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鼠虫害防治建议

2018-11-12拉毛央尕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草原

拉毛央尕

摘 要: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多样且跨越多个气候带,各方面资源丰富,草原地区成为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养殖及产品加工基地,为全国各地提供着肉、奶、毛绒等生活用品及生产材料,对于我国意义非凡,但由于鼠虫害的发生,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一威胁还将随着鼠虫害情况的加重而不断扩大,因此对于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势在必行。本文将从草原环境分析、鼠虫害后果及防治方法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草原;鼠虫害;灾害防治

一、草原的自然环境

我国地域广袤,拥有多种地形与气候,在我国的北部分布着大片的牧场,生产着全国70%的肉、奶制品与毛绒,这些牧场的存在有赖于这里的草原气候。

世界的大部分草原分布于亞欧大陆、北美大陆与南美大陆,一般都具有地势低平开阔的特点。其气候特征在于:

1.降水量较少,在季节中差异明显。草原气候是出于沙漠气候与季风湿润气候之间,因此其降水量维持在每年七百之一千毫米之间,且大部分的降水集中于6-9月的春夏季节,秋冬季节气候干燥,降雨量极少,这样的降水特点类似与季风气候,具有季节性明显的特点。

2.冬夏两季温差较大。草原气候也拥有四季变化,但其春季与秋季时间较短,冬夏季节维持时间较长,在冬季时,草原上可以达到零下五度左右,而夏季则又湿热,气温保持在二十度,体现出季节明显且温差较大气候特征。

3.日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由于草原地势低平开阔,水汽不易在此凝结成云,因此草原地区常受到太阳直射,每日光照时间充足,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是这里的主要能源形式。

由于以上的气候特点影响,草原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植被景观,即树木稀少低矮,牧草肥沃,植物多为一年期短生,随季节的变化而荣枯。

草原地区的植被主要包括:豆科植物、草木与短生乔木、耐旱树木(白杨、沙棘等)。且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这些植被也随之产生不同的组合形式。

二、草原鼠虫害的种类及后果

由于草原地区植被稀少低矮,降水稀少,十分适合啮齿类和某些以低矮植物为食的昆虫生存,因此草原多发灾害之一就包括鼠虫害。危害到草原植被的鼠虫种类包括:

鼠类:田鼠、鼢鼠等。

虫类:以蝗虫为主。

作为国家的大牧场,草原地区地位重要,但是草原鼠虫害的发生却会带来重大的危害,其后果包括:

1.土壤沙化。啮齿类动物具有爱打洞,啃食植物根茎的特性。草原鼠作为典型的啮齿类动物,不断的在牧草之下打洞驻窝,且以草类的根系为食,通过草原鼠的大量繁殖,草场成片死亡,漏出其中的土壤,在曝晒下很容易沙化,同时,草原地区又往往与沙漠地区的土壤特点相似,使得草类固沙的功能丧失,因此会造成草原土壤的沙化。

2.水土保持力下降。植物的根系除了固沙之外,还有很好的土壤粘合作用,在 土壤经受暴雨时能够避免随着雨水的流失而移动位置,草原气候春夏季降水量较大,草类根系被草原鼠啃食的后果导致了草原土壤的流失,草原整体的水土保持能力不断下降。

3.畜牧业破坏严重。蝗虫作为喜食植物茎叶,成群出没的昆虫来说,草原上大面积的牧草是其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草原鼠啃食植物根系使得牧草的繁殖能力下降,畜牧业中牛羊生长必须的饲料数量越来越少,最终导致牛羊数量减产,畜牧业遭到严重破坏。

4.打破生态平衡。草原由于植被种类与数量较少,同时全年降雨量不足,因而导致能够在草原生存的动物种类稀少,草原鼠与蝗虫的繁殖由于没有天敌存在,其繁殖速度与数量将更快,从而对草原的生态平衡造成威胁。

三、草原鼠虫害的防治方法

由于鼠虫害的严重后果,通过科学研究与实践,对于草原鼠虫害防治办法总结了如下几种:

1.物理防治法

通过设置超声波扩散装置,发射干扰蝗虫与草原鼠的声波波段,使得蝗虫与草原鼠受声波影响而出现不适反应,从而起到驱赶作用。安装捕鼠装置,捕捉草原鼠以达到降低单位鼠害严重程度的目的。

2.化学防治法

通过投放、涂抹、喷洒有毒药剂,达到减少鼠虫数量的目的,以起到防治效果。

3.生物防治法

通过在鼠虫害地区投放鼠虫天敌,靠生态链法则达到环保安全防治鼠虫害的目的,或是采取投放微生物的方式,使得微生物附着在鼠虫身上并致其死亡,从而达到防治效果。

4.生态防治法

这种防治方法产生与使用的时间较短,主要采取生态平衡的方式对严重或治理效果不佳的鼠虫害进行控制,通过降低单位内牧草数量,减少鼠虫获取食物的数量,达到在单位面积内鼠虫数量维持在平衡的水平。

5.管理防治法

这种方式主要通过设备检测,发现鼠虫害趋势及时处理,同时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加快建设应急防治措施,各方面齐抓共管,以使得提前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6.草原鼠虫害生态防治

综合治理是涉及到多方面的一个多学科的、偏重于生态效益的,对鼠害进行有效管理方法。它利用各种防治方法配合成一个协调的有害生物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循环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方式,在极端情况下才运用人工的防治方法。如对地面鼠和地下鼠混合危害区防治,可采取生物毒素或化学农药+人工捕捉+招鹰控鼠+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围栏封育等方法;对地下鼠主要危害区可采用人工捕捉+补播+围栏封育+禁牧休牧等方法;地面鼠单一危害区域可采用生物毒素或化学农药+招鹰控鼠+禁牧休牧等方法。这种方式见效周期长,但是一旦建立起来,效果会非常好,并且副作用比较小。

四、结语

各个地方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鼠害,以及鼠害发生的强度,因地制宜的实施防治措施,科学的灭鼠。

参考文献:

[1]王惠萍.太仆寺旗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措施与成效[J].草原与草业,2014.

[2]周曲才让.黄南州草原鼠虫害防治与对策[J].当代畜牧,2013(32):27-28.

[3]全国畜牧总站草原处提供. 草原鼠虫害防治要坚持绿色植保理念[N]. 农民日报,2010-09-23(006).

猜你喜欢

草原
这片草原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这片草原
梦回草原
七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
看一看草原
在最美草原自由翱翔
今夏,我和草原有个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