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的临床鉴别与防治经验分析
2018-11-12钱志奇
钱志奇
摘 要:猪气喘病的防控难度较大,给养猪行业会带来严重损失。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从现阶段技术与防治经验来看,最好的防治方法是通过源头来净化气喘病病原。所以本次研究也旨在分析猪气喘病的临床鉴别诊断方案与防治经验,为国内猪气喘病控制提供临床实践的经验。
关键词:猪气喘病;临床鉴别;防治经验
猪气喘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气、生长发育迟缓等。早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科学家就已经从病猪中分离猪肺炎支原体,研究结果也表明这种疾病可以通过空气、接触传播。当疾病传入后,如果不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必然导致严重的后果,降低猪群生产性能,影响行业发展。
一、猪气喘病的病学特征
自然条件下,发病猪与带菌猪是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感染源,而感染也会发生在猪生长的不同阶段,以产房仔猪最为敏感。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和分泌物当中,且存在时间较长。从猪群发病支原体的致病机理来分析,原因相对复杂。如果支原体病原体入侵,必然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受到破坏,而病毒无法被纤毛有效清除,从而在肺脏内繁殖与定居,长时间便形成细菌与病毒库,尤其是在与其它病原协同感染时,呼吸道疾病的症状会更加严重,甚至导致各种综合征的产生,猪死亡率较高。
二、猪气喘病的临床鉴别
1.临床症状。一般情况下将临床症状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该病潜伏期在2周左右,分为不同类型。慢性型气喘病多见于生产中猪群,表现为长期咳嗽,伴有各类应激反应。此时猪的生长速度缓慢,且继发性感染几率较高。急性型则表现为仔猪,表现为进食障碍,严重会导致死亡。隐性型病猪在特征上不明显,生长发育相对正常,偶有咳嗽现象。
2.病理特征。从早期的病理变化来看,病变多集中于肺心叶,然后逐渐地向肺膈叶等区域扩散。随着病情的不断深入,病猪肺部会表现出明显的病变与界限,颜色淡红,后期发展为虾肉样。如果在感染过程中受到其它发病原的影响,那么纤维素性渗出情况显著,并伴有坏死性病变与化脓情况,此时需要对病猪的肺部组织进行实验室诊断,以确定具体的病理变化。
3.诊断方案。(1)细菌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让诊断方案发生了明显转变。传统的检测方法是通过病肺分离法,但检测样本的难度较大。一般情况下会通过采集病猪的病肺组织来进行判断。而细菌的分离与培育法是主要的诊断方式之一,将组织接种于培养基之上。虽然这种模式对于分离的技术要求较高,加上支原体本身的性质,此时需要严格控制好分离技术,以便于在后期免疫学研究工作中提供更加准确的研究结果。这项工作可以在一些条件良好的实验室内进行诊断工作。(2) 免疫学诊断。免疫学诊断方式多采用血清学的诊断方式。目前检测方法主要采用ELISA,用于监测血清抗体与黏膜抗体。大多数净化场都会配备相对完善的监测手段,定期地开展净化工作,在所有猪血清抗体为阴性后才能说明诊断工作结束。
4.实例分析。以猪肺疫与猪胸膜肺炎的发病诊断为例。
猪肺疫主要有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慢性传染病,主要由于气候的变化所导致。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d。病猪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并伴有脓性分泌物与发绀现象,最终出现营养不良与衰竭死亡。在诊断工作中进行剖检,发现其主要的病变区域在胸腔部分,表现为纤维素性肺炎。病猪的肺部出现明显的水肿,切面呈大理石样,皮下组织与内脏大量出血,伴有豆腐样坏死病灶,且皮肤内有大量浆液。
豬胸膜肺炎的病原为放线杆菌,多发于猪流感后的春秋季节。例如运输时间长、气候环境问题都会导致疾病的产生。发病时病猪表现出明显的呼吸困难与犬坐姿势。口鼻流出分泌物,皮肤呈现青紫色,体温普遍较高。剖检结果可以发现气管与支气管内伴有淡红色粘液性分泌物,肺部心叶区域有显著的水肿与紫红色病灶,血管内伴有纤维素性血栓与干酪样病灶粘连情况。
三、防治经验与防治措施
虽然,临床观察与诊断工作是对疾病的一种有效鉴别,但对于疾病的防治工作更加关键,需要采取各种手段从根源上减少疾病的产生,所以,应该结合研究报告中的技术特点来制定完善的防治管理体系。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方式是防控猪气喘病未来的发展趋势,采用科学合理的给药程序必然可以起到有效作用。例如对于一些妊娠期母猪,在产前30d左右给药,药物包括125g/t的80%泰妙菌素+200g/t阿莫西林,在产前一周停药,预产前母猪全部在消毒后送入产房待产,并对仔猪进行严格护理,避免在交通区域或是人流量大的区域进行培养,防止病原进入引发二次感染。饲养期间也可以做好疫苗免疫工作,施行药物净化程序,辅以7日龄断奶模式。从结果来看,合适的用药和断奶方式具有显著育成率,也说明断奶时间早的情况下,采用药物治疗方式能有效地控制病原体,起到疾病防治的作用。
2.技术保障措施。早在20实际70年代,就有针对于猪气喘病的支原体净化管理研究报告。而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也表明,病原控制工作时间普遍较长,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才能对净化效果与管理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此外它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在防治措施的选择上不仅仅要合理定期用药,还需要进行检测工作,配备完善的主场管理制度与检测平台,在实验环境的场地内做好技术保障措施。
3.防治措施细节处理。从药物治疗结果来看,病原体得到了合理控制,但是在实际养殖工作中很难长期创造这样完美条件,此时就需要对防治措施的细节工作进行一定调整,按照要求进行简化处理。例如在防治措施投入使用后,如何维持住猪群的稳定性成为了主要的工作目标。现阶段国内外病原体净化工作的难点在于阴性群维持方面,此时需要有合理的管理饲养模式与药物疫苗控制方案,在良好的隔离环境下实现生物安全保障的最终目标。例如也有研究表明自然分娩的方法也可以阻止支原体传播,此时,需要在母源抗体的保护时间内进行断奶,这种方式才能够为猪群提供免疫保护。未来的研究工作重点也在于如何推进防治措施的推广和应用,培养阴性群。
四、结语
本研究对猪气喘病的病学、病理特征、临床症状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探讨了如何对猪气喘病进行鉴别和诊断,最后整理了防治措施。从研究结果来分析,应该在明确猪气喘病病理学特征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防治手段,重点在于培养阴性群,控制支原体,为今后的净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事实论证。
参考文献:
[1]刘晓海. 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J]. 现代畜牧科技, 2016(12):116-116.
[2]张世为. 一起猪气喘病的诊治与防控[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2):137-137.
[3]张玉忠, 曾学海, 王珍祥. 猪气喘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1):101-102.
[4]滕井胜. 一起因通风不良引起猪气喘病的诊治[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 32(5):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