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种苗造林和抚育技术要点浅析

2018-11-12曾俊霞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抚育甘南技术要点

曾俊霞

摘 要:高原地势条件复杂,常年处于高寒阴湿状态,种苗成活率低下,致使造林项目得不到有效保障。例如甘南地区属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度地段。甘南地区如何适地、适时植树造林,合理配置种植密度,集水抗寒,提高育苗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当代的热点话题。本文将深入分析甘南地区的造林技术,改善林木存活率等问题。

关键词:高原;甘南;种苗造林;抚育;技术要点

从自然区域来讲,甘南属于西北部的高寒区,境内草原广袤,平均海拔3100米,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140天,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是典型的高原气候。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育苗造林,必将面临难度大、时间长、跨度大的严峻考验。

一、高原種苗造林的现状

高原高寒气候是困扰我国种植业的一大难题。位于高原总面积约有45万平方公里,是内陆高寒阴湿气候。尽管高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但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使得在认识上、行动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深入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草,恢复植被是改善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这一点已经达成共识。高原地区暴雨过于集中,水资源利用率低下,对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也存在很大问题,严重制约了植树造林的发展。

甘南地区林木栽培通常是在春季,这时候土壤相对较为干燥,种植人员要为林木补充和保持相应的水分。在实际栽培期间,要确保树穴内水分充足,当放置好苗木后,应重点关注其透气性能,从而保证树根正常生长。苗木成活率如今已在80%以上,年降雨量达到700毫米以上,存活下来的树林,生长状况也很差,多为疏松残林,“小老树”。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可以归结于两个方面:一是主观意识地盲目追求造林数量,林种单一,在技术的运用上也不到位,经济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二是客观因素如气候导致的土壤肥力低,多风气象使得幼苗发生倒伏死亡现象。树苗根系吸水能力减弱,茎秆角质和皮孔大量失水,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遭到破坏,体内的赤霉素含量下降、脱落酸大幅增加,树苗的自然萌动时间延迟,无法正常发育、生根和展叶,增加了树苗的枯死率。因此,加强防寒处理,科学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来提高树苗成活率,增加植被覆盖率已经成为高原培养树林的重要问题。

二、高原种苗造林及抚育技术要点

1.优势品种选育

高原造林的过程中,选择抗性好、生命力顽强的树木品种,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种苗和抚育,能极大地提升幼苗成活率,保障生态建设的成果。针对当地的自然气候、地势条件和植物地带性分布规律,合理选择优势品种,能有效提高成活率,也是高原造林成功的主要因素。高原面积辽阔,多为内陆高寒气候。因此在品种的选择上,也应以抗寒能力作为主要指标,或利用现代生物培养技术,选养抗寒能力较强的幼苗,在育苗阶段经过抗寒处理增强树苗的抗寒性能。在树苗种植过程中常用的抗寒处理手段有水分胁迫、施肥、生长抑制剂等,加速处理幼苗交互作用,提高幼苗的抗寒性能,确保造林成活率。研究表明,将树种放入低温条件作处理,能促进发芽期的发芽率提升,且发芽时间也能提前。其次,增加施肥量能使树苗的成活率和净干重显著提升。短日照能使某些树种实生苗的渗透率增强。甘南常选用的树木品种有灌木(沙棘)和乔木(云杉,圆柏),这些品种对土壤的要求和环境要求不严,能在沙土、壤土、黏土等地生存和发育,最适应生长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地方。对土壤的酸碱度也不敏感,不管是中性土、还是酸碱土都能正常生长。

2.合理利用土壤水分

高原的水土流失现象主要发生在高寒、半高寒地区,水分对于树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着造林能够成功。纵观近几年高原地区大范围降水、土壤质地和蓄水能力的变化,年降水量超过五百毫米的半湿润地区,每年树木生长所消耗的水量与雨季降水量基本能够抵消,水分能促进植物的生长,缩短发育周期,因此造林应尽量选择灌木为主。树木消耗的水量与雨季降水量无法抵消,经常处于水量不足的状态,且区域内生态环境差,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此区域最适宜栽种灌木及乔木品种。而年降水量低于四百毫米的地区,造林选种更应兼顾抗寒性强的沙棘等灌木,如果需要栽种乔木,则应选择水分条件较好的低洼部位。另外,植树造林还可以利用集水抗寒技术来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防治土壤表面过度蒸发水分并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高原土壤的年蒸发量达到年降水量的二至三倍,利用此技术能促使土壤将自身蒸腾作用转化为植物蒸腾作用,实现良性循环。以往造林没有遵循这些科学论断,盲目追求栽种数量,大量栽种阔叶乔木林等,几年后便出现严重的缺水情况,同时也制约了其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造林者要牢记教训,加大灌木树种的比重,采用合理的手段进行培养和抚育,为改善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而努力。

树苗抚育和种植的关键便是要“适时”和“深栽”。一般在春季四月上旬栽种,树苗的上部苗芽壮大,呈球状时成活率最高。高原地区应选择适当深栽,深度需超过树木根系的十五厘米。

为了提高高原地区树林对生态系统的维护作用,建议未来采用经济栽种法,多选用灌木树种,种植密度也应适宜。科学利用树木栽种的技术要点,合理进行树苗的抚育管理,增加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正秋.黄土高原造林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陕西省水土保持局,710004.

[2]王如松,欧阳志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03).

猜你喜欢

抚育甘南技术要点
甘南走读
甘南九章
甘南记
《去甘南》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