拔剑出鞘挺立而起”。那时时刻刻挂着剑的诸公,在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又哪有时间拔剑出鞘挺立而起呢?

再引申而论,那“十步杀一人”之句,又真的只是指十步之内结束一个人的生命吗?梵语阿罗汉,译为汉语,即有“杀贼”之义,指杀尽烦恼之贼。1939年春,南岳衡山的出家人组织了“南岳佛教救国协会”,决心为抗日事业尽一份力量。他们的代表丘赞法师请正巧到南岳为游击干部训练班做报告的周恩来同志题词,周总理没有推辞,在宣纸上写了八个大字:“上马杀贼,下马学佛”,并解释说:“阿罗汉的第一个汉译是‘杀贼’。不杀除烦恼之贼,就成不了阿罗汉。我写的是‘杀贼’,不是‘杀人’,这个‘贼’当然是指佛教中不能容忍的歹徒。现在日本强贼正在大批杀我同胞,我们不把杀人的贼杀掉,怎么普度众生?这是善举,杀贼就是为了爱国,也是为佛门清静。你们出家人只出家没有出国,所以同样要保国爱国。抗战就是杀贼,杀贼就是抗战爱国。”众法师听后,无不点头赞叹,深以为然!

而我,在“上马杀贼,下马学佛”这八个字的后面,好像也能看到:不远的地方,还有个马上的庄子,还有个马下的李白……

成长多烦恼

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以前,身为迦毘罗卫国太子,也是有妻有子的世俗凡人。当年,释迦牟尼的夫人耶输陀罗生子罗睺罗,既是整个释迦族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整个迦毘罗卫国的一件大事、喜事,关键是,罗睺罗的出世更是当时的迦毘罗卫国太子释迦牟尼个人的一件大事、喜事!这喜悦在于——太子释迦牟尼终于有后了!这,就算是太子给了他老爸净饭王一个交代:咱做太子的,既然已经为你老人家的江山社稷续了香火,也就是尽完世间人子的责任了;那么,咱再正式出家修行,你做老爸的可也就不能再阻挠了吧?

由此可见,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确实是“然哉然哉”啊!而且,这故事的两面性到这里还不算完,更大的负面在于:罗睺罗出生前的六年时间里,太子释迦牟尼一直在外参访修道,根本就没有回到宫殿与太子妃耶输陀罗同居过!那么,这孩子是怎么回事?自然,王宫内外生起各种议论,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也是心中没底,那时候,还不兴什么“弟嗯哎”亲子鉴定之类的办法,就只能请来一位相师入宫鉴定。这位相师很有办法,见到这刚出生的孩子便问:“你叫什么名字啊?”那孩子竟像是这位相师的老朋友一般,不慌不忙地开口答道:“我叫罗睺罗啊。”“罗睺罗”,是梵语译音,汉语之意即“障碍”。相师听了大惊,忙道:“对对对,你老娘怀胎六年才生下你,你岂不正是被胎所障碍了吗?你自己说的这个名字,非常有道理非常有道理……”相师说完这番话,心知宫廷之事极复杂、眼前之事极难办,一个不小心就会掉脑袋,只好又向净饭王东拉西扯地说了几句云山雾罩、不着边际的废话,连忙告退。这时,边上立刻有大臣向净饭王进谏:“这个孩子是他妈怀胎六年才出生,并且一落地即会说话,恐怕不祥,应该把她们母子烧死。”考虑到事情太过古怪恐出妖孽,考虑到怀胎六年出生这事于常理实在说不通何况家丑又不可外扬,老国王只好狠下心来,安排人挖了火坑,准备将耶输陀罗母子推入坑中烧死。这时,太子妃耶输陀罗合掌向天祝祷说:“这孩子真是在我腹中六年才得以出生的,如果是我说谎,理当被火烧死。但是如果有冤情,火坑中一定会生出莲花来救我”。然后,她就抱着孩子毅然决然地跳入了火坑。片刻之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火坑当即变成了水池,水中生出青莲,托住了耶输陀罗母子。于是,太子妃的贞洁和王孙的身份终于都得到了证明!于是,天下太平,万事大吉……这个故事,如果是让一个搞孩子早教工作的人来讲,他就可以除去罗睺罗身上的神秘光环不计,直接得出如下结论:成长这件事,丝毫耽误不得!否则,就算你是耽误在娘胎里,也有可能掉到火坑里去!

当然,要说这有些古代印度人的想法,那还真是让人脑洞大开啊!其实,根据相关记载:咱们中国的道教祖师爷老子,他的老娘更是怀了他整整81年才生下这孩子;而中国禅宗六代祖师慧能,也和罗睺罗一样,在他的老娘腹中待了6年,这才来到世上。这两位在中国出生的老人家,既没造成恐慌,也没造成猜疑,全家人都高高兴兴的,将孩子视若珍宝。像那位印度大臣所说把娘儿俩都推入火坑中烧死之类的做法,是太没有人性太匪夷所思了……好在,时隔不久,在外参学的太子释迦牟尼也回到家中,对此异事,即将成佛的太子运起神通一看:原来,罗睺罗的前生有一世是个顽皮的孩子。这个孩子曾经水淹老鼠洞,把几只老鼠困在洞中六天才得以逃生。于是,今世就必须受到在娘胎里困住六年才能出生的果报。这一解释,朝野上下,皆大欢喜,迦毘罗卫国干部群众心中最后的那块石头,终于全都落地了。

由此还可见,所谓“君子慎乎其德。有德斯有人,有人斯有土”之说,也确实是“然哉然哉”啊!即使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每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其为人,也都是由数千万乃至两亿个精子之中最强壮最积极的那一个发展壮大而来,这里面的偶然和必然,与水淹老鼠洞的故事一样,那是有着非常相似的离奇曲折和非常明白的因果历历呢。同样,人们对于自己子女的成长问题,也自然表现出了相同的重视,和因人而异的不同角度。北宋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苏东坡刚刚逃出牢狱之灾后,贬谪黄州期间喜添了他的第四个儿子。在这孩子的满月洗儿会上,年近半百的中年男人苏东坡即席喜作《洗儿戏作》诗一首:“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首诗,直写自己对于孩子成长的祈愿:看似轻松,其实沉重;看似愚蠢,其实聪明;看似俚俗,其实深刻……有那么多摔跟头的教训在里面,有那么多观世情的通达在里面,这时候的苏东坡,真是文化精神和思想境界方面完全打不倒或者根本打不到的“小强”啊!可惜的是,这位九月二十七日出生的孩子到了次年的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作为父亲的苏东坡只能饱含热泪的写下了《哭儿诗二首》,悲伤地叹息道“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泄水。”中年丧子,悲从中来!“老泪如泄水”之余,如何自我开解?只有宗教,只有宿命,只好面对自己空空的怀抱,检讨和反思着自己前世的“恶业”深重。

想那孩子出世之初,苏东坡曾经对他抱有多么大的希望啊——“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熟读《论语》的人自然知道:这“愚且鲁”,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呢!说是有一天,孔子突然评价了一下自己的四个学生高柴、曾参、子张和子路:“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即高柴愚直,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粗鲁。被孔子他老人家评定为“愚”的高柴,是东周春秋时期齐文公十八世孙,字子羔,少孔子三十岁。据说,高柴身高不满五尺,却在鲁、卫两国先后四次为官,做过多地的县长和省高级人民法院庭长,是孔门弟子中从政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人。《礼记·檀弓上》记载说,这孩子为去世的父母守三年之丧期间,情真意切,悲哀至极,从不曾表现过半点喜色。《孔子家语·弟子行》中更是记载说:(高柴)“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礼,往来过之,足不履影。”这孩子自从进入孔门学习后,言行举止从不曾有过越礼之事,走路的时候连留在地上的人影都不曾踩过!至于曾参,更加广为人知。他和自己的爸爸曾点,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更是直接参与编制了《论语》、亲自撰写了《大学》、《孝经》等,成为儒家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奉为“宗圣”。就是这么一个被孔子他老人家评定为“鲁”的学生,却有着非常强烈的自省精神:“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与朋友交往,他要求自己做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欤?君子人也”;对自我修炼,他立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听老师讲课,当孔子呼而告之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时,他能非常从容地应对:“唯”。然后,告诉自己的学弟们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如此之“愚”人,如此之“鲁”人,哪一个不是圣贤之人?哪一个不应该师以事之、终身受教?

如是观之,所谓成长、所谓长大,那个“大”字,必定也是了不起的一个评语呢!大概,《易经·文言传》里的一段话,或者能有所定义或者阐述吧:“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真正长“大”的人,从天地化生万物中,想到要为人民服务;从日月星辰的灿烂光明中,想到人格要光明磊落;从四季流转的轮回中,想到要掌握自然规律、用好自然规律;从亲见亲闻亲历的旦夕祸福中,想到“人在做、天在看”,所以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然哉然哉”!果然果然,要说这长大,实在是一件极难之事啊!所以,自古成长多烦恼、自古成长多曲折。但是,我们来此世间一遭,真要说这百年时间总也不能长“大”,或者说是不能往“大”处长,那,真是心中有一千个不安、心中有一万个不甘啊!

仁远乎哉

北宋司马光,有两件事情在历史上大大有名:一是小时候“砸缸救人”;二是长大之后编纂《资治通鉴》。一部《资治通鉴》,有学者称之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曾国藩评价说:“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毛泽东主席更是告诉别人说,自己曾读《资治通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话说作为国家公务员的司马光,当年最风光、最引人关注的其实并不是这两件事。那时,他身为大宋朝的中央政府监察部长,对自己的老朋友、时任副宰相的另一位文学家王安石之变法提出了针锋相对的不同意见,令朝野上下,人所瞩目。最后,神宗皇帝虽然没有采纳司马光的意见,却非常看重他的才干,准备把他提拔为分管军事和财政工作的副宰相。考察、公示,相关程序全部都已经走完,就等着任命了。谁知,犯了倔脾气的司马光大概是想起了孔子对颜渊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那句话,认认真真地以自己“不通财务”、“不习军旅”为由,谦逊但是坚决地拒绝了组织上的关心和重用,接连五次上疏要求到基层挂职,终于,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到西安去做了地方官。第二年,又因为替人出头,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导致被罢官的朋友上疏鸣不平,再一次被干部交流到了洛阳。此后,他长达15年时间绝口不论政事,做到了真正的“闲居”。为此,自己还写了《闲居》诗自嘲:“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置雀罗。我已幽慵僮便懒,雨来春草一番多。”我啊,自从到了地方上任职,故人们都忙着升官发财去了,这些家伙来的次数比鸟还少。主人清闲,仆人更懒,随便的一场雨下来,那疯长的青草就把这院子衬得像个荒郊野外……

他嘲完了自己,或者,又想起了孔子的另一段话吧——“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于是,那个我想象中的司马光,当在这远离京师之地,淡然、怡然、跃跃然,养自己的浩然之气,锄内心的蔓蔓野草了吧?这时候,我还相信,他遥望着隔山隔水的东京汴梁方向,应该会喟然一叹,且再一次对着自己来背诵孔子的名言吧——“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怎么可能远嘛?我若真心想要达到“仁”,就一定能够完成“仁”!

有人统计,在《论语》一书中,这个“仁”字居所有概念之首,共涉及60章,出现109次。不论是谈为政、处世、交友之道,还是谈做人、讲学、修身之法,孔子都以“仁”为核心来展开论述。由于孔圣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向来都是“知”“行”并重(比如《论语》开篇,首句就是“学而时习之”),所以,圣人所说的“仁”,应该既是一种理念和标准,更是一种实践和印证。

本来,真要是有人来问我,何者为“仁”?我想,我也真的只能答他“难言也”!不过,这人若是问在此时、此处,就从司马光认真实践范仲淹写在岳阳楼上那两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实际行动来看,这位“砸缸大叔”元气淋漓、精神十足的“闲居”写作,就称得上“求仁得仁,又何怨哉”了!如此,东奔西走于八荒六合之中,若少了那一念的清净和一贯的坚定,又哪有个“仁”字可说?又如此,我也常自我反省自我思忖:想我这年近半百之人,每有自卑懈怠,乃至坠落于但为一己之私、凡事皆似可为之境地,面对孔子他老人家的再三再四之叹:“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怎能不受激励?怎能不自奋起?

其实,司马光在他所谓“闲居”的十几年间,还真没闲着。一部294卷、300余万字的《通鉴》,在他的辛勤努力下,终于完成面世。作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书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而且,在当时就已经引起轰动,史载:宋神宗阅后龙颜大悦,金口玉言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钦赐书名《资治通鉴》。

想那司马光当初面对满院疯长的野草之时,如果也不平、也沮丧、也抱怨、也沉沦……他的这一辈子,估计也就是个小时候砸过缸、长大后反对过改革的这么一个封建官僚而已了。但是,他没有!他明白,就像真正集希腊哲学思想之大成者、古罗马最著名的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在其《沉思录》中所说的那样:“伤害我们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事情本身不会伤害或阻碍我们,他人也不会。我们如何看待这些事情却是另外一回事。困扰我们的正是我们对事情的态度和反应”。自然,司马光一定没有读过这段话,但是他读过这段话:“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几年前,看电影《醉乡民谣》。当那首经典歌曲《五百英里》突然响起之后,好像,就永远停留在我们的耳畔:“如果你错过了我坐的那班火车/你应明白我已离开/你可以听见一百英里外飘来的汽笛声/一百英里,一百英里……上帝啊,一百英里,两百英里/上帝啊,三百英里,四百英里/上帝啊,我已离家五百英里……上帝啊,我已离家五百英里/我衣衫褴褛/我一文不值/上帝啊,我不能这样回家……”我,也就在那时突然明白了:其实,他,是多么想要回家啊!

回家啊!回家。我们向外走得太远太远了,我们就离“仁”,太远太远了!要知道,“仁”,本来就在我们的身边;要知道,“仁”,本来就在我们的心田。

树犹如此

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秋夜》里面写:“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关于这个开头,说法众多。正面的说法是,四句话只说个“我的后园墙外有两株枣树”,自有深意:一说是,通过四个短句,以舒缓而复沓的语调,反映出鲁迅面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沉重心态;二说是,作家出门来到后园,第一眼看到了一株枣树,接着看,又是一株枣树,说明外边什么也没有,除了枣树还是枣树,令人感觉到一个独行的战士的孤寂;三说是,表现了鲁迅对当时的兄弟(与周作人)反目所感到的悲凉和无奈。此时,兄弟俩就好像墙外相同的两株枣树,已经在形式上相对而立了,再也合不到一起了……反面的说法也有:在大作家的笔下,这样的写法,或者可以说是语言风格,或者可以说是含义深刻;但要是中学生作文这样写,那根本没有或者,就是个病句!

真相到底如何?恐怕只有鲁迅先生自己才能回答了。多年以前,曾和一位大居士讨论某部佛经之真伪问题,我即列举了一些教内教外诸高人的观点,想听听他的意见。他淡然一笑:佛经的真伪,自然,只有佛,才能说得清。相对于佛说,张说李说,仙说魔说,哪个说,不是伪说?

这样有智慧的朋友,其实,也像是一棵树的。他,应该是舒婷笔下的橡树吧:“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想来,若是还让那位朋友来看此诗句,或者他又会淡然一笑,说:哪有两棵树?是名两棵树,则根本就是一棵树嘛;既是一棵树,自然就是一座森林;而归根到底,一棵树,当然只不过就是一棵树而已!

三十七年以前,蒙古族画家、诗人、散文家席慕蓉或名穆伦·席连勃有诗《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这样的句子,让少男少女看了,自然是甜蜜而忧伤;可是,等到他们年纪渐长、也经历些沧桑,当会知道在美丽的诗句之后,总有一种真正的成长,不回避梦想,也不回避失望!这样,所谓的情缘,固然是一种生长的力量;但唯其如此,则生长本身,也是在走向死亡。所以,台湾著名诗人痖弦虽然评价此诗说:“现代人对爱情开始怀疑了,席慕蓉的爱情观似乎在给现代人重新建立起信仰。”于我观之,哪一种新信仰的建立,不是在打破旧信仰的基础上?

《世说新语》载: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桓温这人,太过执着!太执着的人有深情,但是有深情的人,必然想法多多。因此,在很多时候,反倒表现得像是个薄情之人了。当他还只是一名十五岁的少年时,父亲被仇人害死。他立誓亲刃仇敌,血债血偿,日夜苦学,文武兼修。等他到了十九岁那年,却等来了仇人已死的消息。于是,桓温假扮吊客,混入仇人的丧礼现场,手刃仇人的三个儿子,一时名扬天下,世所感佩!由此,被皇室招为驸马,一路官运亨通,最终成为权倾朝野的地方大员。本来,以一般人的逻辑来看,这桓温,自该在家中对妻子百般恩爱、忠贞不二;在朝中,更是忠心赤胆、克尽职守。可是他,偏不!

史称,桓温讨平蜀国后,纳了蜀帝李势之女为妾。他因自己的妻子即晋明帝之女南康长公主凶悍妒忌,故刻意隐瞒了这件事。后来,南康长公主知道了,立刻赶到李女住所,想要杀了她。当时,李女在窗前梳头,容貌端庄美丽,神色娴静正派,说话也很哀怨婉转。公主于是丢下刀上前抱住她说:“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你啊,我见到你都感到可爱,更何况那桓温老东西哩!于是,一改初衷,反而待她很好。

史称,老桓53岁之后,即致力于废除晋废帝以及为自己申请“九锡”待遇问题。公元365年,东海王司马奕即帝位,史称晋废帝。此时,外有桓温骄横跋扈,王室中又有司马昱执掌朝政,这司马奕完全是一个傀儡皇帝。在此境遇之下,司马奕只能礼敬桓温,谨慎守道。但是,老桓还是到处制造舆论,说司马奕早就有阳痿的毛病,只能与相龙、计好、朱灵宝三名内宠搞同性恋,一时朝野议论纷纷,“莫能审其虚实”。最终,这名“被阳痿”的皇帝,原东海王,被降封为海西公,直接“被病退”。这之后,老桓逼迫新帝即晋文帝为其加封“九锡”。实际上,所谓“九锡”,具体是:衣服、朱户、纳陛、车马、乐则、弓矢等,本来都是皇帝赐给大臣的荣誉物品。但是,王莽,曹操,司马昭等著名篡权者都接受过;而且,宋,齐,梁,陈四朝的开国皇帝,在其原任大臣的岗位之上,也都曾受过“九锡”。所以,“九锡”成了篡逆的代名词。但是,老桓却不以为然,对此待遇孜孜以求!当然,朝廷也故意拖着不办,直到他62岁病死,此待遇都没能兑现。

桓温北征经金城时,已经57岁了。想来,他面对十围之树的感慨,当有一种面对山川、历史时,人类对于自己渺小的体认和对于自然无奈的浩叹吧?《世说新语》有记,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寂,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老桓大概是病在床上吧,他的心,却不甘!他说,我这样的庸碌之辈,一生毫无建树,死后,一定会在地下被文、景二帝所耻笑啊!我呀,就这样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以遗臭万年吗?

老桓这话说完之后,就消散在历史的风中了。也好像是,他亲手种下的那棵大树,被风一吹,就有沙沙的响动,就有,微微的让步,以及,坚定而空落落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