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橄榄幼林园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2018-11-12梁丽梅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油橄榄幼林生态效益

摘 要:松阳县开展油橄榄幼林园套种大豆示范,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扩展粮食播种面积,提高油橄榄种植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通过总结分析油橄榄幼林园套种大豆增产增收效应,提出栽培技术,供参考。

近年,松阳培育出目前我国南方沿海地区规模较大的油橄榄种植基地,该基地占地13.7公顷,种有5000余株油橄榄。油橄榄幼苗种植从生长到成熟结果,其周期长、行株距较大,给套种农作物创造了良好条件。2015年我们在松阳县古市镇山下阳村野峰油橄榄有限公司油橄榄基地开展了10.7公顷油橄榄幼林套种大豆示范,探索了油橄榄幼林—大豆高效、扩粮、增肥生产模式,首次示范获得成功。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扩展粮食播种面积,提高油橄榄种植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一、产量及效益

任选两个油橄榄行间大豆、取行长l00米,面积约600mz,收获大豆籽粒、晒干计产或收获鲜荚称重计产(浙鲜豆8号)。结果表明,浙春4号籽粒产量107.3 kg,折1788 kg/hm2:浙鲜豆8号鲜荚产量391.3 kg,折合6522 kg/hm2;浙秋豆2号籽粒产量119.8 kg,折合1996.5 kg/hm2。按当地籽粒价格6元/kg、鲜荚价格3元/kg计,种植浙春4号每公顷产值为10728元、浙鲜豆8号亩每公顷产值19566元,浙秋豆2号每公顷产值为11979元。总增加收益达到 16.89万元(附表1)。油橄榄种植生长到成熟结果周期长,4-5年开始开花挂果,8-10年才明显的投资回报,幼林套种大豆,在无收益的幼林阶段可增加收益,增效显著。同时,大豆收获后,秸秆及时土埋处理,可增加有机绿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有机质含量,生态效益良好。

二、油橄榄幼林套种大豆的主要优势特点

我县油橄榄园系2014年新建的低龄油橄榄园,有两种不同的田间种植方式,其行株距分别为5*5m和4*3m,园中的苗木树冠尚未封弊,具有一定的空间和较好的光温条件。行间套种大豆对油橄榄生长基本无影响,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扩展我县粮食播种面积,提高油橄榄种植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该园的土壤酸性较强,肥力较差。套种大豆,由于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以及大豆的秸秆还田,这对培肥土壤和油橄榄的后续生长十分有益;大豆根系深扎土壤,叶片覆盖地面,有利于保护水土;套种大豆进行翻耕、中耕除草、喷药施肥等田间作业,起到一肥两用、一药兼治、一工两利的作用,改善了油橄榄幼林的生产环境,促进了幼林的生长。

三、主要栽培技术

1.选用品种。参试新品种三个,浙春4号、浙鲜豆8号、浙秋豆2号,都为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优良品种。浙春4号为普通春大豆品种,浙鲜豆8号为菜用型春大豆品种,浙秋豆2号为秋大豆品种。从三个品种种植效益情况看,浙鲜豆8号商品性较好,宜进一步实验推广。

2.播种及生育期。春大豆4月20日播种,秋大豆7月20日播种。在每个油橄榄行间视油橄榄种植方式不同种植2米或3米寬大豆带,大豆行株距约为0.5*0.3米,穴播,每穴播种子3-5粒。浙春4号和浙秋豆2号全生育期分别为l 01天和99天,浙鲜豆8号从播种到青荚采收共计90天(附表2)。

3.田间管理。施375 kg/hm2复合肥作基肥,大豆出苗后约两星期定苗,每公顷约180000株,苗期结合中耕除草,施90 kg/hm2尿素,开花前再追施尿素45 kg/hm2,鼓粒期喷施2次0.3%磷酸二氢钾。整个生长期间,除草2次,喷药防虫-1次。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三个大豆品种产量分别为浙春4号1788 kg/hm2、浙鲜豆8号6522 kg/hm2、浙秋豆2号1996.5 kg/hm2,产量较以往报道的都偏低,特别是两个春大豆品种与审定时的产量记录相差较大。我们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①土壤肥力较差②播种期稍偏晚,受干旱影响。

2.无害化处理秸秆。蚕豆收获后,秸秆要及时土埋处理,作为有机绿肥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周炎生,谢友祥,梁丽梅,何火娣.松阳县旱粮优质高效生产及种植模式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10):000-000.

[2]朱申龙,傅庆林.浙江省油橄榄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10):1361-1364.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梁丽梅,1985.出生,女,大学本科毕业,助理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油橄榄幼林生态效益
快乐佳县人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金堂县开展油橄榄栽植管理技术培训
灰色关联投影理论在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估中的应用
油橄榄的速生早实丰产栽培技术
毛竹幼林四季管理技术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油橄榄高接换优技术
华山松中幼林抚育和未抚育对生长量的影响